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孔子有关道德的名言)。
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子曰:“吾十有五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
5、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7、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8、道不同,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翻译: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翻译: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10、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1、译文: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12、(释义)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13、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15、(释义)孔子曰:“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
16、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8、有人因此批评孔子以亲情为上,置国法于不顾。但这里的“隐”,很可能是木字旁的那个“檃”,意为纠正。所以,不是说父亲包庇儿子、儿子包庇父亲,而是说父亲要能纠正做儿子的错误,儿子也要能纠正父亲的错误。
19、(释义)孔子说:“我做学问的急迫感,就像追赶什么东西唯恐赶不上那样,而赶上了还又怕失掉。”
20、 孔子为什么打不倒?因为他述而不作。他不想把他的理想加在我们的头上,只是冷静地思虑:做一个真正的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然后如实地把它描述出来。使我们知所遵循,却能够符合人性的要求。
21、(译文)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
22、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