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首诗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艰辛劳作,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2、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
3、桑阴:桑树底下阴凉地方。关于劳动最光荣的诗《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出自元代诗人薛昂夫
4、《钱塘湖春行》中,既点明了地点,又描绘出了一幅远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卢梭(赞美劳动的名言诗句及作者和出处)。
6、所以说,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无论何时我们都该尊重劳动者,都应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7、“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诗经·小雅·楚茨》),“孔明”,完备周详,庄重而有条不紊。
8、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9、(赏析)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锄不尽锄不绝”,而写为“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吗!“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10、(助记)六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11、(检测)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
1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乡村四月》
13、《赵州桥》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篇说明性很强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精巧、造型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课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写赵州桥的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第二段讲赵州桥的设计精巧。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介绍赵州桥美观时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栏板上龙的图案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传神。第四段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14、建议图案:劳动人民、农作物、五角星、各类劳动工具
15、(检测)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
16、杜牧在《赤壁》中,借古物引出历史,写出兴亡之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18、(注释)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布施,给予。德泽:思惠。
19、最有幸福的,只是勤劳的劳动之后,劳动能给人以完全的幸福,幸福——劳动。——瞿秋白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21、(冀美版课本)1-9年级下册美术电子课本(高清图片)
22、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23、大儿叱犊戴星出,稚子捕鱼乘月归。——《访村老》
24、(助记)二两句“远望”,作者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惊叹仰慕之情。
25、桂酒妾行酌。赞美劳动者的古诗观刈麦作者:(白居易)年代:(唐)体裁:(五古)类别:(未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26、 (减轻)重量 (节省)石料 互相(抵着)
27、劳动是万物的基础,劳动是支柱,他支撑着文明与进步的结构和它那辉煌的穹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