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翻译: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孔子关于心胸宽广名言)。
2、翻译: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3、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4、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孔子关于心胸宽广名言)。
5、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6、孔子语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7、孔子语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10、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11、(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12、翻译: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3、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
14、孔子语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16、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17、(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18、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19、(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20、(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2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22、孔子语录: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23、翻译: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两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24、翻译: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25、孔子语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
2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7、解释: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的行为,是对道德的背弃。
28、 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29、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3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1、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
32、孔子语录: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33、要知道父母的年纪,一来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来为他们的日益衰老而担心。
34、释义:致知,获得知识。格物,研究事物的规律。想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要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研究事物的规律之后,知识自然便会得到。
35、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6、人非尧舜,谁能尽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37、孔子语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
38、孔子语录: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39、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40、 有教无类 解释: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4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翻译: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翻译: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翻译: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43、(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44、孔子语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45、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46、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47、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48、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50、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51、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52、إ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斯宾诺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