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孔子语录
3、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曰:“《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孔子语录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摘孔子《論語》(孔子经典名言)。
7、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见《论语述而》)。
1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3、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1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5、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9、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1、释意:说话要讲忠诚,守信用;行动要忠实、有礼。而慈祥母亲的溺爱,却会出现败家子。
22、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语录
23、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4、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5、老師王立雄:中國職業書法家、原某部空軍上校.珠海市明德書社專職書法老師,中國書畫藝術創作研究院書法研究員。北京山東人雜志社編委,中國文藝書畫院書法家,珠海市書協書法創作基地負責人,珠海市明德書社監事長,書法作品潤格爲每平尺肆仟元人民幣。王立雄書法在藝術上深得王義之筆勢論之精華,喜愛鄧石如篆書,崇拜啓功老師行草,行筆平實,結體嚴謹,布局氣勢磅礴。早年喜愛詩、書、畫,在軍報發表多種文章,現精研四書五經,尤其是說文解字。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等,將經典國學融入到教學之中,博古傳今,形成了平實生動的書法藝術及教學風格。
2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7、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孔子做人名言不学礼,无以立。
28、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见《论语述而》)。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2、(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3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4、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孔子《论语》
3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语录
3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39、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40、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41、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语录
42、(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43、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4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4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4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4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8、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