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上万千英枭,人间再无李敖——隔壁老王写李敖(下)
2、这里,王阳明把“心”具体化了。那个与万物一体的心,那个能够给予我们不断能量的心,一直在那里,但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呢?这篇教规里,王阳明的回答是:因为“恶”。因为我们的心装满了“恶”,所以,我们看不到那颗真正的心。因此,王阳明在教育中,第要求学生立志,立志的同时分清善恶,做一个君子,做一个善良的人;第通过勤学、改过、责善等手段,去除心中的恶,培植心中的善,最后达到澄明的境界,心就成为我们自己的心,成为与宇宙一体的心。(王守仁被贬时说的的名言)。
3、这个初心,不太容易说得清。但从华歆的行为看,他一方面坚持了自己的信仰,就是儒家的基本道德观,但同时,他又非常冷静,不求虚名,对于自己的责任有清醒的考虑,做不到的事情就不去沾惹,不越位,把事情控制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但一旦答应了别人,就不怕事,担当到底。
4、王阳明说:“你这又是从外在形式上起的念头,所以就会替圣人争分量轻重。如果不是从外在形式上着眼,那么,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不为少。尧、舜的万镒也就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镒也就是尧、舜的,彼此之间本来就没有区别。之所以称为圣,只看精一(质地),不看数量多少。只要心里同样纯为天理,便同样可称之为圣。至于力量气魄,又怎么会完全相同呢?后世儒者只在分量上比较,所以陷入功利的泥潭中。如果摆脱比较分量的分别心,各人都在自己的力量精神上尽力而为,只在此心纯粹天理上下功夫,就能人人自我满足,个个圆满成就,大的成就大的,小的成就小的,不必外求,一切都在自心具备完满。这就是实实在在、明善诚身的事。后世儒者不理解圣学,不懂得从自心的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还要想去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想去把握自己不能把握的,一味好高骛远。不知道自己还是桀、纣的心,却动不动要做尧、舜的功业,怎么行得通呢?终年劳碌奔波,直至老死,也不知到底成就了什么,真是可悲啊!”
5、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传习录》
6、投稿:3433408418@qq.com,注明原创,商务合作 QQ3433408418
7、 王阳明曾做过龙场驿的驿丞,而驿站二字,十分耐人寻味。(王守仁被贬时说的的名言)。
8、 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强大的内心,能够帮助一个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成为圣贤。
9、有一个司法官员对王阳明说,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王阳明回答说:我并没有叫你辞了职,悬空去学习啊,你做司法的工作,就从司法这件事上去学习,也是格物。比如询问案件的时候,不因为什么发怒或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喜恶或人情关系而有所偏重,等等。这讲的就是我们其实可以在每一件事上学习,用现在的话说,工作就是修行。
10、“看见美色是知,喜欢美色是行,见到美色时就马上喜欢它了,不是在见了美色之后才起心去喜欢。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心去讨厌。
11、 姚江王氏家规注重“正心”二字,在族中诸辈中倡导“四民异业而同道”,而这“道”便是心存良知,做到心中有戒;尽心本业,做到知行合一。正所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而后方能“家齐国治而平天下”,讲的是同样道理。
12、也许,对稻盛和夫和乔布斯来说,出家是容易的。一个人去山里、寺庙里逍遥,但做企业是不容易的,是要担当很多责任。这个世界上,需要一些人出家,更需要我们大家有所担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很难学习陶渊明,不愿意当官了,就拂袖而去,也很难学习六祖,一听到《金刚经》就跑去黄梅学佛。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要学习王阳明在兴趣和责任、原则和世故之间,找到平衡。
13、如果从立志那一刻起就坚守一个善念,那还有什么私欲需要去清除呢?如果立志那一刻就在本体上,那么,确实像王阳明经常说的,抓住了这一个关键点,做什么都会有所成就。
14、原因也许在于,王阳明心学推崇知行合推崇行动性。虽然一些说法并不严谨,但是非常实用,而且打动人心,所以能够一直鼓舞激励人的精神。
15、 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钱学森
16、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
17、王阳明讲知行合讲“诚意”,讲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道理。所以,做教育的人自己一定要表里如一定要言行一致,否则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要求学生呢?
18、越害怕什么,就越有可能出现什么,这个害怕指我们普遍有一种恐惧心理。就是当某一件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未来可能有好的结果,也可能有坏的结果。我们总是害怕坏的结果出现。结果,你越是担心,那个坏结果就越会出现。有学者专门研究了在战场上,哪一类士兵容易死亡,结论是越是怕死的士兵,往往死得越快。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视剧《兄弟连》里,在残酷的伤亡之后,指挥官首要的任务是防止士兵出现恐惧心理。恐惧心理会传染,一旦在战场上传染,就会兵败如山倒,就会出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被几十个人打败的情况。
19、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儿童不识虎,执竿驱虎如驱牛。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20、第五种私欲,是其他任何滞留在心间的念头。王阳明对修习的人说:“任何念头都不要滞留在心体上,这就好比一点点灰尘都不能吹进眼睛里。一点点能有多少呢?然而,再少的灰尘,都能使人满眼天昏地暗了。”他又说:“这个念头不仅是指私念,就算是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就好像金子本身是很好的东西,但放一些金屑在眼睛里,就会让眼睛睁不开。”
2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2、 当然,为了做到为政清廉,他首先践行了“欲正人,先正己”的先贤古训,并率身垂范。
23、 在王阳明看来,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体的,不分轻重,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至善。如果儒学忽视治人,而只重视修己,那它就会变得和佛教、老庄一样,重视出世、超脱和独善其身。如果儒学忽视修己,而只重视治人,那它又会变得和法家、纵横家一样,重视功利和权力。前者虽然纯真,但却忽视现实;后者虽然重视现实,却缺乏纯真。
24、王阳明虽出自书香门第,富有才情,但是王阳明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二十五岁时考进士再不中。多次参加会试都没有上榜,世人看来这是十分耻辱的事情。王阳明不以为然,却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25、梁启超谈到王阳明“知行合一”为什么在今天还有意义时,特别提到了现代教育的弊端。他说现代学校往往是“智识贩卖所”,“教师是掌柜的,学生是主顾客人。顶好的学生,天天以‘吃书’为职业。吃上几年,肚子里的书装得像蛊胀一般,便算毕业。毕业以后,对于社会上实际情形,不知相去几万里,想要把所学见诸实用,恰与宋儒高谈‘井田封建’无异,永远只管说不管做”。梁启超认为,改变这种教育弊端的不二法门,就是要“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做去”。
26、气节是文人的脊梁骨。陆游诗曰:“气节陵夷谁独立,文章衰坏正横流。”傅山生活在一个朝代交替的动乱时代,在危难、生死、名利的考验面前,他做到了“脊梁铁硬对皇天”。有三件事可突出证明傅山的高风亮节。
27、 有明一代,由于百姓们承受着沉重的负但,一些过于贫穷的百姓,加上一些好逸恶劳的流民,便纠结一处,为乱一方。他们强抢官府仓廪,同时也会打家劫舍。百姓本来很苦,加上乱民的危害,实是雪上加霜。当时的形势,正如史书所述:“终明之世,无一日无民变,终岁不绝。”
28、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
29、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
30、“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31、 任何人都要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的犯错误,只有在不断的错误,不断的碰钉子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懂得事情。——刘少奇
32、德章说:“先生曾经用精金来比喻圣人,用分量的轻重比喻圣人才力的大小,用锻炼比喻学者的功夫,这个比喻很深刻。只是先生您说尧、舜是万镒,孔子是九千镒,我还是觉得有疑惑。”
33、嫉妒者议论说,这个年轻人若中了上第,必然目中无人。二十五岁再考时被忌者所压,又未考中。
34、 弘治十四年,先生30岁。11月到直隶、淮安地区复核案件,平反冤狱。白天忙于案牍,夜里读书、搞哲学研究。这年他到了九华山,拜访了蔡蓬头等隐居道士,世外高人。向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大隐士请教“第一义波谛”,那人缓缓的说:“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的两个好秀才。”
35、王阳明又为朝廷解决了一件大患,但是,他得到的仍然不是奖励,反而是朝中大臣们的诸多猜忌。当朝廷在决定要不要对王阳明予以奖励的时候,只有一个叫霍韬的官员,上书给皇帝,极力主张应该大大地嘉奖王阳明,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但这封上书,到了皇帝那里,皇帝只表达了一个意思:知道了。最终在1528年九月,派了使者到广州,给了王阳明五十两银子作为奖励。
36、祸从口出,休要说短论长;病从口入,卫生不可不讲。
37、 阳明心学,影响深远;家风浩荡,泽被后世。在今天乃至未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源源不断启迪着世人,照亮着后来人前行的路。
38、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经历了再次学习做人的过程,学习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我们经常为孩子的教育烦恼,但孩子的教育也很简单: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时候我的困惑在于:我们父母自己是这么个样子,却要求孩子要那么个样子,这怎么可能?自己成天打麻将,怎么能要求孩子时时读书呢?我甚至在想:与其瞎折腾各种方法教育孩子,不如我们自己先修行,成为你想要孩子成为的那种人。
39、巍然挺立的“知行合一”石头牌坊,23米长14米高,是榫铆结构的花岗岩整石大门,大门上梁,由中国书协原副主席李铎题写的“知行合一”四字,字体刚劲有力,牌坊整体重量达到了1500吨,四面八柱,承载了阳明心学厚重的历史文化分量,是目前唯一以“知行合一”命名的整石牌坊。修文县通过全球征集的方式,由中国楹联协会精选了四副对联,镌刻在牌坊里柱上,集中呈现了阳明先生及其心学系统的深远影响和重要价值。
40、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盘腿而坐,冥想悟学,还教当地蛮夷学习汉文,教化他们。
41、傅山的气节还表现在独创性。例如,他为了批判理学,针对宋儒“理”的范畴,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无理”的范畴。他说:“理本从玉,玉之精者无理。”“理,形而下也;无理,形而上也。无理生理,理不知无理。”“理不足以胜理,无理胜理,故理不足以平天下,而无理始足以平天下。”这些振聋发聩之论,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42、王阳明的学生孟源有自以为是、贪求虚名的毛病,王阳明常常批评他。一天,王阳明刚刚责备过他,来了一位友人,谈了自己近来的功夫,请先生指正。孟源在一旁插嘴说:“这才找到我过去的家当。”王阳明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孟源满脸通红,想为自己辩解。王阳明接着开导他:“这是你人生中最大的问题。打个比方吧。在一块一丈见方的地里种一棵大树,雨露滋润,土壤肥沃,都只是在滋养这个树根。如果想要在树的周围种栽一些优良的谷物,上有树叶遮住阳光,下被树根盘结,缺乏营养,谷物怎能生长成熟?所以只有砍掉这棵树,一点根须也不留,才能种植优良谷物。否则,任凭你如何耕耘栽培,也只是在滋养那棵大树的根。”
43、 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先生出生。像极了中国历史上其他大人物,没有点异常的天象怎么对得起老天爷。其母怀胎十四个月,王阳明才出生。当晚,他奶奶梦见一位穿红袍系玉带的神仙,随着鼓乐之声从云里送来一个小孩。于是起名王云,生他的地方叫:瑞云楼,现在这个遗址还在。
44、胡歌曾在康复后首次谈到那起车祸:“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45、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费曼,年轻的时候和一个叫阿琳的女孩子恋爱。后来阿琳得了肺结核。那个年代肺结核就是一种绝症,而且会传染,所以,费曼的母亲建议儿子和阿琳保持订婚状态即可。
46、那家人惊醒了,起来到处找贼。柜子里的儿子吓得浑身发抖,心想这下死定了。又转念一想,反正是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于是,就假装老鼠咬衣服的声音,引来一个丫鬟打开了柜子。柜子刚打开,他就跳起来,一掌打翻丫鬟手上的油灯,迅速跳出窗外,往院子里冲去。十几个佣人追了上来。儿子心生一计,拿起一块石头扔进井里。追的人以为他掉进了井里,都围到了井边。儿子很轻易地翻过院墙,溜回家里。老贼正优哉游哉地喝酒,儿子不禁责问:“老爸,你为什么要害我?”老贼一脸无辜,说:“儿子啊,我怎么会害你呢?今晚我不是把最好的方法都教给你了吗?而且你也已经学到了,从今以后,你可以独立行动了。”儿子一听,恍然大悟,连声感谢父亲。
47、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王阳明的名言。是的,无论身处什么时候,无论外界有多少监督,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除了你自己。
48、根据儿童的天性,王阳明推出了具体的教育方法:第一是“歌诗”,第二是“习礼”,第三是“读书”。
49、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因此它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
50、然而,落榜的大多数,却正倚着墙角掩面痛哭,捶胸顿足。
51、 王华是个好父亲,对儿子在学问与道德方面一直要求严格,但并不一味禁锢儿子的思想,他为人坦荡真诚,急公好义,且有一副峥峥铁骨,不媚佞人。宦官刘瑾专权时,朝中大臣纷纷奔走其门,而王华却不与其来往。刘瑾素慕王华为人,曾两次派人对王华说,他与王华有旧,王华若能去见他一面,可入阁为相。王华操持坚定,不肯趋附刘瑾。此时正好王阳明得罪了刘瑾,于是这对父子双双遭殃。王阳明被贬往贵州龙场驿,王华也被迫致仕,但他回乡后,以读书自娱,侍奉百岁老母,自己虽年已仍行孝于床前,为世人称赞。一直到刘瑾事败被诛后,王华恢复原官。后来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反遭奸臣诬陷,官府甚至派人到王华家中记录资产房屋等等,一付要抄家的模样,亲朋好友惊恐不已,但王华泰然自若。
52、 在王阳明看来,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体的,不分轻重,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至善。如果儒学忽视治人,而只重视修己,那它就会变得和佛教、老庄一样,重视出世、超脱和独善其身。如果儒学忽视修己,而只重视治人,那它又会变得和法家、纵横家一样,重视功利和权力。前者虽然纯真,但却忽视现实;后者虽然重视现实,却缺乏纯真。
53、按照张永的设计,1520年七月,王阳明重新上报,把功劳全部归于大将军,以及皇帝身边的几个宦官。皇帝回到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那些完全没有参战的宦官,得到了各种嘉奖。而王阳明,却受到很多同僚的嘲笑。
54、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
55、“真知就是能够去行,不行不足以称为知。就像你来信所讲,知食才吃等例子也可说明,这一点在前面已简要谈到了。这虽然是为了挽救时弊而提出来的,然而,知行的本体原本就是如此,并不是用自己的意念来加以抑扬,将就着提出观点,以求一时的效用。
56、白光尽处火轮现,草木山河金潋滟;落日如人老更赤,初日如人少方艳。
57、 弘治十五年,先生31岁。完成了到直隶等地审决重囚的任务,不辞劳苦,导致旧病复发。回京写假条,申请回老家养病,得到允许。王阳明患肺病,身体一直不好,后半生多次在家养病。这年8月,回家路上走走停停,顺道看看山水,寻仙访道。回绍兴后,筑室会稽山阳明洞,就是后来号“阳明子”“阳明山人”的来历。
58、王阳明已经不像传统的儒家仕者,把希望寄托于君王。那么,寄托于谁呢?他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讲学时,说过这么一段话:“诚得豪杰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以济于大同。”
59、 这期间研习道教养生术,“穷极仙经秘旨,静坐为长生久视之道”,逐渐他发现道教是拨弄精神,非圣人之道。儒家圣人之道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要以天下之心去谋天下之利。
60、 王阳明不知不觉在道观里谈了一夜生养,岳父家人急坏了,四处找他,天亮才在铁柱观里找到他,不折不扣当了一回落跑新郎。婚后,王阳明寄居在岳父官邸,闲来无事练习书法,半年时间大有长进。徐文长评价王阳明书法时说:“王羲之以书掩人,王阳明以人掩书”。
61、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颜元
62、千古名篇《瘗旅文》,阳明先生在其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是一种纯洁高尚的情怀。一是出于同情心,将吏目三人埋葬以免暴骨荒野,并拟文祭之,二是在哀悼吏目的同时也有着自悼成分,而最主要的还是对于不幸者的安慰与同情,他来到龙场三年不曾有一天悲伤,但因吏目之死而同病相怜;而为文致祭则是先生强烈同情心、慈悲心的体现,也更加体会到先生视人若己的仁者之心,最后,先生用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来安慰死者,说尽管在这崇山峻岭的隔绝之区,但以达观的天之角度视之,则广袤的异域殊方、他乡异地也环抱在四海之中,那么又何必一定要居住并生死于自己家中?达观的人四海为家。其实,从另一面讲,正是先生具有这种异域殊方同处环海之中的广阔胸襟,方使他有了仁者的同情之心,先生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丰满深厚的情感世界,当然与“心即理”有密切的联系。
63、王阳明早年有一段时间沉迷佛教、道教,但后来就渐渐放弃了。他此后曾经多次解释自己抛弃佛、道的原因,是他认为佛、道缺乏对于世间责任的担当。王阳明批评佛家为了不为亲情所累,就远离父母,而在他看来,不想为亲情所累,恰恰应该充分地表现、承担亲情,也就是尽孝道,才是真正不为亲情所累;因为亲情就是每个人的良知和天性。
64、“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为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65、嘉靖六年(1527)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谥文成。王阳明远祖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二岁在京师念书时,王阳明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他当时说:“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
66、假如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觉得自己才华不足,坚定意志努力实行,勤奋求学,喜好请教;称赞别人的长处,并且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守信和乐平易,外表内心一致的人,即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愚鲁迟钝,同学当中有不称赞羡慕他的吗?他固然自认为才华不足,并且不求超越他人,他人果真就以为他是无能,有不尊敬崇尚他的吗?各位同学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勤于治学了。
67、四十年后,萨特谈到当时听阿隆讲鸡尾酒时说:“我好像挨了当头一棒。”
68、第二个故事来自中国。讲一个老贼的儿子,希望父亲把偷窃的本事传授给自己。老贼当天晚上就带了儿子潜进一户富豪的家。老贼很轻巧地开了窗户,一下子就到了放贵重物品的房间,很快打开一个柜子,让儿子进去看看。儿子一进去,老贼就把柜子锁上了,并大喊一声“有贼”,就一溜烟自己跑掉了。
69、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守仁《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70、第建立民兵,拥有自己的精悍部队,不再依靠以前的狼兵和土兵。《选拣民兵》这篇公文,记录了选拔和操练的流程,显示了王阳明在建立部队上的才华。有学者认为,王阳明是中国“团练”的始祖,“民兵”的创始人。后来曾国藩建立湘军,应该受到了王阳明的启发。
71、他对学生陆九川说:“佛家担心父子关系是一种牵累,于是就逃避了父子关系;担心君臣关系是一种牵累,于是就逃避了君臣关系;担心夫妻关系是一种牵累,于是就逃避了夫妻关系,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他才要逃避。我们儒家,有父子关系,就给予仁爱;有君臣关系,就给予忠义;有夫妻关系,就给予礼节。什么时候执着于父子、君臣、夫妻的相呢?”
72、这首诗写作的时间是1520年,王阳明平定了朱宸濠的叛乱,却陷入被陷害的凶险境地。那一年,王阳明在南昌练兵,他的学生提醒他:朝廷中奸人正想找借口迫害你,这个时候练兵很危险。但王阳明谢绝了学生的好意,觉得君子坦荡荡,有什么好害怕的呢?还写了这首《啾啾吟》,作为一个回答。
73、薛瑄(1389-1464)明代思想家,著名的理学大师,河东学派的创始人,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今稷山县)人。
7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75、 弘治十一年,先生27岁。再一次郁闷了,原因是在随着读书增多,对朱熹格物致知的实践在此产生了怀疑,即:如何把格物致知转换到内在的正心诚意呢?心情郁郁不乐导致他咳嗽、吐血的老毛病又发作了。因为养生的缘故,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遗世入山”之意,和一个道士谈了一百多天。王阳明头半生中,结交了很多道士、高僧,为援道入儒、援佛入儒提供了可能。
76、如果你们能听从我的劝告,弃恶从善,我就把你们当作良民来看待,当作赤子来安抚,不再追究你们过往之罪。像叶芳、梅南春、王受、谢钺这些人,如今我已经把他们当作良民一般来看待了,你们难道没有听说?如果你们恶习难改,那只好任由你们如此。到时候,我南调两广的狼兵,西调湖、湘的土兵,亲率大军去围剿你们。一年剿灭不尽那就两年,两年不尽那就三年,你们财力有限,我官府兵粮无穷。纵使你们都是有翼之虎,谅你们也难以逃于天地之外!
77、也没有必要“望子成龙”,如果一定要有所期待,那就只期待他慢慢找到自己的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如果有什么教育方法,那就是帮孩子找到其独一无二的那一面。对孩子来说,最幸福的不是考上了名牌大学,而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做的事情。
78、王阳明是谁?五百多年过去了,世界的改变翻天覆地,历史淹没了太多的风流人物,但关于王阳明先生的评说却从未停止。明穆宗说先生是: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乾隆皇帝评价其为名世真才;清代著名学者王士祯评价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中国的学者评价先生:为明第一流人物,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评价他是中华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中的一个,并认为王阳明先生为“百世之师”;思想界认为,阳明学说直接影响了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则说:中国真正的文艺复兴始于王阳明;当代海外儒学研究者的观点是:在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都闪耀着灿烂光芒的儒学宗师,中国历史上唯王阳明一人。五百年的时间足以检验这些评语。
79、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且还是文学家和书法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其在“文治”和“武功”两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为“明第一流人物”,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的完人。
80、恰恰在这一次极其不公平的对待之后,王阳明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自己的理论归纳为“致良知”。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越来越觉得致良知是“真吾圣门正法眼藏”,以前还有所怀疑,但经历了一番风浪,对于良知全然信仰,良知可以帮我们平安度过各种艰难险阻。
81、 著名的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在《王阳明大传》一书中描写“龙场悟道”时说:“一天夜里,王阳明恍然顿悟,随即发狂般地欢呼雀跃起来,感觉就像云开雾散、豁然见阳光一样,终于使至今未曾参透的‘格物致知’之旨露出了真相。王阳明觉悟到:原来圣人之道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一直以来所沿用的向心外求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82、“歌诗”在古代大约像我们今天的娱乐,被认为不务正业。但王阳明认为吟咏诗歌,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吟咏诗歌,有喊叫,有手舞足蹈,可以发泄孩子的精力,也可以宣泄他们内心的郁结。
83、曾经看过一句话:人生不缺少追寻的人,但人生只成全水到渠成的人。
84、 王阳明以“心学”著称,他的心,很强大。
85、此书是王守仁在铜陵献俘后回南都的舟中所作,由“铁船”引发出内心感慨,感叹人生道路的坎坷,时年49岁。作品每行以三个字居多,行间疏朗,字间互不连属,但每个单字却牵丝不断,如“观”、“洁”、“难”等。通篇字体修长,行笔快捷,骨力内涵,豪放中见沉着,遒劲中见秀丽,有米芾书法“沉着飞翥”的神韵。徐渭曾云:“古人论右军以书掩其人,新建乃不然,以人掩其书。”
8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87、 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象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歌德
88、谪居屡在陈,从者有愠见。山荒聊可田,钱矰还易办。夷俗多火耕,放习...
89、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钱明:
90、同约之人每一会,人出银三分,送知约,具饮食,毋大奢,取免饥渴而已。
91、圣人处此更有何通?圣人会怎么做?圣人会怎么做?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况下,如此问自己。——王守仁《王守仁》
92、二十八岁礼部会试时,他考试出色,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王阳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学,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93、《铜陵观铁船歌》卷,明,王守仁书,纸本,行书,纵5cm,横7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94、王阳明名言四:“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95、这句话是明代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王守仁)所说的一句名言。
96、在中国古代书画史上,郑板桥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特立独行、一生超然,在艺术的世界里苦心研修、戮力前行,并最终在“诗书画”三个领域都取得非凡成就。郑板桥出身卑微,四十四岁考中进士,身处官场的他面对权贵从不屈膝,在他眼里,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他心心念念想的只有百姓的疾苦:“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一生虽屡遭坎坷(家道中落,年幼丧母,穷困潦倒,时乖运拙),但他却愈挫愈奋,并最终在有限的生命里程里,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97、 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强大的内心,能够帮助一个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成为圣贤。
98、此书是王守仁在铜陵献俘后回南都的舟中所作,由“铁船”引发出内心感慨,感叹人生道路的坎坷,时年49岁。
99、一天半夜,他突然大叫一声,惊醒后浑身是汗,顿觉心中畅快,如浩瀚宇宙,无一丝尘埃。
100、古人所说:“假使做好事,可是父母怪罪他,兄弟怨恨他,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如果这样就不去做好事,是可以的。做好事就使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尊敬信服他,那么,为什么不做好事?为什么不做君子呢?假使做了坏事,但父母因此而疼爱他,兄弟因此而喜欢他,族人乡亲因此而尊敬信服他,那么,就做坏事吧。但是,如果做了坏事,父母因此怪罪他,兄弟因此而怨恨他,族人乡亲因此而轻视厌恶他,那么,何苦要做坏事、做小人呢?”各位同学想到这点,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立定志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