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横彭蠡湖而西,鹭涛堆雪,唤沙鸥共谈宦迹,最难忘峨眉春水、万里风帆。
2、其一些趣联、游戏联可以放宽。这一类对联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即兴而作,如果过于苛求那就无趣可言了。例如:
3、三平尾,三仄尾,(指上联或下联中,最后的三个字)
4、神舟探月,蛟龙潜海,天眼追星,四十年/火凤/涅槃。
5、此为仄起仄收式联,如将此联用平仄调写出,则是: (对联上下联平仄规则)。
6、要了解平仄,必须从古代音调说起。古代音分四声:平上去入。其中,平分阴阳,即阴平和阳平。
7、句脚平仄:不管多少句的联语,每一分句的句脚字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8、其规律是:在两句式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句,就在其前边加一平或一仄,并且要符合“仄顶仄,平顶平”的要求,同声的不能连续出现三次。
9、如:“平平平仄仄”的五言句式和“仄仄平平平仄仄”的七言句式,倒数第三字不能改为仄声,否则出现“三仄尾”。按《联律通则》要求,仄收句应尽量避免尾三仄。
10、《联律通则》第一章第九条规定:“使用领字、衬字、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的词语一起计节奏。”
11、我们说上下联平仄反要相拗,这是以上联交替为前提的,上联是依据,下联是协从,但有时在征联活动中出句是下联,这样对句就是上联了。
12、比如“出”、“急”、“竹”、“福”等等,用今天普通话的念法,它们都是平声字。然而在古代,它们都是入声字。我们在拟定古典型春联时,如果用到这些字,就必须将它们都放在仄声字的位置上才行。
13、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即汉语发音的第四声),下联为平声(一般指第二声)。
14、五言句,第四字的平仄要交替。例如:“山河增秀色”,“河”为平声,“秀”字为仄声;“大地播春晖”,“地”字为仄声,“春”字为平声。
15、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快速区分春联的上、下联?答案就是根据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调来确定。绝大多数情况下,春联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必须是平声字。如:
16、凡d、t、n、l、z、c、s等六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厕”例外。)
17、这是一平起仄收式联,如将此联按平仄写出,即是:
18、薜荔裳,寻山屐,玉条脱,琥珀杯,飞白书,偃月刀,草色深,金井梧,茉莉霜,吴藕嫩。
19、冠,带,珠,斗,刀,剑,灯,帐,茶,草,松,杏,梅,马,禽。
20、不难看出,这副对联引用有误,有两处明显违背联律:其一是上下联第四字“石”对“石”不符合文字相别的原则,其二是上下联收尾字“仆”与“弟”同为仄声,根据上联收仄下联收平的原则,下联末字应该是平声字才行。如果报纸编辑稍有一点对联格律常识就会生疑,一查对原联或资料,就不难改正过来,原联是:
21、看 望 听 想 读 览 喜 溯 怅 怕 任 待 问凭 叹 嗟 念 试 应 将 须 对 莫 正 总 奈 但料 似 算 更 真 并 怎 方 尽 况渐倘 虽
22、岑河口/淘金/濯玉,纵光阴荏苒,俊采星驰,三相一门耀古今。
23、对于春联的悬挂,传统的规定是:如果我们是面朝着大门,则上联应该悬挂在大门的右侧,下联应该悬挂在大门的左侧。春联的这种悬挂方式,其实就是沿袭了我国古代书写行序自右向左的习惯。
24、懂古代平仄按平仄分,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
25、例如:“千好万好年年好,一顺百顺事事顺”前句为上联,后句为下联!附: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26、男,祖,妻,弟,宾,圣,农,死,穷,面,头,目,身,智,孝。
27、三字属对法:一般是由动词和名词组成,如:“看花日”对“斗草天”。“看花”、“斗草”都是动宾词组,分别修饰名词“日”与“天”。名词与名词也能组成三字对,如“桐叶雨”对“楝花风”。三字对较二字对的内容更为完整。
28、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29、在拟定这副春联并完成书写后,我也完成了一次自撰自书春联的任务。
30、妻织夫耕,含饴弄孙,韩瞻北斗,寿冠耆英,宓妃赠枕,丹心报国,肠荡九回。
31、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32、日照树,云出岫,斗草天,露未乾,带朝霞,香雾湿,楝花风,星临户,咏雪诗,晴日映,料峭天,重三节。
33、风吹花,月移栏,看花日,烟初散,含宿雨,嫩霜寒,桐花雨,月满湖,歌风曲,彩虹垂,清和月,百六辰。
34、古人论诗的平仄时有个标准,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同样适用于对联,因为“二四六”处在音步的位置,所以必须论其平仄交替。如果有的联文节奏点不是“二字而节”,就不适用“二四六分明”,而以节奏点论平仄的交替。如叶剑英挽叶挺联:
35、句脚平仄规则举例。二句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平仄)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仄平)爆竹知人意,声声悦耳;(仄仄)梅花晓天时,朵朵欢心。(平平)三句联:申奥功成,入世关通,一年好景蛇辞岁(平平仄)兴邦业举,富民旗展,万里雄图马跃春(仄仄平)勤廉并行,作风转变,民安国泰千秋富(平仄仄)法德齐治,正气弘扬,地久天长四海春(仄平平)。对联平仄要求2古人有平仄音之分,简单说,汉语拼音中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可以根据上下联最后一个字读音来判断,上联是仄声,下联是平声。
36、那么有无例外的特殊情形呢?偶尔也有“上联平收下联仄收”的特例,但这种变格甚少。例如,以联话家常举的“海山仙馆”对联为例:
37、(口诀):d、t、n、l、b、p、m,与ie(耶)相拼除爹入。
38、春节近了,春联又开始涌现在中国人的新年生活里。新年贴春联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由来已久。据考证,春联最晚在晚唐时就已出现,甚至还可能上溯至盛唐,距今已一千二三百年的历史了。不过,广为流传的较早的春联,还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些至少意味着唐代之前是没有春联的。
39、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40、这副八言婚联上下联各有四个节点字,其中“气”对“颜”、“风”对“日”、“暖”对“长”都平仄分明,而“喧”对“迎”因都是平声则不合要求,如将“迎”改为“映”就好了。
41、农历春节张贴春联时,春联一定要用红纸书写,这同汉族人尚红的习俗有直接关系。汉族人崇尚红色源于远古先民的日神崇拜。古人观察到,太阳位于南方时,烈日如火,其热如夏,其色赤红。古人认为,南方是太阳的正位,是夏天的所在;夏天万物繁茂,生机勃勃,于是,人们就对代表南方和夏天的红色产生了特别亲切的感情,红色就有了富贵、吉祥、喜庆的象征意义。汉族人尚红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甚至也影响到了其他民族。
42、花君子,子象贤,丸熊母,入幕宾,弹冠客,赤松子,颖士奴,贤避世,气吐云,腰舞柳。
43、在历代诗词联作品中,有些字可以平仄两用,也应该记住。平仄两用的字主要有:望、忘、看、过、听、教、醒、重、应、胜、思、漫、从、蓝、禁、骑、论、华、吹、尚、操、梦、妨、更、中、为、衣、殷、闻、冠、难、间、燕、扇、传、旋、便、要、调、烧、荷、那、颇、和、长、行、王、浪、傍、强、相、正、令、兴、乘、称、离、不、任、占、雍、施、治、供、疏……
44、韵母i、ǖ、-i、er:一逼谪积迹激绩击屐劈七柒戚漆剔息夕吸悉膝析淅晰饴壹揖鼻敌笛涤的荻迪极寂级疾集吉即急藉楫辑脊汲棘籍吃席习昔惜袭熄锡熄檄嫡嫉及岌笈瘠适籴虱失湿只汁织石食实识蚀十什硕直值植殖执职侄掷曲屈局橘菊鞠
45、对联平仄规则,对联,又称春联,是写在纸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写对联是有很多讲究的,其中一个就是讲究平仄,下面分享对联平仄规则。对联平仄规则1什么是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