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幸福》(1858~1869),有他同瓦·弗·阿尔谢尼耶娃爱情关系的反映,但也表现了他当时逃避现实、追求与世隔绝的家庭“幸福小天地”的幻想。他很快就否定了这篇作品。
2、从他的心灵探索和精神面貌发展的线索来说,继3部曲之后的是:
3、(你没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过去的那个钟点是永远不能回来了。)
4、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该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
5、博爱:这一点和上一点是相连的。博爱是基督教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托尔斯泰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活》中,“博爱”几乎可以同“宽恕”等同,因为博爱的最大障碍就是人们不能对伤害过自己的人宽恕。一个人如果不能宽恕别人,人的内心就很容易被“恨”的感情所占据,恶是世界无法和谐、无法共生的根源,恨也一样,而恨往往是因为人们遭受了恶的摧残而造成的。(托尔斯泰主义)。
6、人们处于违反自己良心的立场时,不可能受制于他人,再来违反自己的意志。如果你现在位于某个立场,这不是因为他人有所需要,而是因为你自己希望的缘故。《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结语之六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特定的本质,人类当中有好人、有坏人、有愚蠢的人、有感觉迟钝的入、有精力充沛的人这样的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迷信。人类并不是这样被分类的。我们在看某个人的时候,多半会认为他是好人而不是坏人、聪明而非愚蠢、灵敏而非迟钝,当然也可能会有相反的看法。所以,我们常说某人很坏而且愚蠢,或者说那个人是好人而且很聪明,不是也有可能是错误的看法吗?然而,我们经常如此来分类人们。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人类就如同河川一样,任何一条河川的水都是水,不会改变,只是有的河川水势很小,有的河川水势很大,有的流速很快,有的很慢,有的河水清澈见底,有的却很污浊,有的河水非常清凉,有的河水却很温暖。人类也是一样的。每个人类都拥有全部特质的种子,有时是某个特质萌芽了,有时则是另一个特质萌芽。所以,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常常展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人。《复活》第一部第五十九章
7、(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托尔斯泰主义)。
8、在《战争与和平》中还有一段语言相对抽象的论述:在历史事件中(这里观察的对象是人们行动的实质),最初的、最原始的近似物是神的意志,后来是那些处于最显著历史地位上的人们,即历史英雄们的意志。但是我们只要探究每一历史事件的实质,即探究参与事件的整个人群的活动,便会相信历史英雄的意志不但不曾领导人群的行动,而且他们自己是经常被领导着的。……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一切原因的总和,除了这唯一的原因以外,没有而且不可能有别的原因。但是有些规律支配着事件,一部分规律是人们不知道的,一部分是可以了解的。只有在我们完全放弃了在个人意志中探求原因的时候,才可以发现这些规律,正如同只有在人们放弃了地球不动的概念的时候,才可以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
9、而最终,1910年10月托尔斯泰从家中出走,11月7日困死于小车站中,或许就是对自己生活最大的抗拒,对聂赫留朵夫最好的交代吧。
10、托尔斯泰以迎接俄罗斯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之时,酝酿于数百万俄罗斯农民之间的思潮与情绪的表现,而显得伟大。
11、(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12、一旦实行这些戒律(而这是完全办得到的),人类社会就能确立崭新的秩序,到那时不仅使聂赫留朵夫极其愤慨的种种暴行都会自然消灭,而且人类至高无上的幸福——在地上建立天国(巴别塔,我认为这其实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大法官的回答)——也能实现。
13、(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列夫托尔斯泰)
14、对于这部作品,我只说一句,请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15、如果一个姑娘想嫁富翁,那就不是爱情,财产是最无足轻重的东西,只有经得起别离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爱情。
16、(保护一个受侮辱的女人是每一个男人的天职。列夫托尔斯泰)
17、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
18、(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
19、(我会有这样的爱情全世界在我眼中这时分为两半:一半是她,那里一切都是欢喜,希望,光明;另一半是没有她的一切,那里一切是苦闷和黑暗。)
20、从这夜起,聂赫留朵夫开始过一种全新的精神生活。
21、《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
22、(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列夫托尔斯泰)
23、(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24、虽然他对于社会的虚伪和伪善,做强力、直接而且真实的抗议,但另一方面,却又是个托尔斯泰主义者,亦即在公众的面前一面拍着胸脯一面演说:我是个肮脏且丑恶的人,但是我不停地在为完成道德而努力。我已不再食肉,现在只吃炸的米食。
25、Болдинскаяосень波尔金诺之秋
26、各位书友好啊,从下周开始,我们将一起共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27、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反历史主义者或虚无主义者。他的历史与文化虚无主义观令我们感到惊异。他对历史的认知充满着深刻的洞察与偏见。他完全不相信官方历史文献和书籍,不仅如此,他认为整个历史、整个文明、整个人类文化都充满了谎言。他基于自己对世界与俄罗斯的认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世界与历史是建立在谎言和不公正的基础上的。
28、(人在运动中的时候,总是想替自己设想这个运动的目标。为了要走一千里路,人必定要想走了这一千里便有好东西。为了要有运动的力量,就必须有一个渴望到达的目的地。列夫托尔斯泰)
29、(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30、托尔斯泰其见解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的劳工运动以及当代社会主义的立场来评论《当然,像这样的评论是必要的,但是仅仅如此却不够充分》,而应该从被高压姿态的资本主义、大众的愈益贫困以及土地征收所逼,而不得不发出抗议之声,纯朴的家长制俄罗斯农民的立场,来评论其矛盾。
31、那种被称作俄罗新的知识人,对生活精疲力竭歇斯底里的懦夫,他不假借资本主义的榨取来批判,并暴露政府的暴力或制裁以及国家统治的喜剧,揭发财产的增加及文明的演进与大众贫困、野蛮、苦恼的增长之间的矛盾之深,但另一方面却又做不要以暴力制恶的痴愚说教。
32、这对于我们这些,一天到晚觉得自己牛逼哄哄的现代人,何尝不是一种启发呢?我想,那时候的人,思维虽然粗糙,但掩盖不了的是其中的璞玉质地。而我们现在许多精致的道理,却藏不住其中的空洞。这里的宗教思想、生活理念、托尔斯泰主义,或许才是《复活》对于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吧。
33、(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个谦虚的人的时候,你马上就已经不是个谦虚的人了。列夫托尔斯泰)
34、人的精神的升华和人的成长,不仅意味着对现实恶的否定,也意味着对产生这种恶的社会根源的否定。小说的这一思想是深刻而积极的。在作品中,作者对沙皇俄国时代的一切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教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强烈的批判。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认为作者的这些否定与批判思想是积极的,而托尔斯泰主义是消极的,那么在我看来,否定和批判却不是最有价值的,因为,这个世界只有否定和批判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在否定和批判中建构一种新的、值得肯定的东西,《复活》中的否定和批判让我们的思维明朗,而肯定和建构是让我们的灵魂感动。简单的宣称托尔斯泰主义是一种消极的说教是对作者的不恭敬,不论托尔斯泰主义是否太过理想化,毕竟那是作者一生思想的沉淀的精华。
35、(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36、(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列夫托尔斯泰)
37、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38、当历史的海洋风平浪静时,行政长官坐在自己破旧的小船上,用船嵩挂着人民的大船一起前行,这个时候,他自然会觉得大船是在他的努力下才向前行驶的。可是一旦海上起了风暴,波涛滚滚,大船便会自动前行,那时候行政长官就不会再有这种错觉了。大船靠自己的巨大力量前行,船嵩根本够不到它,于是行政长官一下子从统治者和力量的源泉变成了一个微不足道、软弱无用的人。
39、托尔斯泰:既然欲望无法根除,那就给它套上枷锁。
40、(一个人好象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愈小。)
41、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42、之后,聂赫留朵夫去牢房。在停尸间里,他看到了克雷里佐夫的,给他打击很大。他没有向英国人告别,就坐上马车回到旅馆去了。
43、托尔斯泰所运用的讽刺手法,是在朴素的叙述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利用揭露形式与内容的矛盾,造成有力的讽刺效果。
44、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45、(人生不是一种享东,而一桩十分沈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