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时节不清明,雨纷扰,雾隐隐,泪如雨帘,黑发间白发增添。香烟袅袅随风起,黄花满,冥纸厚,祭拜先祖,一生不忘恩情长。惟愿天上人间共安好。"
2、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大年妈妈成了家中最忙的人。因为大年三十那天晚上要吃年夜饭,需准备一桌子的饭菜。下午为给祖先上坟烧纸表达哀思,爸爸让哥哥到村里小超市买几挂鞭炮。不一会,我哥回来说,小超市没有卖鞭炮的。虽然我也知道国家提倡环保,早已禁止放鞭炮,可那是在城市,没想到乡下居然也买不到鞭炮。看到爸爸在提着的篮中放入鸡蛋糕和用清水煮过的刀头猪肉走出门去。我妈在家里忙着做饭,我就用面糊糊贴春联。面和水混在一起,左三圈右三圈,因力气小,不一会,右胳膊酸疼酸疼的。面糊活好后,用筷子沾取面糊糊,涂抹在春联的背面,便可以贴了。家里每个门上都应贴上,要特别注意的是,贴福字时将福字倒着贴,俗称“福到了”。我贴完春联,便和妈妈一起包羊肉饺子。最有趣的是要在饺子中偷偷地包一个一元、五角的硬币。如果谁吃到了包有硬币的饺子,就预示这个人来年财源广进,有福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中国人讲究彩头,但我家已经两年没有一个人吃到这样的饺子。第一年硬币洗好,妈妈忘包硬币了。第二年每个人都吃完饺子了,还是没有人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当我把碗放回洗碗槽,发现锅底静静地躺着那两枚硬币。原来饺子被煮烂了,可我家的光景伴随国家乡村振兴的发展,日子越过越红火。到了晚上,是不可以提前睡觉的,必须熬个通宵,也叫守岁,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其乐融融看春节联欢晚会,点赞中国,交千年好运,圆百年复兴梦。
3、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4、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换来我们今天的美好时光。“少年强则国强。”现在的我们也必须不停学习、奋斗,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为今天而倒下的先烈们。
5、我也知道有些东西不应该要,但是心里特别想要。怎么才能让我忍住,我那么想呢?
6、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杨万里《插秧歌》描写插秧的明确分工。大年初一家乡春节的风俗,是早上的饭必须由爸爸来做。妈妈享受晚点起床的福利,为的是感谢一年来妈妈对家庭辛勤付出。吃过早饭,就要收压岁钱了。压岁钱,又名压“祟”钱,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爸爸每年都会给我200元压岁钱,这就叫实现零花钱自由。大年初买礼物,串亲戚,给对方孩子压岁钱。给对方孩子压岁钱,其实就是两家交换压岁钱。更有趣的是,等到串亲戚临回家时,便会上演尤为经典的互谦互让。对方非要给回礼,我们就不要他给的回礼,对方不要。就一直来回礼让,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对于小辈来说,春节走亲戚太烦了,不只是繁文缛节,还有亲戚啥都问。真希望借着新冠疫情把过年这套旧风俗都取消了,新时代,新风俗。
7、关于寒衣节,民间有这样的一句俗语“寒衣三不忌,良田变荒地”。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8、你有网购的经历吗?你知道网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