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出处:晋·陶潜(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4、《意林》告诉我做人的道理;《百科全书》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上下五千年》让我汲取前人的教训、经验,继而创造美好的未来……(表达读书的成语)。
5、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6、出自《魏书·崔光传》:“(崔光)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7、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表达读书的成语)。
8、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
9、学而不厌:厌:满足。学知识总感到不满足。描述好学。
10、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11、书通二酉穿壁引光以夜继日读书种子五行并下学识渊博硕学通儒
12、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13、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14、 十年窗下(shíniánchuāngxià)
15、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16、折节读书,囊萤照书、废寝忘食、高才绝学、孤学坠绪、
17、 (解释):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
18、笃实好学道山学海、笃学不倦、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
19、学书学剑、学识渊博、学无常师、学无止境、下学上达、
20、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21、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22、她站了起来,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似乎早有准备似的。
23、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24、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5、博览群书 笨鸟先飞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勤学苦练
26、比喻将收卷充置不用的典故。典出《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刘孝标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刘乂(yì)、殷浩诸人盛名冠世,(庾)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等到)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此典本不指书,但后来人们往往以此典来表示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或不再用。其形式有“束高阁”、“束阁”、“束置高阁”。
27、(出处)《汉书·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
28、(西汉时期,钜鹿有个名为路温舒的少年,家里十分贫穷,没钱读书,只能让他去放羊,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放羊时,路温舒发现河边有一种叶子很宽的蒲草,就编成席子,把借来的书抄在上面。他从抄书中学到不少知识,最终成为西汉时有名的法律学家。)
29、困而学之、口耳之学困而不学、款学寡闻、临池学书、力学不倦、
30、(出自):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
31、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32、 读书种子(dúshūzhǒngzǐ)
33、出处:唐·褚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34、鹦鹉学语、以学愈愚、幼学壮行、牙牙学语、真才实学、
35、轻柔 柔和 深沉 甜润 温柔 响亮 圆润 哀伤 粗犷
36、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
37、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