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个皇帝听信了骗子的话,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还跑到大街上去游行,让别人看个够。这个故事的题目是:《皇帝的新装》
2、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劳逸结合,“8-1>8”。每天适当的到操场活动一下,让大脑有更充沛的精力学习。例如在傍晚散步、打一会儿篮球。消除一天的紧张与疲劳,既而晚上能更好的学习。
4、( )的猴子 ( )的黄牛
5、(3)什么 你 的 时候 快乐 知道 是 节日
6、A.文同 B.廉颇 C.刘备 D.赵括
7、 我的词汇量丰富,我能在()中填上表示“看”的不同的词。)8分
8、搬石头打天——隔里古远。隔里古远,即隔了这么远,形容不切实际。
9、牵着黄牛当马骑——拉里拉横。拉里拉横,是勉强、霸蛮的意思。
10、暖洋洋( )白花花( )
11、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分。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
12、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嫉妒的继母所害,逃到大森林里,与七个善良的小矮人生活在一起。可是她因为误吃了毒苹果而死去。幸好一位王子的吻救活了她,他们从此一起快乐地生活。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13、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态一定要平静,每一次考试认真对待,好不骄傲,差不气馁,关键在于凭心而论你努力了就行了。
14、3小白兔弯着(zhe zháo)腰在山坡上割草。小鱼说:“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zhezháo)雨。”
15、()然()()有()无()贼()()贼()讹()讹
16、牢记单词,当然包括它的用法,争取每一个单词背下一两个例句,用起来就不容易错了。系统的学语法,平时零零碎碎记下来的要及时总结,更要看系统总结的书。
17、有一位穷人家的少年得到了一盏旧油灯,只要轻轻一擦,油灯里就跳出一个魔怪来,魔怪神通广大,帮他找了个老婆、建了个城堡,后来的日子过得像王子一样。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18、答:预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能在听课中提高效果,因此,预习必须做到找出重点与难点,为此,必须明确内容的思维过程,对其中内容进行理解,有的同学认为预习只是把内容看一遍即可,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没有思考的浏览是一种无效的劳动。为了理解知识点,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展开丰富的联想,回顾一下已学的知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同时,想一想新知识与现实内容的联系。在预习过程中,必定会有较难理解或不懂的地方,这时,要动笔记上记号,以便听课时,集中精力搞懂它。复习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同时还要做到温故知新,特别对以前做错的地方进行再思考,总结出错的原因,从而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做到查漏补缺。比较复习法是最常见的复习方法,把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复习,也可把相对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归类学习。以上是预复习工作的基本的普遍使用的方法,当然也适合理化的学习,而在具体展开时结合具体内容灵活运用。
19、答:对症才好下药,你已找到了自己的缺点,这也是进步的表现。要改变“懒”和“爱说话”的习性,关键在于意志,你已明确它们的不利之处,这是改正的前提;以后,要时时提醒自己,如果不改正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同时,确立一个自己学习的榜样;另外需要把学习计划安排的紧凑一点,让自己时刻有正事可做,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只要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必然会有较大的改观。
20、所以会有这样一句并不科学的歇后语,我认为只是凭人们的感觉出发去形容某种现象,而非以是否科学为前提。甚至置科学于不顾,只凭感性认知(前提是这种认知必须十分生动、形象、有趣)去形容。
21、获得总是在付出以后,要克服惰性,不要给自己找理由放松自己,做每一件事都想一想对于学习有没有好处,再决定去不去做。例如看电视,踢球都当做学习中的一种放松,适可而止。有了这个尺度,再加上持之以恒,一定能成功。
22、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死了人,吃埋人饭,客不用请。这是攸县的一种风俗,已经俗成的规矩。
23、上面正差一横,下面少去一点。( 步 )林字多一半,不作森字猜。( 梦 )
24、三国演义里面人物众多,你知道以下几个成语主人公是谁吗?
25、重阳节(登高、喝菊花酒)、春节(守岁、倒贴“福”字)、
26、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原题;第二部分是错因;第三部分是改正确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如:错在代数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怎么复习?盖住原题自己用脑子想。―此法比较适用于理科。
27、解释:门缝的视角有限,能看到的只有一小块的地方。比喻小看或片面地看待别人。
28、春节 赏月,吃团圆饼
29、醉翁之意不在酒,()。勿以恶小而为之,()。
30、一般来说,难题之难多半在于题目所涉知识点众多,知识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思维(及方法运用)跳跃性大、逻辑性强,因此,对于难题,建议用溯源的方法整理。一是查清楚题目所需知识清单,同步辨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复原自己考试时的思维路径,查“堵”点、“歧”点;三是借助参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点疑点甚至是漏点。之后,同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与检查一次。
31、 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打一生活用具)()
32、()然()()有()无()防()()防()老()老
33、(2)()箬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