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来黄州的第三年,与好友于七月十六和十月两次游览赤壁。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都是明月当空的夜晚。东坡一行“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凭吊三国赤壁古战场,遥想曹操当年挥师东下,横槊赋诗,也是时代骄子,盖世英雄,然“而今安在哉?”滔滔江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唯有一轮明月映在江面,虽是或圆或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明月不会消逝,总是适时而出。人生须臾,时空无限,不由感慨万千,作《前赤壁赋》。又是一个“人影在地,仰见明月”的夜晚,东坡与客再访赤壁,作《后赤壁赋》。
2、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3、每年的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是沿海的天文大潮,海潮汹涌,蔚为壮观。杭州的钱塘大潮更是天下奇观。公元1071年六月至1074年,苏轼任职杭州通判。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忆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苏轼不同于白居易,他要亲临其境,观看山飞云走,撼人心扉的潮起潮落。公元1073年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霜风撩面。杭州城几乎万人空巷,前来钱塘观潮,“寄语重门休上鈅,夜潮留向月中看。”(中秋苏轼)。
4、这事,说来话长,按下不表。最后的结论是:苏轼被贬往黄州,充团练副使,不准擅离该地区,无权签署公文。这就是苏轼人生中经历的“乌台诗案”。
5、在黄州的日子里,名闻京都的大文豪苏东坡放下身段,与各类人交往,甚得当地人喜爱。他常常是布衣草鞋,一叶扁舟,三四好友,行走游弋在山水之间,把盏饮酒,放浪形骸。早出夜归,但逢明月当空,心情尤为愉悦,往往为之陶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想象丰富,感情真挚。溪水平静,微风拂面,弥弥浅浪,明月映照。诗人骑马而行,尽量勒紧马缰,唯恐马蹄声声踏碎这美玉一样的溪光月色。这是他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一种境界。
6、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7、对月独酌,何等凄苦。他感叹年华逝水,对负罪放逐,势利小人避之唯恐不及感怆不及。有酒少客,门庭冷落,世态炎凉,人情纸薄。月明云遮,才高人妒,忠而见谤,因谗入狱。在这万家灯火的中秋佳节,他却成了一个天涯沦落人,“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情思不尽,落寞不尽。(中秋苏轼)。
8、⑷玉宇琼楼:传说中月宫里神仙居住的楼宇。形容月中宫殿的精美。
9、——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释义: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11、还记得那个诗人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幻觉似乎成为孤独心声的最后支撑,为了不使自己深陷精神的囹圄,李太白努力在寂寞里寻找快乐:“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其实天上人间、人间天上从来又有什么分别?
12、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能在中秋节团聚在一起当然是最好了,但如果因为工作学习生活的奔波,确实无法聚在一起,把这种思念寄托给明月,何尝不是另一种的美好呢。其实时常挂念的亲人不管他们人在哪里,只要知道他们生活富足、工作顺心、精神健康,我们都应该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苏轼就说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长久”才是真真正正的“圆满”呀~!
13、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14、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15、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由晴空写到明月。古时称月为魄,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意思是说,月儿的光辉从天上飞来,它所照射的地方,整个秋天的碧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月光照耀的清辉夜色,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这竟引起了作者无限的幻想,以寄托着他的精神世界:”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作者让他的想象翅膀飞翔,幻想出月宫中有琼楼玉宇,仙女们乘飞鸾自由来往,那里是一个清凉的境地。据《异闻录》记载,唐玄宗一次游月宫,”见素娥十余人,皓衣,乘白鸾,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所以用”飞鸾而去“,想象月宫中仙人乘鸾自由来往。作者这样想象,究竟有什么意义?从他当时所处的黑暗现实、不得自由的环境来看,不能说和现实无关。应该说,正是由于他处在那样一个不得自由的闲官职位上,才有向往月宫清静自由的幻想。
16、可以想象,在万家欢宴,喜庆团圆的中秋佳节之夜,性喜热闹,豁达如仙的苏轼,在牢里中秋后,时隔一年,又在异乡的团圆夜思念亲人,月下叹凄凉。如烟往事,涌上心头,怎能不感伤?
17、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18、译文: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绪万千。
19、词的上阙,诗人想要乘着清风,飞到月宫里去,因为现实生活是如此地令人沮丧!但很快诗人就否决了这个想法。还是回到人世间来吧,天上宫阙固然潇洒自在,可千里月光传递的却是一缕缕的人间温情。
20、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21、微醺的诗人在问谁?是远方的子由还是醉醺醺的自己?是迷离的月光还是小巧的洒樽?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满怀幻想的追问,他在意的或许并不是答案,而只是这孩子气的追问本身,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深深的渴求与失落中找到一缕轻烟般缥缈的安慰,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的醉意阑珊寻找到一个聊以解嘲的答案。
22、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23、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4、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苏轼关于中秋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5、全诗白话文诗意如下: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2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7、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28、标题《阳关曲》,词牌名。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29、⑿水晶二句: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李舟以笛遗李牟,“牟吹笛天下第月夜泛江,维舟吹之……甚为精壮,山河可裂……及入破,呼吸盘擗,其笛应声粉碎”。李牟,或作李谟。此喻胸中豪气喷薄而出。
30、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31、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此夜明月显得格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处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32、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33、又是中秋,又是明月。团练副使苏轼一个人吹着冷风,喝着劣质的勾兑酒,看着皎洁的月光映照在黑黢黢的门廊,回想起那些得到的与失去的,感觉自己这四十年来像是做了一场梦。
34、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两人都写了词。苏辙写的是《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5、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36、远离政坛,远离了繁华,自然也就远离了嘈杂。
37、1080年中秋,苏轼于黄州写下《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此时的深沉感慨,真非昔日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