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3、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7、释义:所以,上天要让某个人担负重任,必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孟子十大名言)。
8、(7)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9、(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0、(2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11、(5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的名言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
1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3、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14、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15、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
1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7、出自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教育者必须拥有正确的道理,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自身品格必须高尚,修养必须深厚,并在业务上努力提高自己,这样才能避免误人子弟。
18、做人要做的顶天立地,无论是在富贵、贫贱还是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立场,并且能义无反顾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行。
1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0、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22、(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3、(译文)(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2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7、(2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28、(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29、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30、(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3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