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妖尹鬼断家私》:“守得一十四岁时;他胸中渐渐泾渭分明;瞒他不得了。”
2、(读音):(jīngwèifēnmíng)
3、(近义词): 以假乱真、冒名顶替、滥竽充数(泾渭分明造句)。
4、目前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也同意身心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泾渭分明造句)。
5、先来看春秋时期,《诗经》说:“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看来春秋时期是泾水清渭水浊。
6、鸭绿江和黄海的分界线泾渭分明,一边绿色,一边黄色。
7、咱们的干部工作就应该赏罚分明,张扬有了工作成绩应该给予奖励。
8、(1)朱诚雨.从泾渭分明的前世今生看人地耦合(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02):77-
9、(释义):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10、泾河造句:泾河是渭河一级支流,也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即黄河二级支流。
11、然而,在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城市居民状况泾渭分明的市区内,旧有的模式依然存在。
12、关于渭水,最出名的故事,便是渭水访贤。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昏庸无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居住在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领袖周文王姬昌,决定带领百姓推翻纣王的统治。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熊飞到了他的怀里,这个梦预示着他能够找到一个贤人来帮助他。过了几天,周文王在渭水边看见一位老人在钓鱼,他上前询问,发现这就是他要的贤人。这位老人就是姜子牙,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者。周文王带人到渭水边迎接他,任命他为宰相。后来姜子牙辅佐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终于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西周。
13、现在,则径、渭两河都成了浊泥汤。鉴于水土流失和相关水利设施的影响,现在已很难再现当年“泾渭分明”的盛况了。
14、人类基因图谱显示,世界各地人种的DNA是连续的,并不像错误假设的那样划分得泾渭分明。
15、泾渭分明作为自然奇观古已有之,然而作为成语家喻户晓,妇幼皆知大概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的诗句。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知道是泾河浊,渭河清。
16、在颜色差异的基础上,两股水流的“混掺带”、分界线要足够长,才谈得上壮美风景。河水的密度、温度以及酸碱度等因素会影响混合的快慢,而水量、流速以及交汇河道的角度,也会影响分界线的长短。
17、吕布也是个你敬我一丈,我让你三分的爱憎分明人物。
18、对子女要赏罚分明。批评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惩罚性的措施。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避免下次再犯。
19、传统行政规制模式制造大量泾渭分明的对立范畴,这就使得一种非此即彼的对抗关系昭然若揭,它集中体现为规制主体与规制对象之间的对抗性,将公益与私益关系机械地理解为此涨彼消。
20、泾渭分明是一个成语,源自自然景观。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后人就用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21、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渭源,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县船张村相汇。"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说的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这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那么,现在还能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呢?仍然是可以的。但是,当我们来到二河汇合的地方,看到的却是渭水浊于泾水。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有人还就此撰文,认为是古人搞错了,应该是泾清而渭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古人错了吗?实际上,从流经的地域来看,渭水自甘肃乌鼠山流经陕西入黄,流经的是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泾水全程流经的是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就河水含沙量而言,应该是泾水大于渭水的`。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78亿吨,平均含沙量8公斤每立方米。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但到了现代,由于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原因,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也同样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份的原因,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于泾水了。并不是古人搞错了,这是后人人为对环境发生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因为这一成语的缘故,每年来泾渭会合处看"泾渭分明"的人不少。
22、目前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也同意身心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
23、7)参加这次比赛的队强弱泾渭分明,水准可说是近年来最参差不齐的一次。
24、赏不遗疏近,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吴兢沟通的艺术:上级要赏罚分明沟通的艺术:上级要赏罚分明(上级要赏罚分明)
25、世之治乱,在赏当其功,罚当其罪,即无不冶。脱脱
26、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爱憎分明的处世对人态度。
27、在《始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
28、但具体到批评家,两大维度往往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李长之的`文学批评就是例证。
29、张丽对自己的想法很肯定,便私自改进了工作流程。主任发现后,很严厉地指责了她,张丽并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与主任争辩后,便离开了工作岗位。
30、两种截然不同的属性,在这小池中泾渭分明的存在着。
31、在颜色差异的基础上,两股水流的“混掺带”、分界线要足够长,才谈得上壮美风景。河水的密度、温度以及酸碱度等因素会影响混合的快慢,而水量、流速以及交汇河道的角度,也会影响分界线的长短。
32、我在平时就要求自己乐于助人,不卑不亢,爱憎分明。
33、缘吾遭之异端,外托正教之名,而内演空玄之理,以讹易正,泾渭不分。
34、“偶像激励”在教育策略上属于“制约学习”的类型,不仅有目标还要赏罚分明。
35、这四个环节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并且针对不同的课文可以有所侧重。
36、(渭繁体字和QQ繁体字):渭→繁体字为:渭→QQ繁体字为:渭
37、但是在政治、技术和个人之间划出泾渭分明的区别只是安慰自己,真实的情况是,人类的行为支撑了所有。
38、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爱憎分明、坚强独立的小睛会怕人“闲话”。(陈若曦《耿尔在北京》)
39、参加这次比赛的队伍强弱泾渭分明,水准可说是近年来最参差不齐的一次。
40、但具体到批评家,两大维度往往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李长之的文学批评就是例证。
41、在一起流的时候,发现中间还有一条界限,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记性清楚,或者是是非分明。泾河和渭河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河,泾河发源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东麓,向东南流经甘肃,在陕西高陵县入渭河。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它发源于甘肃渭源县的鸟鼠山,东流横穿陕西渭河平原,在潼关县入黄河。
42、然而,在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城市居民状况泾渭分明的市区内,旧有的模式依然存在。
43、8)奥巴马总统的泾渭分明的姿态反映出一些情况。
44、通常情况下,交汇角度如果呈比较小的锐角,交汇后两道水流更易于保持各自之前的方向,几乎是“平行”流动——它们齐头并进,不会很快交融,于是出现较长的分界线。如果两河以接近直角的方向交汇,水流方向相互交叉很快就能融合到一起,分界线也很快就模糊不清了。此外两河如果水量差异很大,那么水多的很快会稀释掉水少的,分界线短且不太明显。总体来说,两条河越是势均力敌、交叉的角度越小,越有可能形成泾渭分明的风景。
45、(出自):《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46、通常情况下,两河交汇角度如果呈比较小的锐角,交汇后两道水流更易于保持各自之前的方向,几乎是“平行”流动—它们齐头并进,不会很快交融,于是出现绵延很长的分界线。如果两河以接近直角的方向交汇,那么水流的方向相互交叉,很快就能融合到一起,分界线也很快就模糊不清了。
47、水的颜色与水体成分、水中包含物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河水的含沙量很重要,如果江河流经黄土地区,水就容易被所含泥沙染成黄色,流经红土地区的,就会形成“红河”、“赤水”。除了泥沙,人为污染、藻类暴发等也会使河水变成不同颜色。
48、“泾渭分明”的景象出现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泾水和渭水两条河流源头不一样,流经的地区也不相同,只有两条不相同的河流相互交汇,才能碰撞出奇妙的景象。一条河流是无法形成这种奇观的,这一点自然不必再赘述。
49、泾河的水是非常清澈的,而渭河的水却很浑浊,在高陵两河交汇处有非常明显的界限。孩子们这个地方离成都并不是很远,大家如果要和爸爸妈妈去旅游的话,可以去看一看这样的奇观。两条河水明明并在了一起,但是一清一浊特别好看。两河的交汇处有非常明显的分界线,成为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
50、中国七大河之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松花江在隋代称难河,唐代称那水,辽金两代称鸭子河、混同江,清代称混同江、松花江。松花江在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后,与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的广大平原组成有名的三江平原。
51、楚河汉界:长长的小沙河由东向西,把枣阳城分隔开来。像楚河汉界,远远望去,小沙河像一条柔美的丝带环绕在整个城区。
52、(出处)唐?陆贽《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薰莸无辨,泾渭不分,二乱于兹,莫之能整。
53、军队领导层中有两个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派别:库图佐夫派及其参谋长贝尼格森派。
54、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陈寿
55、9)东南亚的国家几乎看不到泾渭分明的四季,有的只是热度的高与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