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猜对猜错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大人和孩子之间有了真实有效的互动,而在这种大量的互动中,孩子和大人的思维都得到了训练。
2、矛盾学习法。通过对比的方法发现矛盾,不仅可以减轻记忆负担,在相同的时间内,还可以识记更多的内容。(读书方法有哪些5种)。
3、先读简介,大致看适不合适,合适了再去仔细阅览;找一段或一篇中心句细细来读。
4、4)怀着成就感结束,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对这本书有了印象”。
5、对孩子来说,父母长时间为他们大声朗读整本书,是他们最幸福的事。他们在长期听的过程中,也定能形成刚柔并济的性格,这非常棒!
6、问题学习法带着问题去看书,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目的明确,这既是有意学习的要求,也是发现学习的必要条件。心理学家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两种。
7、跳读。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8、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9、伟大哲学家马克思的一种独特方法,实践起来很简单,简单讲就是读一段时间哲学内容就看会诗歌,小说,防止阅读疲劳。目前很多朋友强调读书的时候要一本一本读,不能三心二意,但是这样的读书总觉得带着一种压迫感,轮流读书法好比我们上课总会穿插着不同的课程,正如英国著名作者毛姆所说:“一个人不可能每一天都具有不变的心情,即使在一天内,也不见得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因此轮流读书法并不见得不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轮流读书法要分清主次,知道自己短期内需要核心掌握的一本书籍是什么,突出重点。
10、批注笔记法就是在阅读时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见解、质疑和心得体会等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其形式有三种:
11、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主题阅读被称为最高层级的阅读方式,其实正如《越读者》的作者《郝明义》所言,主题阅读不过是一种读书方法,层级的说法让大家对此有莫名的距离感,其实主题阅读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12、它的重点在于阅读中发现疑问,做出标记或摘录下来,通过询问别人解决问题。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能者为师”,“不耻下问”的治学观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虚心好学的精神。
13、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便于应用时查找,有利于对重点内容的记忆,便于利用很少的时间对重点内容的再阅读。
14、故事不要一气读完,读到关键处停下来,让孩子去猜。猜,接下来,作家会怎么写;猜故事的结局怎样;猜喜欢的人物还会做哪些事……如果孩子猜错了,那就再买100本书给他们猜,我不相信他们猜不对。如果猜对了,奖励50本书给他们,让他们继续猜。
15、如小说《狂人日记》,正是因为有相关的医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知识,我们才觉得狂人的形象真实可信。鲁迅还主张不但要读中国的好书,也要读外国的好书,并且科学书籍也要多浏览,不要仅仅抱住目下流行的时髦书。如《狂人日记》就对俄国作家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有所取法。除此之外,鲁迅还主张不要只看自己同意的书,也看自己不同意的书,甚至是敌人的书、坏书,做到“知己知彼”。
16、书名,副标题,前言(序),目录以及第一章节的快速阅读,了解概括。
17、遇到以下的情况时可以加快速度:曾在之前的步骤中阅读过得段落或书页;内容很简单的或非必要的信息。觉得阅读的部分对自己的目的来说不太重要。
18、而好的作品,你是很难猜的。当大家一次次地猜不准确时,其实就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知道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创作。猜多了,孩子的创作力自然会得到训练。
19、3)检讨所吸取的信息,决定是否要进入下一个步骤。
20、等下次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想起在哪里看过,再翻书仔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