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2、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宋·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小学12首带雨的古诗)。
3、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4、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宋·苏轼《寒食雨二首》
5、他的骈文中辞藻较好的是《为衡山侯与妇书》,但又并无显著的特色,远不如他的诗。《何逊集》据《梁书·何逊传》说是他死后由同时人王僧孺所编定,共8卷。
6、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文天祥《南安军》
7、何逊的诗受"永明体"的影响,很讲究声律,某些作品比沈约等人更接近成熟的近体诗。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在论诗的声律时,曾举他的《伤徐主簿》三首为例;宋代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还把他的《送司马长沙》误作唐人五绝选入。
8、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小学雨的诗句苏堤尽日风和雨。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9、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10、夜雨滴乡思,秋风从别情——唐·杜牧《送友人》
11、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12、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13、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宋·秦观《沁园春·宿霭迷空》
14、竹柏风雨过,萧疏台殿凉。石渠写奔溜,金刹照颓阳。鹤飞岩烟碧,鹿鸣涧草香。山僧引清梵,幡盖绕回廊。
15、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1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冬景》
17、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18、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容若·《蝶恋花·出塞》
19、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1、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22、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____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3、看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情真意切,读后令人难忘。又如"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游鱼乱水叶,轻燕逐风花"(《赠王左丞》)等句,善于用流畅的语言细致贴切地描摹自然景物,对仗工整而不觉其平板,对杜甫有明显的影响。
24、钟嵘评谢□诗"末篇多踬","此意锐而才弱也"(《诗品》),这个缺点在何逊作品中似更明显。何逊的诗在当时曾与刘孝绰齐名,称为"何刘"。
25、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26、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27、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宋·苏轼《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28、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宋·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9、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30、译文:深涧之中,青松经风发出飒飒声响,如千尺雨落;庭院之中,翠竹摇动,虽属夏日,却如秋日般凉爽。
3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3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
33、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宋·朱淑真《卜算子·咏梅》
34、译文:雷声滚滚,犹如千万座高山崩塌下来。乌云翻腾,犹如万千个高峰拥向前来。
35、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孙光宪《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36、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3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8、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