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说的什么。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大肚能容撑不破,遇缘应机,化生办事,把所见所闻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穿威风,赌对冲,嫖成空”,只有“吃”最实惠,这是王动的原则,也是他最大的享受。开始的时候,他总是躺着吃、睡着吃、吃得高兴的时候,才坐起来,但一吃累了,就又要躺下去。躺下去再吃。 ——古龙 《欢乐英雄》
3、梵净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4、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意指不专心致志,分心。骛,追求。
5、 嗟(jiē) 曩(nǎng)者 被(pī)甲 车骑(jì) 作揖(yī)
6、蒙古国现高僧肉身舍利:肉身历经200年未腐烂
7、(3)《使至塞上》中怎样理解“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含义?
8、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
9、禅师讲故事:马不肯分担驴子的负担,驴子累死后,马背负了驴子全部负担和一张驴皮。禅师:马因不肯分担,最后却负担很多。
10、作者简介 袁在平(1944—)湖南资兴人,武汉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湖北省宜昌市群艺馆副研究馆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工作,曾为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理事。发表文史文章、学术论文,100余万字。为《宜昌文化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副主编、首席主笔,《中国民俗志·伍家岗卷》(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总纂。
11、能在性格上不断修正的人,就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12、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13、天台宗教观“三大部”中的《摩诃止观》,是天台宗诸多学说的集大成经典,是智顗创建的天台宗理论学说的核心著作。天台宗学说的中心论题是智顗的“止观”论;而智顗在《摩诃止观》中,对“止观”论的阐述论证又最为集中、最为深刻、最为丰富。这部计20卷的佛教理论巨著,不仅全面阐述了智顗的“止观”论,而且还几乎内涵了天台宗的全部理论体系。
14、四大名著最经典20副对联,智慧满满,滋味万千!
15、⑴娉婷(pīngtíng):女子容貌姿态娇好的样子。
16、(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7、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18、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19、透过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禅定,以及观察体验真理,了解和实行同时并进,常做正确的思考,就已除去大烦恼。
2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1、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
22、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23、 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24、此道菜随着季节不同,配料可随之变化,如初春的河蚌斩肉、清明前后的笋焖斩肉、夏季的面筋斩肉、冬季的风鸡斩肉,各有特色,妙不可言。
25、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26、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27、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宗派。源于北齐、南陈,创建于隋朝,盛行于初唐、中唐。
28、“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宋词人辛弃疾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写尽了北固山的雄峻与大气。这里自古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人称“天下第一江山”。刀光剑影让北固山生出些许豪气,但孙刘联姻又给这里平添几分浪漫。甘露寺、溜马涧、试剑石、祭江亭……《三国演义》里许多场景至今尤在,游人仿佛穿梭在历史与小说之间,交织于真实与虚幻之中。
29、十多年不下山、不吃饭、不喝水,只闭目打坐的老僧,原来是顺治帝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