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下来是“事目”,即我们所说的“词条”。接着再引书,就是把出现这个事目的内容抄录下来。
2、表哥因有家室,在家中断了经济供给后回归家庭。萧红也不得不回到家中,父亲嫌弃她有辱家门将她软禁了起来。后来她再次出逃,一个人流落到了哈尔滨。
3、虽然《永乐大典》为明成祖朱棣下令所修,但完成后一直深藏于禁中秘府,他自己也并未直接利用过此书,倒是嘉靖皇帝十分喜爱,将其作为自己的案头之书,常备一二帙随时翻阅。
4、周海婴的拍摄题材以人为主。将军李济深、作家巴金、戏剧明星言慧珠,邻居父子、修鞋匠、踩高跷的队伍……他的镜头没有居高临下,照片里,人物的神态都自然平和。
5、当然如果从鲁迅家的大门处开始算起,上学之路大概有120米远;相比而言,从鲁迅卧室到百草园也有70米远了。
6、有一个说忠言的朋友比有一百个说漂亮话的有价值的多。(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
7、但,一颗红豆这么值钱?鲁迅真的曾送过红豆给萧红吗?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电影中的鲁迅、萧红、萧军。电影《黄金时代》海报
10、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11、萧红觉得,这样一个仰慕她的人或许是可以保护她的吧。
12、相同的故事,鲁迅的学生许钦文在《鲁迅先生刻下的一个“早”字》中也有记载——“他就痛下决心,以后决不再犯。他在桌子面上刻下个方方正正的‘早’字,……作为时刻警惕的记号”。
13、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14、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永乐大典》馆藏最多的地方,现存224册,堪称“镇馆之宝”,只字片纸都弥足珍贵。
15、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
16、1942年1月22日,在日军占领下的香港,病魔夺走了她的生命,整个文坛痛惜。
17、和萧军在一起生活的前几年,虽然被萧红称为“没有青春只有贫困”,可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爱情温暖了萧红。
18、摄影评论家刘铁生曾说,周海婴先生的摄影有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历史深层次的东西,对于了解鲁迅同时代的人,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19、萧红向萧军提出了分手:三郎,我们永远地分开吧。
20、1982年,鲁迅在多部作品中生动描写过的咸亨酒店,浙江绍兴,4cmx9cm。来源:中国美术馆供图
21、《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也为萧红从事文学创作打下基础。
22、举个例子,这一页的“一东”,指的是“东”韵,它用“东”韵来统“颂”字,然后解释“颂”的读音、意义。
23、参见:张晓玲,香港人权回顾展望,中共中央d校人权研究中心;刘曼容,英国对香港“民主发展”政策的历史演变,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24、抱残守缺,一味拘泥于既定的框架,不寻求突破与创新,是办不好事情的。
25、9月25日,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当下世界文明交互形势悄然改变,回看这位文学大家当时如何因应东西文明碰撞,是否别有一番意义?
26、丰富多彩,学富五车,国富民强,富富有余,嫌贫爱富。
27、“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
28、在不少网友看来,“鲁迅上学迟到”已经是印在脑子中的记忆了。
29、在周作人的文章中,鲁迅父亲生病前后经过了三个年头。
30、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31、花开了,就像花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32、1949年,私人诊所医生在为病人打针,上海,3cmx5cm。 来源:中国美术馆供图
33、以传神的笔触和“画眼睛”、“写灵魂”的艺术技巧,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