1、为之无益於成也,求之无益於得也,忧戚之无益於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荀子•解蔽篇》
2、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荀子经典语录
3、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4、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5、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6、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7、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荀子·劝学》
8、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9、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荀子·正名》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1、有些事情,虽然做起来比较辛苦,比较劳累,但是让人感觉踏实,让人感觉心安理得,那就坚持去做。
12、战国·荀况《荀子·劝学》。骐翼:骏马。驽(nu奴)马:劣马。十驾:十天的行程;一天所行为一驾。这几句大意是: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之遥,而劣马走上十天,其行程也相当可观,这是因为它行走不止的缘故。此条以骏马、驽马为喻阐述学习的道理。天资聪颖的人如果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好比一匹健壮的骐骥不愿持续远行。而生性驽钝的人如果刻苦努力,锲而不舍,也可做出“十驾”之功。因此,不管天分如何,在学习上持之以恒是首要的。此条阐明的治学道理,教育了成千上万的人努力学习,此名句因此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有名的语录,至今仍为人沿用。(荀子名言)。
13、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4、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15、 ——《荀子·劝学》
16、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17、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荀子
1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9、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20、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21、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22、译文:丧礼,就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大致模仿他活着的时候的样子把死者送走。所以侍奉死者如同生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着的时候,对于生死存亡都能按照礼的规定来做。
2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24、《中华诗文学习》主编、北京海淀区社区教育特约咨询顾问相京先生解读
25、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26、 译文:做了却无益于成功,追求却无益于得到,忧愁却无益于解决危机,对于这样的事,就应当将它抛弃得远远的。不因为它而妨碍自己,也不让它对心有片刻干扰。
27、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28、见《荀子·劝学》。崖:高峻的岸边。这两句大意是:宝玉藏在山中,连山上的草木都显得光泽滋润;珍珠产于深渊,连高岸边上的土石也显得不干枯。荀子是以~作比喻,说明事物积于内必形于外的道理,并进而联系到为学也是一样,只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和自我修养,就一定能取得显著成绩并表现出来。现常用以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的必然性。
29、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30、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3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经典语录--荀子
3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3、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荀子·解蔽》
34、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劝学》
35、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荀子
36、战国·荀况《荀子·大略》。身:自己。这几句大意是:口能谈论,又能亲自去实践,这种人是国家的宝贝。这里所说的“言”,是与国有益之言;所说的“行”,是与国有益之行。不但有理论,而且能实践,身体力行,这样的人实在是国家的宝贝。这几句可用于赞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
37、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
38、凡是利益少,但道义却多的事情,一定要多多去做。反之,利益多却违背道义的事情,一件也不要去做。这就是君子对利和义的取舍态度,甚至在关键时候,宁可舍弃生命,也要维护道义。
39、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40、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41、一个人知道爱惜生命、安于快乐而抛弃礼义,那就好比想长寿而自刎其颈一样。
42、译文: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且讲究义气,所以人在天下万物中最为尊贵。人的力气不如牛大,奔跑不如马快,但牛、马却被人役使,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能结成社会群体,而它们不能。
43、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44、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45、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46、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荀子·富国》
47、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48、译文:音乐,就是高兴,是人不可能避免会有的情感,所以人不能没有音乐。高兴就一定会嗟叹歌咏,发抒于声音,手舞足蹈,表现于动作,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在嗟叹歌咏、手舞足蹈中,喜怒哀乐的情感全部都表现出来了。
49、10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
50、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51、10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
52、战国·荀况《荀子·修身》。这几句大意是:以是为是,以非为非,这叫做聪明;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便是愚蠢。~几句看来很简单,实际含有很深刻的寓意。在一般人看来.有谁不是以是为是,以非为非呢?但在实际生活中,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的人太多了。那种指鹿为马的人,那种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人,那种信口雌黄、胡说八道的人,无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尽管他们这样作总会找出种种借口,但历史最终证明了他们是最愚蠢的。这几句蜕明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说明人的聪明与愚昧取决于对事物的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