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2、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3、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
4、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我们学会了口是心非,学会了世故圆滑,学会了装腔作势,却再也找不到最初的那份纯真,没有了真正的快乐。(鲁迅说的最经典的话)。
5、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6、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
7、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8、于是很有戒心了,只得改变方针,有万不得已时,则以落花生代之。这一著很有效……(《华盖集续编》)
9、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
10、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11、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2、于是,他启用了新的名字“望道”——追求社会进步和人民解放之道。
13、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
14、儿童之精神,虽以外物而有殊别:然有不可不同具者,则为中国国民应有三:德与智与美三者。所以养成之者,则有小学校与社会教育。
15、来源:本文首发于(一只学霸)(ID:bajie203)。一个最会开脑洞的科普博主,擅长各种奇奇怪怪的冷知识科普。谢绝二次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16、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7、这句话曾经激励了许多人勇敢的向不公平发起进攻。
18、新教材对原有的课文进行了修订,有删改、有保留、有年级上的调整……
19、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鲁迅杂文精选》猛兽是统治者,牛羊是被统治者,反讽着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时候独自一人,不随从大众的想法才能取得更高成就。
20、中国自古以来,就在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21、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鲁迅——为你整理
2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23、人固然应该办“公”,然而总须大家都办,倘人们偷懒,而只有几个人拼命,未免太不“公”了,就应该适可而止……
24、1935年,陈望道创刊和主编《太白》杂志作为实践大众语的园地。于此首倡将“手头字”(简化汉字)在杂志上正式刊行;又开辟“科学小品”专栏,由此第一个确立了“科学小品”这种新文体。
25、《共产党宣言》中文陈译本于1920年至1938年能在华夏大地广为传播,当是得力于其译出语言的中国化、大众化。这堪称当年白话文运动的一项光辉业绩。
26、这是我做的么?我想。看下去,似乎也确是我做的。(《坟》)
27、小时候我们总是满嘴牢骚,走得路远了会喊累,不小心摔了一跤会流泪,不开心了会憋着小嘴在父母那里寻求安慰……
28、在大讲阶级斗争的年代,不少人主张修辞学有阶级性,陈望道则从修辞学的事实出发,明确提出“不要从修辞学中去强调阶级性”,表示自己在学科里不讲阶级性。这表现了他不唯上、不媚俗的实事求是态度和学术勇气。
29、也就是说伴随着好几代人成长的人教版和各地方版本的语文课本,即将在这个夏天成为历史。
30、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31、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3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33、《阿Q正传》是《呐喊》里的一篇,在鲁讯的小说中,最有代表性,这部杰出的作品已经诞生了多年,阿Q这个不朽的人物已在人民的生活中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其主人公阿Q已成为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对我国现代人民精神生活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深远的。
34、我很早就希望中国的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鲁迅
35、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36、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37、1920年起在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中华艺术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等校任教授,其中在复旦大学任教近五十年,1952年10月起任复旦大学校长至去世。
38、但是读过《社戏》的人都知道: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
39、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40、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41、“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
42、毕业当年夏回国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同时投身新文化运动。1920年8月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完整的中文译本。曾受陈独秀委托任《新青年》杂志主编。
43、在全文的最后一句,鲁迅先生通过闰土求神拜佛的思想来反思自己的革命行径时留下的一句话。彼时的中国大地,封建残余势力依然非常顽固,新文化运动开展缓慢,社会上缺乏志同道合之士,鲁迅先生在残酷的现实中领悟出这样的道理,只有万千民众共赴大道,新中国才算真的诞生。
44、 所以说,“道理我都懂,为什么就是做不到?”——很多时候,是因为道理并不是真懂。
45、课本,即便在岁月中泛黄,却会一次次为我们还原出人生最本真的模样。
46、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47、“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鲁迅
48、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鲁迅
49、 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50、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51、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52、1931年,他出版的《因明学》(后改名《因明学概论》重版)也是别开生面:不但是第一本用白话文说解“因明”的著作,更是中国学术史上第一本摆脱佛教玄意而作出合乎学理说解“因明”的著作。
53、如不能用西方语法的“形态”理论来套汉语的事实。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被国内学术界奉为经典,陈望道当时就指出其关于语法的定义(词的变化规则及用词造句的规则的综合)并不适用于汉语。
54、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55、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56、海婴很好,脸已晒黑,身体亦较去年强健,且近来似较为听话,不甚无理取闹,当因年纪渐大之故,惟每晚必须听故事,讲狗熊如何生活,萝卜如何长大,等等。颇为费去不少工夫耳。
57、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
58、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59、那时让我有勇气面对所有的声音和灯光的,只是来自身体的记忆。
60、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61、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62、我们注定留不住童年,但是比失去童年更可怕的,是我们丢掉了童心。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