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立青,从一个小无赖成为共和国的中将,在他身上找到陈赓、许光达和萧劲光的影子,而以他在四野时的辉煌来看,也有钟伟将军的一部分,所以是他们的原型捏合出一个杨立青。黄埔时期既是共产d又来自湖南醴陵的有几个人,宋时轮、左权、蔡申熙、张际春、陈恭、李谦、李斌、李光韶、黄正常、黄再兴等,除宋时轮外,其他几个人都在二三十年代牺牲了,左权是牺牲在抗战时期。所以要从籍贯中寻找杨立青,只有宋时轮才对得上号。
2、杨至诚,贵州省三穗县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入d,同年以连指导员的身份参加了南昌起义。在电视剧中,杨立青是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入d,同年以连长的身份参加了南昌起义。
3、 儿子蔡和森,中国共产d的创始人之中国共产d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第一个提出要建立“中国共产d”的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任部长、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两广省委书记。
4、在电视剧中,杨立青也曾在特科工作过,同样是蓝队的一员,同样多次参与处决叛徒。
5、在东征时,陈赓化妆后潜入敌人阵地,将陈炯明军队的布防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他将陈军的布防绘制成图,返回东征军中交给了老蒋,老蒋乐得合不拢嘴,从此对陈赓非常器重。在电视剧中,杨立青在东征中也有过和陈赓一模一样的事迹。(董建昌的原型)。
6、此外,葛健豪的外孙女刘昂(蔡和森、蔡畅的姐姐蔡庆熙的女儿,后来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副部长)的女婿钱之光是第9至11届中央委员。钱之光是华润集团创始人,我国纺织工业的奠基人,曾担任国家轻工业部部长、d组书记,纺织工业部部长、d组书记,12届中顾委委员,1981年被任命为国务院顾问。
7、表演亦庄亦谐,又真诚动人,被观众戏称为“嫁人当嫁董建昌”。
8、表面上他这个卖花布的喜欢投机倒把,其实他心中也有民族大义,也在寻找国家发展的道路。
9、葛健豪年近半百还带着儿孙三代人进省城求学,后又偕子女远涉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是1600多名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年龄最大的“老同学”,被当时舆论界誉为二十世纪“惊人的妇人”。她曾在湘乡和长沙两度创办女子职业学校,堪称湖南早期的女子教育家。她善于教育子女,并积极支持子女从事革命,自己亦在白色恐怖下冒着生命危险投身革命活动,人们称她为“女中豪杰”、“革命的母亲”。
10、解放战争时期,宋时轮担任过华野十纵司令员、三野第九兵团司令员等职务,在电视剧中,杨立青也曾担任过十纵司令员,只不过杨立青是四野,而宋时轮是三野。
11、但是要注意,这些角色虽然都不是真实历史人物,但都是有其历史原型的。老董应该就是以某一位(或多位)国_军起义将领为原型的。
12、葛健豪(1865-1943),原名葛兰英,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女子教育先驱、女革命家。(董建昌的原型)。
13、很像吧?至少在这个时间段,杨立青的事迹与杨至诚吻合度非常高,而且两人还都姓杨,毫无疑问,杨立青的形象很大程度地参考了杨至诚将军。
14、在剧中,三期六班学员中有一个加入孙文主义学会的右派学生叫汤慕禹,此人坚定反共,后来一直在国军中任职,直到辽沈战役中化装潜逃被抓获。作为杨立青的同学,他与杨立青的私交不错,并且还上船帮助打死押解瞿恩去南京的特务,救出了瞿教官,说明人品并不坏。但是,在剧中他毕竟是以右派学生面目出现的,在黄埔与左派学生打架,也想在军中升官。可巧的是,黄埔军校偏偏还真有一个叫汤慕禹的学员,不过不是三期的,而是林彪的同期同学,也就是四期的学员。这位历史上的真实的汤慕禹,1903年生于四川重庆巴县,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d,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30年11月任红六军军长,率部参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1931年3月,汤慕禹任红三军教导团团长,参与创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后任红二十五师师长兼独立第三团团长。1932年10月,在湖北荆门半边街战斗中牺牲。汤慕禹是原巴县地区牺牲的最高级别的红军将领。
15、董建昌是一个世故的,独立的军人,他在国民d里也是对派系毫无信任,你说我是哪派就是哪派,只要保持一个将领手中的实力。他就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这其实是一种思潮。
16、第一个是陈赓,电视剧中杨立青的出身、家庭、前期经历,都与陈赓十分吻合,都是出身于富裕家庭,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都在上海搞过特科的工作。
17、但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角色原型虽然没有局限于历史上的某一个人物,却因剧中一位角色的人名与历史上的一位真实人物名字相同,从而卷入了一场意外的纠纷。
18、向警予、蔡和森、毛泽东都是杨昌济最得意的学生。1916年春,向警予从周南女校毕业后,冲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回到家乡担任溆浦女校校长,走上了妇女解放和教育救国的道路。
19、在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张志坚一再挑战自我,饰演狡猾、奸险、投机,但又爱国、深情、惜才的枭雄董建昌。实际上,董建昌这个人物的原型形象十分复杂,是李济深、程潜和张发奎的结合体。这种将三个人物原型融于一个荧屏形象的表演,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张志坚还是很好地完成了表演任务,他亦庄亦谐的表演风格让观众印象深刻。
20、时至今日,在人生路上有些许动摇和倦怠的我们都该去看看这位“老董”。
21、林娥——参考了红色女特工张文秋、沈安娜等人的事迹。
22、北伐时期,当时的杨立青,黄埔三期生,年少轻狂,激情四射,充满了对“打军阀、除奸贼、光明正大,保人民、安地方、公正和平”的热情。杨立青争取董建昌一节,就是取自肖劲光这段故事。
23、建国后,杨立青回顾往昔去思考当下,向死去的导师瞿恩写信,代表着杨立青在思想上的成熟与对国家的思考。
24、陈赓是一位生性幽默的将军,天生就是个乐天派,喜欢跟同僚开玩笑。请看下面这个著名场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将士在延安开会,商定下一步的战略目标。
25、瞿恩牺牲之前,瞿恩是立青的导师,瞿恩可以作为第一主角,但瞿恩死后,杨立青无疑成为第一主角。而在另一条暗线上,在内心里,杨立青的成长过程是听从瞿恩的召唤,杨立青是具象的,瞿恩是情感的。我特别欣赏本剧在后半部分使用瞿恩这个符号紧紧牵系着观众们的情感,如果有心可以查一下几乎后半段所有的流泪戏,冥冥中都有瞿恩的参与。
26、先是拿了华鼎奖的全国观众最喜爱的影视明星,接着又获得白玉兰最佳男配角。
27、杨至诚曾经在抗大做过教员,还曾经于解放战争时期在东野做后勤工作,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委、东野军需部长等职务。
28、说句题外话,这个履历有点不靠谱了,能在北伐战争中做到营长的黄埔兵,起码得是前两期学员,比如说赫赫有名的陈赓,就是大革命时期的营长,黄埔三期生中进步最快的是王耀武,
29、在这部剧中,孙红雷饰演的杨立青是杨家老生性顽劣,屡惹祸端,自小与兄长立仁水火不容,在黄埔军校接受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启蒙;经过艰苦的战斗岁月,正直、真诚、乐观的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军人。他错过了从黄埔时期就深爱的初恋情人,却与人生导师的遗孀结为革命爱侣。
30、原因很简单,如果杨立青一直带兵打仗,他的级别就太高了。我们知道,在电视剧中,杨立青的设定是开国中将。但你看杨立青前期的履历:
31、 早鸟票优惠(6月16-23日)所有观众购买380元及以上价位享5折优惠,优惠不叠加享受;6月24日-演出当天剧院黑金卡会员享7折、金卡会员享5折、银卡会员享5折,优惠不叠加享受;
32、“实用主义对社会进步是有好处的,但是在那个年代,理想主义却像灯一样”。
33、解放战争时期,程潜担任湖南绥靖公署主任、湖南省主席,集湖南省的军政大权于一身,地位显赫。
34、《人间正道是沧桑》结尾的点睛之笔是整部剧在精神层面上的升华,杨老爷子国民d身份的女儿杨立华收养了共产d阵营的大人物瞿恩和杨娥的儿子费明,费明得知自己并非杨家的亲生子后内心感到惶恐,他依偎在外公的身边告诉他自己想永远陪在他们身边。
35、“实用主义对社会进步是有好处的,但是在那个年代,理想主义却像灯一样”。
36、杨立青的原型有陈赓大将、开国上将宋时轮。陈赓是黄埔一期学员,13岁即投笔从戎,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黄埔军东征讨伐陈炯明时,曾携蒋夜行百里,于蒋有救命之恩,1928年,赴上海从事中央特科工作。该年,中共早期领导人罗亦农因遭叛徒何家兴、贺治华出卖,被捕就义。邓小平与李维汉在周恩来应允下下了锄奸令,陈赓带领中央特科红队,扮演迎亲队,冲入贺房中,将何家兴夫妇枪杀。不过,贺治华当时并没有死,只被打瞎了一只眼睛,据传在1938年被国民d灭口。宋时轮带过游击队,在红大呆过。
37、楚材确实爱惜他的才华,也是他在国民d阵营中平步青云的有力靠山。可惜楚材只是一个典型的政客,他的心里装的更多的是政治而非人民。
38、本剧的另一个符号,黄埔,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之所以这“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的黄埔情谊也是暗指国民d和共产d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话,我相信在几十年前的国共争执中是不能作为主流表达的,它只有放在现在,放在国共之间酝酿事关中国大命运的第三次合作的当下,才更有意义,所以,剧中的人物都是把这句话说给现在的人听的。
39、大革命失败后,杨立青反其道而行之,加入中共,与国民d分道扬镳。这期间,他曾经被捕入狱,曾经在山林中打过游击,曾经在上海做过特科工作,历经波折,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做到了红军的师长。
40、杨立青既没犯过错误,也没有历史问题,个人能力更是非常出色,正常发展的话,他在1946年就应该是纵队司令了,编剧人为地给杨立青降了一级,所以他最终的军衔只是中将。
41、杨老爷子抚摸着他的头说:“我们过去是一家人,将来还是一家人。不论走到哪,不论海角天涯、生离死别。”
42、当时瞿霞问他,你为什么非得进黄埔军校?立青回答道:为了营生。瞿霞不可思议的大笑了起来。早已加入共产d多年的她无法理解杨立青的思维,在她看来每一个有志青年都应该为了革命去抛头颅洒热血。
43、曾克林,1929年参加红军,担任过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因为冀热辽军区毗邻东北,就成为了首批进入东北的八路军部队。
44、如今,张志坚已经年过花甲。尽管在《人民的名义》中表现不俗,但他仍旧还是一名“国家三级演员”,这让许多人都为他抱不平。张志坚似乎对这些可有可无的名头并不感兴趣,他不禁反问那些替他抱不平的朋友:“三级演员就一定是演技不好的演员吗?演技好的演员就必须要成为一级演员吗?”
45、剧中他曾说理想主义者有两种,一种是实现个人理想,另一种是通过个人实现了群体理想,简单一点来说就是献身精神,他们拥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他就像一个精神导师一样,所有的美德集于一身,大家根据人物的经历都会猜测原型人物是谁,不过瞿恩的扮演者孙淳说没有具体的现实原型,而是众多先烈的缩影。
46、只有宋时将军将革命坚持成功并在55年授衔开国上将。剧中,杨立青四一二后上山遇见白凤兰加入了游击队,当了这支不太正规的游击队的政委,历史上宋时轮将军四一二后因为涉共嫌疑,被国民d当局判了1年徒刑,后保释出狱,但与组织失去联系,宋上将回了老家。
47、剧中张恒扮演的杨立华,她的原型更是扑朔迷离,有人说是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有人说是向警予……不过陈璧君和杨立华最大的相似点是都是“中央察委员”,但是其它方面鲜有相似之处。
48、拿天价片酬的演员认为是合理的,其实不合理,你们不配!
49、该剧以湖南醴陵杨家三兄妹,不同选择不同命运为主线,讲述了上世纪中国的沧桑巨变!有血浓于水的兄弟情,有冲突不断的革命信仰,有爱而不得的纯净爱情,一部剧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个时代的缩影!
50、“小阁老”过后,他是《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董建昌。
51、这个在2009年被搬上银幕的鲜活角色,12年后,我们无从知晓,究竟是那时候54岁已经世事的张志坚滋养了董建昌这个剧本里的人,还是这个有血有肉有原型的董建昌教诲了那时推敲他演活的张志坚,但就如我们后来目睹的,这两个人对于自己所行所爱的态度,统一得就好像是一个转世的重生,一场注定的降临。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