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2、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3、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4、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说端午节快乐合适吗)。
5、另外,古时,五月天气湿热,毒虫侵袭,五月初五这一天被称是恶月恶日,有各种祛毒活动,有”躲端午“”避五毒“的习俗,也就是这一天要驱邪避瘟的,所以,端午节人们会在家门口挂艾草或菖蒲,给孩子有戴艾叶香包,系五色丝线等习俗,以求平安、健康。
6、但是赛龙舟本就是快乐的活动,吃粽子也是幸福圆满的感觉,难道不“快乐”?
7、 可就在国家法定假日确定之后不久,当人们还处在欢度节日的氛围中时,突然有个被称为“不知来历出处”的所谓“非遗专家”,也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大肆宣称不能说“端午快乐”,理由是这个节日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是在这一天投水自尽的,那么,今天过节就不能“快乐”。
8、 我在去年端午节的时候就在“百家号”上发表了文章,明确提出可以说“端午快乐”。
9、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10、普及点知识:快到端午节了,有不少朋友又要在互祝"端午节快乐!错了!各位亲: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
1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诸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古越民族图腾祭、起于三代夏至节、恶月恶日驱避等等,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这一说法,另外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说法在一些地区也广为流传。
12、与往年不一样,今年端午大伙都不敢说“节日快乐”了。据说,端午是祭祀的日子,说快乐不吉祥,顶多是互助“端午安康”。对此,北京民俗学家高巍表示,史书上从未记载有“端午安康”的说法。
13、对了,还有就是,大家也不要去恶搞说一些什么“屈原是跳水冠军”,或者一些段子,诸如屈原说,如果不是我当年跳水,你们连这个假期都没有,之类的。我认为并不幽默,甚至是低俗的。真的,这样的段子不会提升您在朋友中的档次,只是会被有文化,有见识的人所轻视。
14、“快乐”是指欢乐使人高兴或者满意;“安康”指人身体健康生活平安。无论是说“快乐”还是说“安康”都是给人以美好的祝愿初衷都不错,问题是端午节本来就是一个祭祀祈福的节日说祝人家节日快乐总感觉有点怪怪的,例如在清明节说节日快乐一样!
15、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的王静波进一步解释,端午节最初是赋予了夏至这个节令的意义,后来在南北朝分裂之前,楚地开始流传屈原的传说,纪念屈原的意义也被赋予到了端午节里。而发展到现在,端午节又被赋予了现代节日放松身心等意义。王静波也认为,在端午节这天说“节日快乐”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无论是古代节日还是现代节日,都有调节服务人们生活的作用。(说端午节快乐合适吗)。
16、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雄黄可以用作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
17、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18、端午是夏季(午月)的开端,阴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认为是“恶月”,古人形容此间“五毒尽出”,蛇虫繁殖,易咬伤人,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
19、看了这些,你就会明白,端午节互祝安康,是因为过去极低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人们害怕毒日给大家带来灾难,尤其对于那些有未成年人的家庭。但是现代人的生活早已经今非昔比,我们在节日期间延续这些古老的民俗和精神,当然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20、因此,在中国古代,任何仪式,包括祭祀,都是为了寻求精神支撑,得到精神慰藉,团结力量,获取信心。“祭祀只是手段,目的是战胜困难,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因此,‘端午节快乐’没有问题,清明节也是一样”。高巍表示,网络和微信圈里盛传“端午不祝福”,恰是反映出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在表达美好祝福的时候,心里没底气。“拘泥于祭祀本身而不能快乐,太过教条,也并非古人创立节日的本义”。
21、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宋俊华教授介绍,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端午节的起源是一个节令,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生产生活会受节令的变化而影响,端午是天气由冷转热的节令,在这段时间人们由于天气原因容易生病,所以端午节最初诞生是源于人们用很多活动来祛除邪祟,来避免生病。
22、“大家注意,清明、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互道贺喜。
23、与往年不一样,今年端午大伙都不敢说“节日快乐”了。据说,端午是祭祀的日子,说快乐不吉祥,顶多是互助“端午安康”。对此,北京民俗学家高巍表示,史书上从未记载有“端午安康”的说法。
24、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这天伍子胥被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乐,说祝福的话可以用“祥瑞和安康”等字句。
25、 三采:就是采艾蒿,也是为了驱除霉运、不好的东西。
26、 端午节从2008年起就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每当这一天到来,人们就处在欢度节日的快乐氛围中,大家除了吃粽子,还要出去划龙船,见面了都是一句“端午快乐”的问候。
27、民俗专家饶原生认为,端午节说安康、说快乐都没错,节日说什么样的祝福语,主要取决于对这个节日的需求,没有必要一刀切,一定要去说安康而不说快乐显得过于吹毛求疵。端午节与清明节不同,很少有人会把清明当做一个节日,更多的是当做一个节令,大家不会在清明时说节日快乐。但端午节在我国文化中自古就是喜庆的,多少年来,端午节上用的很多东西,包括用的纸,都是红色的。
28、 夏天到来疾病多,端午节的这一天,人们用兰草进行沐浴,这样可以将即将产生的疾病和瘟疫驱走。
29、 那个所谓非遗专家说不能互祝快乐的一个理由就是“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而事实上,关于端午来源有多种说法,除了说是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说是纪念伍子胥的,还有说是纪念曹娥的。这些说法都有其地域性、局限性,也并没有形成定论。
30、 一吃:吃五黄,需要吃名称中带有黄字的食物,如蛋黄、黄酒,也可以是黄瓜。意思是指这个季节青黄不接,吃黄色的食物就可以接上了。
31、而纪念屈原等传说是后来与这个传统结合起来的,所以追根溯源,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祈求幸福生活而产生的节日,在端午节说“快乐”并没有错。
32、端午节还有吃绿豆的习俗。绿豆糕是绿豆粉加入麻油食糖精制而成,甘甜爽口,吃绿豆糕象征着生活甜蜜步步高升之意。
33、之所以有人提出端午节忌说“端午节快乐”,理由是,端午节是一个祭祀、悲壮的日子,如果像其他节日一样互道“节日快乐”,似乎很不合时宜。现在人们在端午节期间吃粽子、划龙舟,都和春秋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有关,而屈原的故事确实相当悲壮,与喜庆、快乐等字眼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种说法初听起来也不无道理。
34、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35、端午节这天,全国各地有门挂艾草的习俗。艾草是一味中草药,气味芬芳,能驱避瘴气和蚊蝇,挂在门上有利于阻止病毒蚊蝇入室,有利于全家人身体健康。
36、端午节,除了代表端午的粽子外,在这一天,很多的朋友会发送互祝“端午节快乐”的短信。对此,非遗专家说,不是所有节日都能互祝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端午节可以说:“端午安康。”
37、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38、端阳节五毒肆虐,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小孩子会带来灾难。因此,端午节要举行各种祈福的仪式,祈祷平安,比如供奉祭祀祖先,打醮祈祷平安;每个人还要佩戴香囊香饰;庭院内外都要洒扫干净,清除晦气。端午传统习俗有:蒲艾簪门,虎符系臂,洒雄黄水,饮雄黄酒,佩戴香囊等等,这些都是为了驱邪避毒,使身体康健。
39、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40、另外,我还提醒一下,如果您家里或者亲戚朋友家里有人要剖腹产,最好避开端午节这天,当然,如果顺产的话,恰好是这天,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剖腹产,就不太适合刻意挑这一天。很多朋友可能未必注意到了这一点。
41、 此外,端午节的名称达二十多个,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吃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因为粽子有棱角,它的棱角就像是一把刀子,可以将病魔、灾害铲除。
42、我们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屈原的时候,我们在这一天只能是说端午安康就对了,就发扬和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吗?说一声端午节快乐难道就丢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吗?
43、还有传说,春秋时期的忠臣伍子胥,五月五日这一天被投入大江,于是便有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说法。
44、 民间还有戴五彩绳的说法,老人将五个颜色的绳子拴在孩子手腕脚脖上,第一场雨出现彩虹,把五彩绳扔进流水中,寓意驱走疾病。
45、这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46、在古代端午是祭,而非节。韩国人为它的端午节申请世界遗产时依然使用的是“端午祭”的提法。但是,高巍认为,端午过后,气温高湿,蚊蝇滋生,邪气入侵,人很容易生病,所谓“苦夏”。先人设定这么个节日,不是因为惧怕,也不是想通过仪式“绕过”困难;而是铁了心要直面这些困难——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停下手里的工作,聚集到一起,为顺利渡过困难时期祈求先辈保佑,并做好度过困难的准备。
47、端午节肯定是属于非喜庆的节日,这一点毫无疑问。屈原跳江殉国的行为,已经成为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中的一部分了,也是历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必修课。虽然屈原是个生活在南方的楚国人,但他的爱国事迹,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中华文化共识了,不管您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会从心里认可这样一位爱国名人,伟人的行为。
48、近期网络和微信圈里疯传说,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传说这天伍子胥自刎、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水——总之,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后人祭祀先人的日子。不是所有节日都互祝快乐,像清明、端午这些节日只能互送“安康”。 高巍昨天在陶然亭独醒亭主持屈原祭祀仪式。他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互助“端午节快乐”没有问题,倒是“端午安康”未见史料有记载,民间也没有这样的说法。
49、端午节演变到了以纪念屈原为主题题,并不以是祭祀屈原为主,纪念的形式就是多种多样的了,也就可以有了敲锣打鼓的喜气热闹的划龙舟的形式的,这一天人们纪念屈原并不是非得要向清明节上坟扫墓那样,从始至终的沉浸在怀念已故亲人的沉痛的悲伤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