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并不是出自顾炎武之口,顾炎武只是提出了类似的概念,真正将它概括为生动形象的八个字的,而是另有其人。
2、 我们要理解顾炎武的〝亡国与亡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任何脱离此环境的理解都是望文生义的。在顾炎武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虽然今天批判学说认为明朝就是衰落期,而在这个儒家文化脉络里,诸夏、夷狄与文明的关系是重心,诸夏若用夷狄文化和夷狄礼仪,那就是〝诸夏变夷狄〞;如果夷狄用诸夏之礼,那就是〝夷狄变诸夏〞,用儒家的原话就是〝诸夏用夷礼则夷之,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从历史上看,今天的汉人,其前身是用〝华夏〞,但是我们是知道的,今天的汉人与华夏族是不同的,它的绝大部分人是历史上那些吸收〝诸夏礼〞的胡人,如匈奴汉化了,鲜卑汉化了,部分契丹人汉化了,西夏汉化了,等等。
3、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4、(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说的这句话)。
5、句子中的“率兽食人”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匹夫”,按字义为服侍马匹的马夫,意指:用人是否恰当,是否驾驭千里马有必然的关系。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都认为是顾炎武说的,但出自顾炎武的哪一本书,却从未有人点明。在顾炎武三百多卷的著作中,并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现成的八字成文。
7、尽信书,不如无书,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便是顾炎武此段,我觉得亦有可商讨处,比如,他说“魏晋之清谈,何以亡天下?”这就是认为魏晋清谈,导致天下亡。可是我们学习《世说新语》,知道“言语”第七十的故事是:
8、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直是家庭式、宗族式的,「孝」是基本的价值观。《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几千年不易的信条。
9、自此,这一口号成为唤起国人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的最强武器。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追求,也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说的这句话)。
10、在他看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中,“明耻”最为重要。人有廉耻之心,国家才能形成知荣辱的道德风尚。他还特别指出,廉耻于士大夫阶层来说,尤为重要,并强调“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11、为人要坚持“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有所不为。“行己有耻”出自于《论语·子路》,意思是人要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顾炎武把“行己有耻”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
12、“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调个王帝,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广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称之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夺利的人去谋划。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驾驭国家的赶车人的马匹优劣(用人)有直接责任。
13、“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同上,《文集之痛定罪言·三》)
14、“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究竟是谁说的?有人说是顾炎武,有人说是梁启超。顾炎武其人,我不甚了解,但是梁启超,其人、其文、其著作,其言辞之铿锵,其思想之前瞻,确无其右。(有思想的年轻人,不妨读一读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可医浮躁,止小节)
15、广泛地阅读,深入地思考,始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所望于门下诸生也。
16、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古代的亡国很常见: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晋承魏祚,南北朝更迭,这些都是统治者变迁,很多甚至只是宫廷内斗,宗庙不得血食,对于民众生活的影响并不大。这些国亡不亡的,不是很紧要。
17、日本,一直在敬拜“靖国神社”,虽然遭到了其它国家的抵制,但是他们依然很任性,而他们的教科书里,依然是不顾及历史的现实,以自己的方式在教育下一代。他们在注重武装储备的同时,也在不停歇地培养和灌输一种“国民信仰”和“民族精神”。
18、顾炎武在《日知录》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两者有何区别?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19、他在明末为诸生。少时加入复社,阅读邸报,留心经世之务。二十七岁时秋试被黜,退而读书,遍阅各地郡县志书及章奏文册资料,研究疆域、形势、水利、兵防、物产、赋税等社会实际问题。
20、王朝宗庙之改变,不过是统治者更迭,那只是亡国;一旦仁义道德抛弃,统治者率兽食人,民众生灵涂炭,文明面临灭绝危险,就是亡天下。所谓亡天下,本质是文明的危机。
21、明崇祯十七年,朱明王朝正处在岌岌可危之地,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三月攻破京师,崇祯皇帝在紫禁城煤山吊死。一时朝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相互勾结,更有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一怒为红颜与清兵开战,五月清兵占领京师,后清摄政王多尔衮进兵中原。于是大好河山满目苍夷,百姓流离失所,承受着战乱之苦。
22、“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语出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23、衣冠已毁,面目全非,这让时人感到深切的悲哀,以为中国文明就此完蛋。这就是顾炎武讨论「亡天下」和「亡国」的背景。
24、嵇绍长大后,因为嵇康得罪,端居在家侍母至孝,是山涛向晋武帝司马炎推荐,说嵇绍有贤能,“父子罪不相及”,应加录用。司马炎就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八王之乱”时,嵇绍以晋惠帝司马衷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正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都逃跑了,只有嵇绍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嵇绍遇难,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25、后来梁启超把这句话概括成八个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6、普通民众不会关注这些,有些知识分子会听进去,他们是匹夫,是读书人,面对强权与毁灭,他们具有常人没有的韧性和担当。
27、他的观点是,嵇康嵇绍是曹魏政权下百姓,那司马氏政权,并非你天然的君王,你嵇绍仕晋,就是“忘其父而事其非君,当其未死,三十余年之间,为无父之人亦已久矣,而荡阴之死,何足以赎其罪乎!”这是说,嵇绍虽然最后以一死博了个“忠臣”美称,但其实三十年里,忘记了父亲是怎么死的了,实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不孝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