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译文)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及翻译)。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3、(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4、译文: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6、(翻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及翻译)。
7、(翻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8、(翻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9、(译文)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10、(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11、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向学;三十岁时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建立;四十岁时不再困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命运是怎么一回事;六十岁时听到任何话都能平心静气;七十岁以后,更能够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规矩。
12、译文:君子看中义,小人看中利。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13、(《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4、(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15、《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东汉列为“七经”之(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1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17、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18、译文: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19、 (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0、译文: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21、 (译文)(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22、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23、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茫然无得。只思考不读书,思路就会闭塞不通。
24、(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2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的军队,可以强行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可以强行夺去他的志向。
2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
28、(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29、译文:用政法来诱导,使用刑法来整顿,百姓虽然会免受刑法,但是没有廉耻之心。用仁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顿,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服正。
3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1、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3、“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4、Smartpeoplearen’tconfused,Empatheticpeopledon’tworry,Bravepeoplearen’tafraid.
35、وقفالمعلمعلىضفةالنهرمتأمّلاًوقال:"إنالزمنيمرمثلهذاالنهر،يجريويجريفيالليلوفيالنهاردونتوقف!"
36、(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37、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38、译文:大的方面的德行不能逾越界限,小的德行可以适当放宽。
39、(译文)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
40、(译文)子夏到莒父做地方长官,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1、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4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