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的“立”,立的是人格。这是一种自我的觉醒。(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这四个字出自《论语·宪问》,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殊不知“以德报怨”只是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孔老先生是极力反对打完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的感化做法的。
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
7、(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儿子犯了错,父亲为他隐瞒;父亲犯了错,儿子为他隐瞒,虽然看上去好像不那么正能量,但这已经体现出人性的耿直来了。
9、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以德报怨”,就出自《论语》。一般大众是这样理解的:假如一个人对你不好,你也要以“德”报之。
10、子谓>:"尽美矣,又尽善也."谓>:"尽美矣,未尽善也."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3、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7、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
18、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这句知名度很高的孔子语录,出自《论语·里仁》。很多人会照字面意思理解成:父母在,不要出远门。
21、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22、 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24、很多人对外面的人很温和,总是表现出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但一回到家就变脸了,对家人态度很恶劣,甚至家暴,这种人很虚伪。要想真正取得外人的信赖,首先要对身边的人好,能让她们开心幸福了,别人才会来找你。
25、所以,这句话实际讲的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仔细想想,也许孔子当时只想感叹:相爱容易相处难。
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7、但是这类书籍相当于“快餐”,只会把警句告诉你,却不说明前因后果。很可能我们得到的都是断章取义的结论,一不小心就会在真正有文化人面前闹笑话。
28、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