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
2、其实很简单,不过是上右下左,还是上左下右,你的逻辑总要统一吧?
3、春联都是红底黑字或者红底金字,加之各种纹饰,符合新春的喜庆和欢乐,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4、我国古代等级森严,讲究男尊女卑,以右为大,张贴春联时,上联贴在大门右边,下联贴在大门左边,这也是古人书写的习惯,都是从右向左,从上到下,而横批也是从右向左写,所以对应春联上下联张贴也就很好区分了。
5、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6、如:烽火连三月,读做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读做平平仄仄平。
7、寄生性和包容性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
8、一般地,同一半联中的平仄要相连出现,而两个半联中的平仄要分别与另半联的平仄对应出现。比如,上联中如果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则下联中相对应的位置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9、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10、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个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对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
11、每逢过年时,每个超市或市场里都会有对联热卖。家家户户都会为自己挑选一副寓意美好的对联,贴在门口两边。如果北方喜欢贴窗花,那么南方就是习惯贴对联啦。过年贴对联有横批、上下联,并且讲究语调押韵寓意吉祥。
12、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13、按照古书读法,上联在右,下联在左。现在有不少门上的对子和柱子上的对子,很多都贴反了,往往都是把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了。有时,贴反了不易被察觉,因为有的对联先读哪一联对意思的影响不大,而绝大多数都不行。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4、对联的上下联可以通过对联的字调平仄、时间先后顺序等区分。
15、总的来说,上联最后的那个字一定是仄音,下联最后的那个字一定是平音。在现代汉语拼音中,二声为平音,四声为仄音。
16、由于古文看竖着写的字,通常都是从左往右去看的。因此,我们在贴春联的时候就必须把上联贴在面对门中的右边,而下联则贴于左边。
17、现在的春节对联或者结婚对联的横批,他们的写法可能是从左到右的顺序,那么根据对联横批的左右顺序来贴对联的话,左手边帖上联,右手边贴下联。而传统的对联的横批的写法通常是从右到左顺序,那么贴对联的左右顺序则是右手边帖上联,左手边贴下联。
18、从意境上区分上下联,上联一般会比较委婉或者作为铺垫,而下联通常会比上联更有意境,或深刻远大。
19、清楚门口的上首与下首就很快知道怎么帖对联左右,不过也有人并不算知道怎么区分上下首。面对大门的方向,右手方向为上首,左边方向为下首。所以上首右手方向贴上联,下首左右方向贴下联。
20、含义方法区分:普遍把含义深刻的放在下联。时间关系区分,旧时在前面的是上联,新时在后面的是下联,在春联上有体现。
21、对联贴的方向要根据横批来定。横批现在有左到右和右到左两种模式。
22、对联应该遵循“仄起平收”的规则,即上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仄声(仄声为现代汉语拼音的第第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平声为现代汉语拼音的第第二声)。根据此规则,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判断上下联,从而贴对位置。
23、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就会感到非常别扭。
24、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
25、上联的末尾的字应该是“仄”声,既现代汉语的“三声”或“四声”。“仄”声给人的感觉是话还没有说完。下联的末尾的字应该是“平”声,既现代汉语的“一声”或“二声”。“平”声给人的感觉是话已说完。
26、在时间、空间、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
27、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28、如果横批是从左往右写的,对联也从左往右看,也就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
29、那么,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写的,对联就从右往左看,也就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30、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1、上联的末字,无一例外地都是“仄声”字。下联的末字,无一例外地都是“平声”字。如前例中的“柳、绣”(上联末字),“天、图”(下联末字)等。
32、从平仄上区分上下联,上联最好有一个字为仄声,即是汉语中的三声和四声;下联则为平声,即是汉语中的一声、二声。
33、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即汉语发音的第四声),下联为平声(一般指第二声)。
34、张贴春联是一件喜庆的事情,主要表达辞旧迎新,迎福纳祥之意,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对过年的理解有不同的时间点,有的地区过小年就开始张贴,就是腊月二十三或有的年三十早晨张贴,所以没有确切张贴日期,但是不能过了大年初由于贴春联寓意来年吉祥如意,凡事如早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张贴的时间必须是上午,下午不适宜张贴。
35、按理说,我们作为现代人,当然应该按照现代规矩来。可是贴对联是一种传统风俗,传统风俗按传统规矩,似乎也说得过去。因此我说,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36、一般地,对偶句在上下句中同一位置上的字不能相同,而对比句则可以。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都是对比句。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是标准的对偶(也叫对仗、对联)句。
37、古代人阅读顺序是从右往左,现代人阅读顺序是从左往右。所以如果按古代规矩,就应该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反过来,按现代规矩,就应该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
38、张贴方法区分: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古代人写字都是从右往左写的。
39、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