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评)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密子也。明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韩非子的寓言故事还有哪些)。
2、(连低智商的生物都知道不能入深渊,都知道避险,何况是人,更不会以身试险,严刑就好比深渊,人们不会以身试法的,只要能做到必罚,这样就能达到以刑去刑的效果。)
3、 卫女失去了丈夫也没了脸面,但她返回娘家时带回的钱财,比出嫁时所带去的嫁妆,有了成倍的增加。她的父亲不责怪自己教女不当,反而自以为聪明,认为这样可以使家里更富有。现在国家大臣做官的(做法),都是这种样子。
4、(点评)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
5、(故事)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6、 出自《孟子》,一个宋人觉得种地,每天禾苗就涨一点点,太慢了,于是乎,将所有禾苗都向上拔了一点点,他兴高采烈的跟家里人汇报,儿子出去一看,禾苗全死了
7、 当时,最惨重的酷刑,没有比“市街分尸示众”更残忍的了,但偷偷采金的行为还是不能禁止。那是因为,不一定每个偷偷采金的人,都会被官府抓获,这样就会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8、情境二:超市买牛奶可以赠毛绒玩具,可是毛绒玩具不单卖,小明就全买了,因为小明喜欢的只是那个毛绒玩具。
9、(现在大多把这个故事的关注点放在郑人身上,认为郑人不识货,舍本而逐末,但韩非引用这个故事,关注点在楚人身上,要表达的是过于修饰,反而让人忘了有用的本质,是要人注重功用,反对形式主义。)
10、(点评)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11、出处《韩非子》卷十四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2
12、(同子产离讼者,出处《韩非子》卷九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将案件当事人分别审讯是现在仍在用的审讯技术。)
13、出处《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4
14、10操壶走火,则一人之用也,操鞭使人,则役万夫。
15、(人性趋利避害,不能完全相信人,要处处防备。)
16、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17、出处《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4
18、 公孙仪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只要我的相位一免,想吃鱼也无人赠,连自己买来吃都难办到。若是不收别人的鱼,不但不会被免职,想吃鱼时,还随时可以买来吃。”
19、《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全书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里面的典故大都出自韩非,除个别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该文主旨。
20、(故事)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孔子出,子圉入,请问客。太宰曰:“吾已见孔子,则视子犹蚤虱之细者也。吾今见之于君。”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因谓太宰曰:“君已见孔子,亦将视子犹蚤虱也。”太宰因弗复见也。
21、 尽管官府的采金禁令非常严厉,抓到了偷采金砂者,立即在“市街分尸示众”。禁令下达后,被处以极刑的人不计其数,尸体抛弃于水中,水为之阻塞不流。可是,仍制止不了继续有人违法采金。
22、(点评)有度难而无度易也。有常仪的,则羿、蒙以五寸为巧;无常仪的,则以妄发而中秋毫为拙。故无度而应之,则辩士繁说;设度而持之,虽知者犹畏失也不敢妄言。今人主听说,不应之以度而说其辩;不度以功,誉其行而不入关。此人主所以长欺,而说者所以长养也。
23、(不仅要多听多人的意见,更要多听多面的意见。)
24、韩非子中有那些著名的寓言故事查看全部11个回答
25、(注意力在自己身上才能更好地做好一件事,搞好内政比搞好外交重要。)
26、(故事)一曰:吴起示其妻以组,曰:“子为我织组,令之如是。”组已就而效之,其组异善。起曰:“使子为组,令之如是,而今也异善,何也?”其妻曰:“用财若一也,加务善之。”吴起曰:“非语也。”使之衣归。其父往请之,吴起曰:“起家无虚言。”
27、讳疾忌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侯。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侯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 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侯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
28、(孔子的治国理论比较幼稚,人性自利,德声也可以是买来的。)
29、(点评)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负之时也。
30、出处《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5
31、(故事)叔孙相鲁,贵而主断。其所爱者曰竖牛,亦擅用叔孙之令。叔孙有子曰壬,竖牛妒而欲杀之,因与壬游于鲁君所。鲁君赐之玉环,壬拜受之而不敢佩,使竖牛请之叔孙。竖牛欺之曰:“吾已为尔请之矣,使尔佩之。”壬因佩之。竖牛因谓叔孙:“何不见壬于君乎?”叔孙曰:“孺子何足见也?”“壬固已数见于君矣。君赐之玉环,壬已佩之矣。”叔孙召壬见之,而果佩之,叔孙怒而杀壬。壬兄曰丙,竖牛又妒而欲杀之。叔孙为丙铸钟,钟成,丙不敢击,使竖牛请之叔孙。竖牛不为请,又欺之曰:“吾已为尔请之矣,使尔击之。”丙因击之。叔孙闻之曰:“丙不请而擅击钟。”怒而逐之。丙出走齐。居一年,竖牛为谢叔孙,叔孙使竖牛召之,又不召而报之曰:“吾已召之矣,丙怒甚,不肯来。”叔孙大怒,使人杀之。二子已死,叔孙有病,竖牛因独养之而去左右,不内人,曰:“叔孙不欲闻人声。”不食而饿杀。叔孙已死,竖牛因不发丧也,徙其府库重宝,空之而奔齐。
32、(用“度量”已经大于棘刺之端的事实识破了骗局。)
33、夫痤疽之痛也,非刺骨髓,则烦心不可支也;非如是,不能使人以半寸砥石弹之。
34、关注清影小语,你会读到更多的寓言故事。从小故事中体味大道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35、(故事)子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子必严子之形,无令溺子之懦故。”子产死,游吉不肯严形,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雚泽,将遂以为郑祸。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仅能克之。游吉喟然叹曰:“吾蚤行夫子之教,必不悔至于此矣。”
36、(故事)董阏于为赵上地守。行石邑山中,涧深,峭如墙,深百仞,因问其旁乡左右曰:“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曰:“婴儿、痴聋、狂悖之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太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治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之?”
37、 王于期回答说:“技术我全都教了,只是你把方法用错了。驾车最重要的是,要把马套在车上要套得舒适妥贴,要让马与车子合而为而驾驶者的心与马的行动也要合车速才会快。你比赛时,一心想赶过我,只注意我的车子在前还是在后,注意力都集中我的身上,以致你和马车的步调不一致,所以才会失败。”
38、(故事)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
39、(故事)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40、出处《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1 2
41、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8
42、(故事)孔子曰:“为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
43、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44、(孔子认为上行下效,统治者对民众的教化作用是巨大的。)
45、(以最低要求的“三言”求得进说的机会,以“海大鱼”赢得畅所欲言的机会,登堂入室、得寸进尺的方法值得学习;政治要靠实权来维护。)
46、(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光远虑,可能马上就遭殃了。)
47、第三段为主要内容包括故事和点评,若干故事有多个版本。
48、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49、(三人成虎的成语出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只听信人言而不知用事实去检验一下。)
50、 韩国和秦国,谁是螳螂和蝉,谁是黄雀呀?准确无误,说说你的理由——韩国目光短浅,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