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分句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废话,而是整个小说开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控制整个小说开篇的节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句还用上了(so…that)的句式,进一步加强了小说反讽的意味——再次讽刺了那些迷信开篇那个(真理)以及把它奉为圭臬的人,从而凸显出了整部小说反讽的基调。
2、造句中,舍去虚字浮词,只保留肌肉和筋骨,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句段,既古韵悠长又新姿勃发,既给人一种诗性的古雅之美,又有一种鲜活的灵动之气。
3、小华做事一向~,我怎么放心把任务交给他呢?
4、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5、好高骛远:比喻爱追求过高的理想而脱离实际。(根深蒂固的意思和造句)。
6、解释: 持:保持,坚持;恒:恒心。有恒心的长期坚持下去。
7、 这里说张玲、张扬肯花心思当然是对他们翻译态度的肯定与赞赏,但这样却不一定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中国的老话“吃力不讨好”就是说的这么一种情况。
8、但这种意见,恐怕是怀抱者不乏其人,而且由来已久的,不过大抵不敢毅然删改,笔之于书。
9、另一个与第六节相关的问题是,最后一句解释的到底是“人为什么当被赋予执行死刑的权柄”,还是“为什么要执行死刑”。第一个选项中,意思是因为人按神的形象被造,因此他被赋予的权柄可以保障他去行使这项特权。第二个选项里,重点强调这种罪行的极恶,侵犯人的生命等于攻击神的生命,这种侵害是如此严重,以至于必须要处以极刑。
10、黄庭坚对当时的青年诗人具有多方面的典范作用:他的诗歌成就卓越,且鲜明地体现了宋代诗坛的美学风范;他作诗的方式是字斟句酌,法度井然,便于别人仿效;他的诗论是循序渐进的,幷大张旗鼓地倡导以杜甫为诗家宗祖,还为诗人们设计了摆脱窘境的策略,使人有具体的门径可入。于是黄庭坚理所当然地受到众多青年诗人的拥戴追随,比黄庭坚年轻八岁的陈师道率先向他表示:“陈诗传笔意,愿立弟子行。”(《赠鲁直》)年辈更少的洪氏兄弟、李彭等人更是众星拱月似地围绕在黄庭坚周围。稍后,被黄庭坚视若畏友的陈师道开始在这个诗人羣体中脱颖而出,幷受到晁冲之、潘大临等青年诗人的推崇。于是,一个以黄、陈为核心的诗歌流派就逐渐形成。
11、查看人类家族历史时,我们发现,人心的败坏在侵犯生命神圣性上彰显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对人类的控告由“暴力(violence)”一词概括。我们得知,洪水之前,人在地上的罪恶很大,地上凡有血气的全都败坏自己,以至于全地充满暴力(创世记6:11-12)。结果就是全人类遭遇毁灭,除了八个人以外。对生命神圣性的亵渎要遭受灭绝的审判:“我要将所造的人……从地上除灭”(创世记6:7),这是对人类邪恶的讽刺和对神诚实的证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洪水后的制度显出意义重大。
12、回复“签到”,可查看往期“古代文学”复习签到内容;
13、民国时期的散文,一个北方、一个南方,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家。
14、他没有什么学识,却~地夸自己无事不通,无事不晓,真是笑死人!
15、耳濡目染:经常听,经常看,无形之中受到感染。
16、陈与义的诗也有另外一种风格,尤其是那些描写山水和闲适生活的诗,风格宛肖陶渊明、韦应物和柳宗元,但其主导诗风无疑是雄浑。在黄、陈以后的诗坛上,陈与义诗如异军突起,这对稍晚的陆游等人有着良好的影响。
17、奋不顾身:比喻奋勇前进,不顾个人生命的安危。
18、总结(结论):小说的翻译与改动折射出我国当时困境。
19、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你应赶快去争取,不要让别人~了。
20、(形声。从艸,帝声。本义:花、叶或瓜、果与枝茎连结的部分)。
21、 随着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的失败,清末预备立宪的假立宪真专制。资产阶级革命派意识到欲保国保种应推翻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这一目的小说翻译增加自由、民主精神。
22、黄庭坚喜欢论诗,尤其喜欢在理论上指点青年诗人。他幷不轻视诗歌的思想内容,赞成“其兴托高远,则附于《国风》;其忿世疾邪,则附于《楚辞》”(《胡宗元诗集序》),即主张诗歌要有所寄托,要批判现实。他也认同“文以载道”的观点:“文章者,道之器也。言者,行之枝叶也。”(《次韵杨明叔四首•序》)但他更加强调诗歌应抒写性情,应以道德修养为其根本:“孝友忠信是此物根本,极当加意,养以敦厚醇粹,使根深蒂固,然后枝叶茂尔。”(《与洪甥驹父》)当他因文字狱而受到迫害以后,就进而反对訕谤怒駡:“诗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諫争于庭,怨忿詬于道,怒邻駡座之为也。”(《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这种观点反映出宋代士大夫趋于内敛的心态,更反映出北宋后期严酷的政治气候中诗人们的畏祸心理。
23、由于他~,不愿脚踏实地地工作,最后弄得一事无成。
24、2019最新版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宝典+秒杀题集》正在火热预售中!(点击查看详情~)
25、对人类权利和尊严支持的思想在美国根深蒂固。
26、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27、虽然诗中仍有典故成语及化用前人成句之处例如“生出瞿塘”句,是用《汉书•班超传》中“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之典。第二首化用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之意境,都妥贴自然,浑化无痕。字里行间也仍有一股兀傲之气,但意境清新,语言流畅,奇险生硬的缺点已不復可睹了。再如《跋子瞻和陶诗》:
28、得寸进尺:得到一点后还想得到更多。比喻贪得无厌。
29、根深蒂固 ( gēn shēn dì gù )
30、陈师道诗的长处是简洁精练,质朴无华,外表浑朴而意味深长,例如:
31、他蒙住眼睛,也能画出这么美丽的山水画,真是~。
32、(5)一般的树不能迁移是因为树大根深,移动便要伤根。
33、梁启超先生认为,“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写”的水平,“读”的注意中心就该在“写”的规律和法则上。黎锦熙教授也认同“写作重于阅读”的主张。
34、水平思考不局限于信息本身,而是利用信息来启迪想法,进而重建模式。
35、大雨突然倾盆而下,摆地摊的小贩一时~,眼巴巴地看着雨水将物品淋湿。
3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
37、⑤“总分或分总”式。“总分或分总”式指的是文段按照“总分或分总”的结构来展开,按照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展开,这类补写难度较低,注意观察就可以迎刃而解。如2015年新课标Ⅱ卷(材料175字)
38、 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39、时间使我的心在各种变动人事上感受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我得沉默,得忍受。
40、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总结出“造句立题法”的关键在于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并以此作为立题的主语部分再结合材料的整体所反映趋势或局部特点,从而形成:关键词、关键语+折射出、反映了、具有(等)+(材料的整体趋势)或(局部特点)的模式。那么在这个模式里需要掌握的核心点有①材料关键词、关键语句②材料的整体趋势或局部特点
41、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从写作角度看,它的亮点在于:一是“背影”之前大段“奔丧”文字的铺垫作用。这就教会了我们如何选材。特定的背景下发生的特定的事,写好了背景,主题就自然明了了;二是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的自然朴素。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情是文章的生命之所在;三是时间地点有变化有跨度的事件之间要有关键性词语的提示,使文章连贯、脉络清晰。
42、不择手段:指为了达到目的,任何方法或手段都用得出来。
43、(出处):京剧《沙家浜》第四场:“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44、步月登云_云期雨约_约定俗成_成家立业_业业矜矜
45、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46、例句: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逶婉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它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
47、阐述:内困:随着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步入共产主义,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从1958年起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大跃进和人
48、 Howeverlittleknownthefeelingsorviewsofsuchamanmaybeonhisfirstenteringaneighbourhood(一个具体的实际场景),thistruthissowellfixedinthemindsofthesurroundingfamilies(前提原因),thatheisconsideredtherightfulpropertyofsomeoneorotheroftheirdaughters.(最终结果/结论)
49、阐述:自西汉武帝提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始,尽管其后受佛、道等冲击一度出现三教并列、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其传统文化主流地位延续,国人深受儒学熏陶孔孟思想浓厚。在清末列强入侵的民族危亡之际,为呼吁反帝爱国保种精神,唤醒民众参与反帝斗争,提高民众对反帝民族革命的支持,译者将孔孟思想加入译作。因此,小说翻译与改动受传统思想影响明显。
50、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徵而自成一体,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元祐二年(1087),苏轼作《送杨孟容》,自注说:“效黄鲁直体。”黄庭坚作诗和之,有“我诗如曹鄶,浅陋不成邦。公如大国楚,吞五湖叁江”和“句法提一律,坚城受我降。枯松倒涧壑,波涛所舂撞。万牛挽不前,公乃独力扛”等句,句法奇矫,音节拗健,想像奇特不凡,且有一股兀傲这气,是典型的“山谷体”。苏诗见王文誥《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二其自注见於赵次公注。黄诗题作《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黄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樊宗师之比,以文滑稽耳。恐后生不解,故次韵道之。子瞻送孟容诗云:‘我家峨嵋阴,与子同一邦。’即此韵)。按:苏轼称“黄鲁直体”,黄庭坚自称“庭坚体”,而严羽《沧浪诗话•诗体》称“山谷体”,后者謳为普遍。如果以唐诗为参照标準,那么“山谷体”的生新程度是最高的,它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徵。与此同时,“山谷体”也具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等缺点。所以当后人批评宋诗时,“山谷体”往往首当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