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作品:符合格律要求,新旧韵均可(用新韵的需注明),用典请注明出处并作必要解释。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未发表作品,每人限报3首。
2、书端州郡齐壁(宋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3、包公办案公正、机智,为人正直、作官清廉,为世人,也为我所钦佩死后也更可以说是鞠躬尽瘁。他为官清廉,爱民精神和品质也将永远被世人所传颂!关于古代的廉政格言警句有:(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公生明,廉生威。
4、赠刘景文: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出处《赠刘景文》。作者苏轼。白话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5、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6、有几人曾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只有在苍梧对翠华盖哭泣份儿。
7、宣传党中央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所取得的新成效、新变化;(关于廉洁的完整古诗)。
8、融融燃起之炬火,浩浩犹如是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沉灰色的天。
9、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
10、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出自《元日·晨鸡两遍报》唐代:方干
11、“贪”为“廉”之反,历来为人所不耻。明代有诗:“来如猎犬去如风,收。关于廉洁的古诗有哪些石灰吟于谦
1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3、 由古代清官廉吏们有感而发的廉政诗文,是由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等内容构成的,受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和风俗习惯等影响的,是廉政的知识、理论、信仰和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蕴藏着许多廉政大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是中华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是清代诗人郑燮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赠别诗。写的是郑板桥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归里之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
15、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16、获奖者作品将在网上作永久性展示,并由主办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17、“是宁愿昂然(自傲)如同(一匹)千里马呢,还是如同(一只)普普通通的鸭子随波逐流,偷生来保全自己的身躯呢?
18、我听说:廉洁的官是百姓的表率;贪污的官是百姓的祸害。现在国家郡县分布十分广泛,官员小吏众多,受贿贪污被揭发的情况可说没有一天没有。
19、(砥廉哲理启示)王昌龄的这首诗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客人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景象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也告诉我们这样的砥廉哲理。
20、 从道德诚信层面验证这些廉政古诗文,对为政者既有伦理的约束,又有道德的规范。廉政不仅具有道德属性,而且具有诚信属性,是一种道德诚信文化,是推进反腐倡廉的道德基础。党员领导干部要有“为民谋利,取信于民”的廉政意识,从道德诚信上升到社会伦理的高度,形成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牢固地构筑抵御腐败的道德防线。
21、释义:西上华山的莲花峰,远远地就看见了明星玉女。
22、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