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外阅读时间,同学们纷纷来到班级“图书角”,小明找到了他喜爱的《水浒传》,他的同桌小红则翻阅起《红星照耀中国》。
2、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太守时,听说贾谊才能优异,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门下,非常宠爱(他)。汉文帝刚刚即位时,听说河南太守吴公政绩是天下第以前还和李斯是同乡,并曾向李斯学习且侍奉过他,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于是就(向文帝推荐贾谊,)说贾谊年纪虽轻,却精通诸子百家的典籍。汉文帝就征召贾谊为博士。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当诏令交下来讨论时,各位老先生都说不出什么,贾谊却能一一对答,人人都觉得他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博士们于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贾谊。汉文帝非常喜欢他,越级提拔,(贾谊)一年之内就做到了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汉朝建立到汉文帝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和平融洽,就应该改正历法,改变车马服饰的颜色,制定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于是一一详细起草准备了上述各项仪式法度的草案,色彩崇尚黄色,官印字数采用确定官职名称,全都改变了秦朝的旧制。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礼让,没来得及实行。各项法令修改审定,列侯都住到自己的封国去,这些主张都是由贾谊提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天子提议让贾谊担任公卿的职位。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恨他,他们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天子后来也疏远了他,不采纳他的提议,就让贾谊做长沙王太傅。贾谊已经辞别前往长沙,等到渡湘水的时候,写了一篇赋来吊念屈原。贾谊任长沙王太傅三年。一年多以后,贾谊被皇帝召见。汉文帝正在接受神的赐福,坐在宣室接见贾谊。文帝因为对鬼神的事有所感触,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因此详细说明了这里面的道理。一直谈到半夜时分,文帝(听得很入神,)在座席上不知不觉移近了贾谊。问完之后,文帝说:“我很久没有见到贾谊了,自以为超过了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又喜欢读书,所以让贾谊做他的老师。汉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做了列侯。贾谊进谏,认为国家的祸患从此兴起了。贾谊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汉文帝没有听从。过了几年,梁怀王骑马,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后代。贾谊感伤自己做太傅不称职,哭了一年多,也死了。
3、(2)从文段中你体会到了他的哪些可贵品质或精神?(2分)
4、①《 》
5、无论是选择正确的或不正确的,错误总集中在选项的某一两处细节上,绝大多数选项内容是正确的,所以,答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准确理解原诗的过程,答题答对了,诗也就基本上读懂了。因此,它是帮助理解全诗的极好的“拐杖”。
6、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调离、免职、降职、辞退或者给予政务处分、处分;
7、A.京卫诸武臣谓减己月俸也/大哗/伺同亨出朝/围而噪之/同亨再乞休/不得请/九门工成/加太子少保/力乞去/诏乘传归
8、监察官培训情况,作为监察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等级晋升的依据之一。
9、对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0、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11、(高二上)海南省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12、(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跟其他人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材料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区别化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性。
13、(答案) (1)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14、任务1:作者: (1分)
15、(传统节日常识)腊八节,愿你福到“粥”到,事事“粥”全!
16、(高三上)辽宁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语文试题
17、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简称“保护学生权益义务”
18、D.小说运用了动作、外貌、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但使用最多的还是对话描写,这种手法还有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19、信用难得易失。费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20、对监察官及其近亲属实施报复陷害、侮辱诽谤、暴力侵害、威胁恐吓、滋事骚扰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从严惩治。
21、比拟:A语言生动形象,蕴涵丰富+B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印象深刻+C感情强烈,引起共鸣
2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要从诗歌的标题、作者,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关键词、注释等入手。答题时先答出感情,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解说。
23、(注释)①罔:迷惑、糊涂。②殆:疑惑、危险。
24、(3分)D(解析)元朝时期的最高行政区划是“行省”,不是“路”
25、(文化常识)立春(节日内涵+习俗+诗歌鉴赏题)
26、鸾飘凤泊: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