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误用):现常被误用为某样事物很红或很抢手,非常流行受追捧。
2、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是那样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他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精彩的人生,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3、(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4、译文:“郑国承受(面对)着它的要冲(以至于首先受到攻击)”
5、(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首当其冲的意思解释)。
6、(解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出人意料,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7、(示例):他是个胸无城府的人,很是单纯坦率。
8、(解释)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细腻生动。现也用来表示丑态毕露。
9、(解释)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0、(解释):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11、(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12、(解释)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13、 首当其冲,读作:( shǒu dāng qí chōng )
14、(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15、(示例):逃难至此,他已是身无长物,十分落魄。
16、(解释):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7、出自《后汉书·朱浮传》:“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18、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9、(示例):展会上人山人海,大家都是走马观花,略看一遍。
20、这一地区的居民面临许多问题,但首当其冲的是污染问题。
21、前有杭州的G20峰会,后有北京的一带一路大会,此次厦门的金砖会议也许也能引起一波不小的轰动,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加上近期新闻联播频频报道有关内容,足以见得中央对厦门此次承办会议的高度重视。
22、(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23、(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4、(示例):父母一生相敬如宾,是夫妻的典范。
25、(解释):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26、(示例):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27、(误用)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28、(示例):来往的人对这个劣迹斑斑的小青年都是侧目而视。
29、“每年的五月和八月是苹果指数相对中证500指数的超额收益最高的两个月份,分别达24%和13%,远超45%的均值。
30、(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31、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32、(解释): 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33、(近义词)缩头缩脑、望而却步、畏葸不前、打退堂鼓、停滞不前、缩手缩脚
34、(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35、附带说一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刘洁修先生编著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是当代语文工具书中一部难得的精品。它对成语语源探索、语义考释的详密和准确,以及征引书例的精审和丰富,充分证明了编著者学问功底之厚和用力之勤。这是目前坊问流行、辗转抄袭的许多成语词典所无法望其项背的。我愿借此机会向广大的读者推荐。
36、比喻少见多怪。东汉大将彭宠跟随刘秀打天下,并没有得到重用,他不服幽州长官朱浮的调遣想起兵反叛,朱浮写信给他,说有个辽河农夫因为生了一头白头猪就想去进献给皇帝,可走到辽东一带发现那里都是白头猪就只好打道回府,你就像那个农夫一样。
37、(误用):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8、“瓒梦蓟城崩,知必败,乃遣间使与续(公孙续,瓒子)书。绍
39、(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40、(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41、听到那个律师在讲演中污蔑我们的祖先,大家都气得怒发冲冠。
42、(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43、(示例):他才思敏捷,看到约稿邀请,一挥而就,文不加点。
44、(误用):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45、(译文):郑国承受(面对)着它的要冲以至于首先受到攻击。
46、(误用)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47、(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48、一个曾和你有分歧的朋友会对你怒发冲冠。身临其境的意思_身临其境造句身临其境(shēnlnqjng)
49、(误用):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50、(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51、出自《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52、我的邻居在我们的狗偷了他的报纸时怒发冲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