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本诗以秋天傍晚的山景为写作对象。此诗以“空”字领起,为全诗定下一个清新明净、空灵淡远的基调。中间两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承首联所营造之意境,从视觉、听觉着笔,选取了“明月”“松”“清泉”“石”“竹”“浣女”“莲”“渔舟”八个意象,所选意象是山间常见的景象,经过诗人的勾连组合,使读者感受到幽静美丽的画面。那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树,一尘不染;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顺着山涧蜿蜒而下。诗人用“照”和“流”两个动词将几个意象加以连缀,“照”字使得“松树”与“明月”融为一体,在皎月的朗照下“松树”更显得青翠欲滴。“流”字又让人感受到“清泉”与“山石”亲吻的画面,似乎让人听到那清泉撞击在山石而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声音。“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跳动的脉搏。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纯美诗境。(诗词鉴赏论文)。
2、诚然,要培养和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水平,单纯地“多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歌德谈话录》)。鉴赏是要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在我们阅读古典诗词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积累,不断地反复自问,这样就会获得一种“鉴赏”的愉悦。如语法方面,我们就应多自问这首古诗词是否有倒装的现象。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通过自问就明白了这是“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的倒置,前一句让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后一句让人先见其动,后睹其物。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写出了一幅生动幽美而又祥和的山村村居图。如抒情方面,古诗词的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自问就明了上片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如画”景色,下片由景及人,想到雄姿英发的儒将周瑜,又由周瑜想到自己被贬谪的处境,从而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惆怅。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多自问: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
3、(14)刘霦月.《当代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演绎——以为例》(J)《电视指南》,2018,11,:35(诗词鉴赏论文)。
4、中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文化意象。就如(26)中提到的古筝文化在古典诗词中的体现,(27)中提到的灯烛文化,(28)中提及的蚕桑文化,(29)中提到古今的玉文化……可以说,每一个时代的诗词,都是那个时代最直接的文化体现。
5、他们在吟咏传唱的,是从人民身上剥削来的、流淌着鲜血与罪恶的浮华美好。而且他们也只敢谈论这些,因为他们知道,现实是残酷、无奈和失败的。
6、声色兼容。所谓声色兼容,也就是说,写得有声有色,造成一种高雅的艺术意境,让读者如见、如闻,勾住作者的视觉、嗅觉、触觉;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把一幅美好的春天风光写的有声有色。可见可闻,通过读阅使人感受到一位在窗内观赏景色的人正流露出他漂泊西南欲归不能的失落心境。前两句写了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物象,黄、白、绿、青交相辉映,色彩绚丽,还说明黄鹂为双,白鹭成行。黄鹂在翠柳中鸣叫,白鹭在蓝天中飞行。声色兼俱,生意盎然,造成一种声、色意境。
7、所谓鉴赏,除音乐外,是与“看”的动作紧密相连。鉴赏的“鉴”字,就是“看”的意思。虽同是一个看的动作,却又有种种不同的程度,和“看”相近的字,从来就有“见”、“视”、“观”三字,但它们的程度却同中有异。“见”是“见到,看见”之义,不包含复杂的心理作用。“视”是指“见到,看见,观察”的意思。同一个“看”,包含“见”、“视”、“观”三个阶段。我们看到别人的一幅画或一篇文章是“见”,表明这是某人曾画过这么一幅画或做过这么一篇文章,其中曾画着或写着什么而已。“视”则是辨别这一幅画或这一篇文章的结构,主旨等。而“观”则是深入其境,用整个心思去和阅读理解。“见”只是一种感官,“视”是一种知识思辨,“观”则是包含整个的心理活动。只有到达“观”的境界,才称得上“鉴赏”。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距离产生美。“鉴赏”有时也称“玩赏”或“玩味”,可以说“玩”就是“鉴赏”。而我们读古诗词大都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结果是诗不能反复地去吟,词不能低回地去诵,这实在是一件可惜可憾之事,只有我们不断地去读着玩,并且在反复玩中随时觉有新的意味发现,这才是真正把玩古诗词中的妙处,才真正称得上阅读鉴赏。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好诗不厌百回读”,都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因此,培养我们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就要力求做到多读。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我们只有通过多读古典诗词,走进古典诗词,走近作者,产生共鸣,并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我们的想象力,以期提高我们的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8、本文主要举例的诗经和古诗十九首,在体制上都没有太多的要求,多是强调情感的表达,最多讲求一下音韵和谐。
9、造口、郁孤台、清江均位于江西。词人从赣江想到四十多年前(1129)金人追杀隆祜太后(宋高宗的伯母)时烧杀掠抢的情景,想象江水里还有彼时难民生离死别流下的痛泪。又从郁孤台想到宋朝的故都开封,想到敌人占领的北方无数山河都成了沦陷区。但江水毕竟要东流。其去路不会被重山所遮挡。这也许是作者比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报国壮志和决心。但暮色苍茫之时,又听到鹧鸪的啼鸣,使他想到恢复大业还是困难重重。自是忧愁无限。
10、根据诗歌“选择出彩意象”的倾向,在身边的、精致美好的事物自然就吸引了诗人们的注意力,各种描写精致华美事物的诗歌数量也就大幅上涨了。
11、(9)陶文鹏.化用典故如盐融水(J).古典文学知识,200(01):155-1
12、“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的《将进酒》豪放洒脱,连最珍贵的“五花马”都轻易获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披着战甲的马在梦里徘徊;“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的《书愤五首·其一》沉郁浑厚,诗中描写战马在秋风中奔驰的飒爽英姿令人难忘……(24)马可以作为身份的象征,可以作为武力征伐的象征,还可以作为一种吉祥物……马具有很多优秀品质,这也是诗人们在诗中以马的意象传达自己情感的原因。(25)马也在一些离别诗词中出现,与离别之景融为一体,亦别有一番滋味。
13、(1)刘勰.文心雕龙(M).涂光社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
14、2020年第105篇: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必“高大全”
15、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6、如杜甫诗《寒食》:“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诗写寒食节时江村丽景及和睦的邻里往来,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指出,“汀烟轻冉冉”“田父要皆去”,这两句有陶渊明“冉冉星气流”“田父有好怀”的意思。细读此诗,其确实化用了《桃花源记并诗》中的意境。清代的浦起龙就认为此诗:“风致何减《桃花源》,不作玩世语,故厚。”(11)P417
17、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18、赵丹萍.《李商隐诗歌灯烛意象初探》(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0,02:19-20
19、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20、(3)中列举了大量的诗词来说明诗词中的色彩有极强的表达作用,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感受。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与诗人心情的契合、与时代背景的融合,将诗人所想呈现的东西更好更真实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即使相隔千年,依然能牵动我们的心绪。(4)简析了传统色彩的内涵与来源,作者认为诗词中的色彩有极强的表达作用。的确,如果没有色彩,我们可能无法直观的想象诗人所描写的场景和周遭的环境,可以说,从小到大我们对所接触诗歌的色彩美的赏析,如润物细雨无形中对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产生影响。(5)作者提出“以色主情,以情观色”的观点。“在诗词中运用具有明确色相的颜色形容词产生并传达一种明快、响亮、动人的色彩及音乐效果以便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诗人独特的意境感受和强烈的审美激情。”由此可见色彩对于一首诗歌的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诗词中有了色彩的形容,我们便可以想象一叶舟所经的青山绿水,便可以想象篱前的一簇黄菊,便可以想象玉盘般的一轮圆月,便可以想象重阳登高目及的一株黄庾……而色彩,不一定是诗中明示的,但它一定存在。
21、那么,我们通过“鉴赏优秀作文”能不能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呢?效果明不明显?
22、中国古代诗词犹如漫天繁星,浩瀚美丽,理解掌握古诗词,是我们能力提升的一条捷径。正如(30)中所说“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以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缤纷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词亦是如此。此外,诗词赋予我们智慧,教给我们行于世的知识。从古诗词中,我们逐渐懂得古往今来有淡如水、清如兰的君子之交,有肝胆相照的侠义,有不离不弃的爱恋,有刻骨铭心的恩情,有碧血丹心的赤诚,有忍辱负重的艰辛……古诗词融汇了千古文人的智慧果实,为我们勾勒出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也为现代的创新发展注入着强大的力量。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虽短短数字,却尽得风流。理解、欣赏中国古代诗词之美,是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培养我们的内在气质、德智美多方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塑造我国文化形象的最佳方式。想要达到这些,仅仅依靠背诵默写是远远不够的,唯有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挖掘古诗词的魅力,方能弘扬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延续汉语言文学的辉煌。
23、教学古诗,教师宜细读文本,将诗中呈现的意象世界还原再生,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典型的意象,展开穿越时空的想象。学习《芙蓉楼送辛渐》的前两句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我分三步走:(1)初步体会心情。(难受、孤独、依依不舍)(2)聚焦意象。诗句中,哪些文字向你传递着这样的一种心情?(寒雨连江、夜入吴、楚山孤。)(3)想象画面。读着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听到了什么?(在教师启发下,学生想象出了秋雨绵绵、水天相连、雨雾迷茫、楚山孤立的画面,听到了淅淅沥沥、连夜不止的雨声。)学生朗读诗句时,语调变低沉了,速度放慢了,读出了诗人告别好友时的惆怅、哀伤、黯然神伤。最后体会“孤”字时,学生很自然地道出了“孤独”、“孤单”、“孤寂”、“孤冷”等词。在视觉和听觉的作用下,诗句变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文字鲜活起来,富有了生命力。
24、《高中语文教与学》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了上海市第二中学袁雯老师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2020年第3期的一篇论文《语境对接:高中个古诗词教学新探究》。我也曾自不量力地投稿过这个期刊,不过后来还是石沉大海。如今阅读袁老师这篇论文,才明显感觉到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是古诗词理论知识方面的,还有教育教学层面的。要想弥补差距,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学习、研究与写作。这篇论文也属于我所说的“专题综合性”论文,涉及的理论知识、教学案例都比较多,作者将这些知识和案例有机融入到了一个较大的框架中,又用一个相对集中的点将其统贯。读完此文,我有如下收获:
25、总之,见、品是对诗句的读悟,知是对诗人的了解,联是由古诗走向学生自我,让“古诗——诗人——学生”彼此抵近,三者融合,就一定能引导学生走向诗的深处,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当然,见、品、知、联,都离不开诵读,诵读是古诗教学的灵魂,应贯穿课堂始终。
26、所谓“意象”也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歌的主旨。可以说,意象是诗歌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审美元素。然而诗歌中的意象又不是独立存在的,诗人们常匠心独运,利用动词、形容词等将意象进行有机组合,从而营造出别致的意境。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绘画作品让学生感悟意象,并结合整个意境来分析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如王维《山居秋瞑》一诗的中间两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选取了“明月”“清泉”“浣女”“渔舟”“松”“石”“竹”“莲”八个意象,而这些意象又是极具中国传统的意象,在书画作品中常常能看到。“松”象征孤直、卓尔不群的品格,也是隐士的象征,如北宋郭熙的《双松图》,双松矗立,高入云表,枝干龙钟,叶茂荫浓,有嶒嵘峻拔之慨,气宇不凡之势。“竹”是坚贞高洁的象征,如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莲”圣洁、清净的象征,如张大千的《荷花图》,格调清新典雅,卓然飘逸的荷叶,在晨风的吹拂下,傲然地随风舒展着筋骨,而荷叶疏影中荷花腾空而出,那种超凡脱俗的美丽与意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这些图片,让学生结合名家画作理解诗歌意象的内涵,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诗歌的语言整体上去体悟诗歌的情景。“清泉”“石”是山间之景;“浣女”“渔舟”是山村之物,在“明月”的朗照下整个画面显得幽静美丽;同时,诗人用“照”“流”“喧”“归”“动”“下”等动词加以连缀,诗歌画面又显得活泼而具有跳跃性。面对此景,诗人在闲适的同时更多的表现出的是满足。这美丽恬静而又不失活泼之感的画面才是诗人退居了官场后理想中的居住环境。
27、(17)彭庭松.《唐宋涉茶诗词中的养生文化》(J).《农业考古》,2018,05:63-67
28、又比如教学杜甫的《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让学生关注用韵,两相比较,前者押“深、心、金、簪”,后者押“裳、狂、乡、阳”,一首惊极而忧,一首喜极而泣。可见表示哀感时,多用阴暗低沉的字音;表现乐感时,多用响亮清脆的字音。
29、简单来说,唐朝风骨气度超然大气,对事物描写的角度选取也偏整体(这点在唐的山水画上也有体现,宋代之后则逐渐转为“残山剩水”)。
30、但无论如何,在诗歌艺术上,它是十足十地体现了诗歌精致感的加深,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当时物质的繁盛。
31、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2、此外,出于诗人个人际遇缘故,被困庭院时看着小景有感而发,这种带着“精致感”的悲伤和唐前那种天地苍茫的悲伤一对比,也会给人以明显不同的感觉。
33、诗词的意境往往由于诗人世界观和所处的地位、生活遭遇、品德修养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所形成的意境也截然不同。因此,同一个“境”不同的作者会产生不同的“意”。自会造成不同的意境。清代施补华曾举例说:“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不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很费声’,是牢骚人语。”
34、但是,它与当时的生产力是不匹配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混战时期,也许局部区域的生产生活能够稳定安然,但从总体上来看,战争是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破坏的。
35、所谓“反用”典故,是指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或者感情色彩和原典不一致,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相反性,是从司空见惯的故事或语言中翻奇出新,达到衬托、对比的审美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歌的四句属反用典故,问与不问,对照强烈,贬抑有力,怜贾生实亦自悯,诗人曲笔达意,借古言怀,寄寓了对现实政治的深沉感慨。严有翼在《艺苑雌黄》中评价:“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识学素高,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10)P2475“反用”典故,可以体现出作者学养之深厚、学识之博洽、才华之横溢。
36、优秀的诗词不仅具有严谨的韵律以及严格的字对,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画面,具有较强的画面感。诗歌不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化表达,更是作者生活画面的深刻描绘。因此,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作者时代生活画面的美术画作展示,表现古诗词的深刻写作背景,加强学生对古诗词时代内涵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例如,白居易的《卖炭翁》。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笔者在讲解《卖炭翁》时,先展示一幅《卖炭翁》的画作,表现了冬天的严寒以及老翁为了炭价而希望天气更严寒的内心活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因此,采用画面教学法进行古诗词课堂教学,能够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诗歌的写作背景,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深度,提高学生的诗歌学习水平和思想深度。
37、虚实并用。作诗必须有真情。但真情不一定用大实话予以表达。凡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通过艺术虚构、艺术夸张,做到有虚有实,虚实并举,虚实相生。如果句句都是大实话,就写不出有意境的好诗了。仅举一例,如贾学义会长的《(中吕山坡羊)点赞甘如意》曲:“江城大疫,楚天鹤唳,青医如意心无畏。道艰危,岗难归,骑车涉步天垂泪,戴月披星尘未洗。春,风又起;花,今更美。”曲中“江城大疫,道艰危,骑车涉步”都是写实,是真实的情景;“楚天鹤唳”、“天垂泪”,是写虚构之情景。这样虚实并举,交映生辉,形成了完美的意境,而且使散曲得到了升华。又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三千丈,显然是在写虚,谁的白发能有三千丈,下一句写实,是“愁”,因为“愁”使得白发三千丈。虽然是夸张、虚构连在一起,读者就一点没有虚伪之感,而且形成了优美的意境。
38、春日冲融,沙洲和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第三句和首句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形容词“暖”字既照应了“迟日”,又引出了“鸳鸯”。从景物的描写来看,这一句和第三句又形成了对照,衔泥飞燕、静睡鸳鸯,动静相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39、举个例子,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0、“化用”是诗词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古代的诗词大家们使用频率很高。李白现存诗960多首,其中化用达1550余处(1)P4;杜甫现存诗1400余首,其中化用达1609处(2)P(3)P5;白居易现存诗2800余首,其中化用达3235余处(4)P4;苏轼现存词350余首,其中化用达1007处(5)P5;辛弃疾现存629首词,其中化用达2184处(6)P6;姜夔留有词作84首,化用达111处(7)P
41、而后因为体制的严格“以词害意”,宋词出现,但是词牌的韵脚、平仄等仍然有讲究,比起古体诗的自由简单,唐诗宋词无疑是精致了很多的。
42、此诗也写出了楼的势峻、高耸、野阔、流畅,给人以峭拔、开阔、辽远之感。然而止此而已,缺乏耐人寻味的意境,可谓有“境”乏“意”。
43、穆老师先给大家简评一篇作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认真学习,或许有所启发。
44、(5)才让南杰.《唐宋诗词的色彩美与中国古代的色彩审美理论》(J).《青海社会科学》,2006,05:85-86
45、创设情境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创设适宜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久远年代的古诗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46、对于读者来说更是好事!你不是常常觉得写作水平稍差吗?你不是常常感叹今人不如古人吗?如果你把一篇赏析文章连读上几遍十几遍,你会觉得这首诗词并不是很深奥,甚致能感觉出某处尚有修改余地,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进步了许多……
47、郑茜.《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赏析唐宋诗词中深婉昂扬的友朋之别》(J)《语文学刊》,2008,16:93-95
48、因为生产力水平低,基本没多少精致华美的东西可供描写。艺术源于生活,现实中压根没有的东西,诗人又如何写得出来呢?
49、(8)石立干.《中晚唐怀古诗“虚实相生”的意境美》(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03:127-129
50、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选择了“古人”“来者”“天”“地”四个意象,当然还有一个“怆然涕下”的作者自己。“古人”和“来者”是时间跳跃,而“天”“地”“人”又是一种空间上的跨越,此诗为我们提供的是“千载”和“万里”的时空,纵之以古今,横之以天地。在广阔的宇宙间,个体生命是多么地渺小和短暂。这几个意象为我们所提供的情感内涵,已经不再局限于陈子昂本人了,而是涵盖了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生活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的陈子昂,尚且会有这种强烈的生不逢时、知遇难求的深沉感慨,那么那些生活在政治不清明、国家时局动荡不安的人的悲剧命运更加可想而知了。此诗通过几个时空跨越的意象传达出封建社会政治体制下士人们强烈的忧患意识及陷入政治困境内心深处的极大悲怆。
51、王友胜.《中国古代咏竹漫谈》(J).《语文学刊》,1997,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