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和个性网
菜单
个性网名 游戏网名 游戏名字 个性说说 个性签名

王阳明四句教解释【47句精选】

来源:个性说说 发布时间:2023-06-15 04:16:46 点击:59次
首页 > 个性说说 > > 王阳明四句教解释【47句精选】

王阳明四句教解释

1、所以说我们用不断的利害计较,认识到了一个没有利害的规律。

2、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是知性了。请问这一知是不是体上的用?体上起用,体既然知道有善恶,可见体是有善有恶了,有这个功能了。不然的话在哲学上就犯了三元论了,有一个本体是无善无恶的,有一个意是本体动出来的,有一个知在知道上,不是三个了吗?在哲学上犯了三元论的错误了。

3、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4、   本部分将对四句教进行透彻的分析,包含如下问题,四句教是如何提出的,无善无恶是什么意思,阳明心学是不是禅宗,什么是格物致知。

5、是夕侍坐天泉桥,名举请正。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已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6、王阳明的四句教是根据什么来的呢?我再给大家介绍。

7、我说第一句话是偷《六祖坛经》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性本体是无善无恶的,善恶是第六意识分别,是人为出来的,此其一。第二句是引用六祖在大庾岭接引惠明法师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恁么时是你的本来面目?”

8、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心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文化,这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9、王阳明晚年对心学理论进行总结得出四句话,这四句精炼的话完整描述了心学理论体系,这四句话即是著名的四句教。学心学,首要在于准确理解心学理论,重点在于“事上练”。因此学习心学,先要正确理解四句教。

10、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11、当时广东出了一个人,就是有名的禅宗六祖惠能禅师。他开始并不是出家人,父亲曾在广东做官,因为是清官,没有路费可以回老家,后代就住在广东新会,现在江门那个地方。他父亲早逝,家里很穷,只有跟母亲相依为命。那个时候禅宗流行,有一天,他砍了柴到街上卖,听到旅馆里有位先生在念《金刚经》,这部经可以说是直接指引明心见性的路。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领悟。这句话是《金刚经》的中心,讲人行为思想和心性的修养。惠能很好奇地问这个人,你读的是什么书啊?那个人说是佛经。惠能说:“我懂耶!”那个人说:“你这个砍柴的不认识字,也懂这个意思?”于是他建议惠能到湖北黄梅去跟五祖学习。从广东到黄梅,现在开汽车很快,当年走路是很辛苦的。惠能说湖北那么远,我又穷又没路费,怎么去啊?再说还有一个母亲在,我要谋生养母亲,不能离开。这个先生很有意思,也没有留下名字,他说我给你钱养母亲,你去参礼五祖吧!(王阳明四句教解释)。

12、“仁”都被舍去了,哪里还有善恶的藏身之地。

13、    讲到知行的问题,在一百年前推动革命的孙中山,也有他的哲学理论,你们没有看过,叫“孙文学说”,里面提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个方面。譬如现在科学昌明,到今天我们都晓得电灯一按开关就行了,很容易,这是行易,但是电的来历、电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难行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难”,理论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这里讨论人性问题,人性怎么来的?人怎么会投胎变成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天堂或地狱?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未来有没有一个生命?每个人心里都有感觉,但是“行难”,永远不知道。这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14、    以上两种理解方式,实际上也就是王阳明两个大弟子,钱德洪和王畿的两种理解方式,第一个是钱德洪的,第二个是王畿的,两个人在天泉桥问王阳明到底哪个对,王阳明说,两个都对,悟性高的人就第二种,悟性低的就第一种,当然这样说不是好像在说钱德洪悟性低嘛,所以王阳明是把自己也包括进去了,说像我这样的悟性低的就第一种,第二种就是悟性高的,这就一边夸赞了王畿,一边又站到了钱德洪的一边。王阳明又说,你们两个讲学,两种方式要相资为用,不能各执一边,各说各的,对待不同的阶段的人,要讲他不同的话。

15、    你们注意!这叫做参禅,不是思想噢!你们学禅要晓得参,参就是追问,叫起疑情。再看第二句,他说“有善有恶意之动”,我们心性是无善无恶的,这个念头一动就有善有恶,对不对啊?对,他讲的也对。那我就要问了,请问:那个本体既然无善无恶,这个一动念有善有恶,这个有,这个作用,是不是从体上来的啊?是啊,那可见体上有善有恶了,“用”离不开“体”的,“有善有恶意之动”,用一动就有善恶。你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本来空的,“有善有恶意之动”,那体岂不是两个了吗?一个是不动的,一个动的,对不对?

16、人与万物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什么东西都没有,很空灵自在的,“何处惹尘埃”!这一下整个庙子轰动了,当时那里也有好几百人啊!等于是一个学院一样。这个偈子传到师父那里,五祖走过来看到了,笑一笑不讲话,拿鞋把墙上他的偈子擦掉了。

17、       宋明理學包括朱熹,是亡朝的哲學,根本不能治理國家的,因為他的哲學思想並不通,沒有到底,因此他的解釋就出了很多問題。特別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他的解釋錯得一塌糊塗。

18、   但是,王阳明的心是光明的,不代表每个人的心都是光明的,也不代表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自我意识按照心学的步骤去修行自身,因此这些儒家的解释,把心学当做对人的教化,王阳明肯定是不会去阻拦的,但是心学自有深意,这是肯定的,如果只是把心学当做一种全新的教化方式,那这几乎无疑就是把心学降低好几个档次,王阳明也就没有必要强行去搞出一个学说来了,也不可能从不同的阶层和范围吸引这样多的学徒。

19、因此,所谓的“心之体是中”,即是强调不能有任何的先验之见和偏见,才是致良知的态度。要把我在面对一个事物之前,全部的态度,先验、前见、偏见统统放掉,只以一颗赤裸裸的中正之心,来直接面对事情本身,还原事物原有的状态,才能够成为善。任何事物在成为你真正的对象之前,一切的言说都是多余的。我们甚至可以说,王阳明是最具有科学精神的。“无善无恶是为至善”,即是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任何事物都在变化,在事物变化的过程当中,把握事物的真实状态,就是致良知。致良知一定和时间空间相关,和当前状态相关,和对象有关,和情景有关。这也就是“义”,“义者,宜也”,也正是此意。以正为义,义必显正,是天下的公理。”良知就是未发之中“,未发之中经由你主体的现场表达和体现呈现出来的过程,就叫做”中“、”义“,这就是致良知,这就是真理的体现。所以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只是在面对事情的真实状况,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我们赋予的不同的价值名称,本质是同一的。

20、大慈供销社是一个专门销售良心产品的线上商城,里面所有的产品都值得信赖。今后我们将不断上线更多的好产品,让大家买的放心,用的安心。同时也给更多的微商义工提供一个销售平台,让他们不在那么辛苦,轻松挣钱养活自己。

21、人从出生到成人为一个物体,心也是在物体本身,是没有善意和恶意。善恶之意应重在后天是否有良知教育,良知教育才是从善的可靠保障。

22、王阳明第一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我说他错了,他没有彻底地开悟,只见到一点清净,你们打坐的时候都碰到过的;就是坐得好的时候,没有妄想,也没有想什么,可是都明白,清清楚楚的,好像这个是对了,不过你们不敢承认而已,对不对?好像那个稀饭煮得很稀,一端来“嘘嘘”一吹,米浆吹开了,看到里头有几颗米,这比方叫做“吹汤见米”,你听懂吗?好像把分别心打开了,咦咦!咦咦!很清净,就是这个。

23、       主觀、客觀身心讓位,就是忘我。一切概念都打掉了,肉體也忘了,不是不存在,身心讓位,歸到「本覺」。

24、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现在岔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

25、西方新兴的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就是在研究生命自性,究竟有没有前生后世?生命以什么为本?又从何而来?研究自性的问题,就否定了一切宗教,也否定了一切科学,自己有个本体,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心性问题。

26、“四句教”主要借用了《大学》里的“心”“意”“知“物”四个范畴对其整个理论所作的概括。具体指的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是无善无恶是至善的状态,是心的本体或本源,心的本体是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意念发动上有善有恶,有的发本体,是善念,有的不是发自本体,而是受到了外在的蒙蔽,是恶念。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依靠的正是本性的良知。人在心理上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探究事物的道理的过程需要经过事上的磨练,能够为善去恶,去除蒙蔽本心的各种灰尘,还原本心的晶莹洁净状态。

27、那么,这样“无善无恶”的“心之体”,又是如何有善有恶的呢?董教授认为,“无善无恶”是就心之体的本源实在状态而言的,这个状态面对实际生活,面对对象,是不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本原样子表达,是不具有必然性的。因而才说,“有善有恶意之动“。第二句不是第一句的逻辑演绎,而是关于现实存在的现象状况而言。心体之发,为什么要变成有善有恶的,因为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很有可能违背本心,违背本心就是恶,这也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善恶都不是就本体而言,而是就经验价值而言。

28、王学由于对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肯定,具有鲜明的体验性质,使其美学具有典型的体验美学特色。这种体验美学是以“至乐”境界为目标,强调超然的与天地同体,美善合美丑自融的“孔颜之乐”。

29、       我已提醒各位,一切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例如:保溫杯是緣起,沒有了就是性空,在它沒有存在之前,是性空,存在才緣起。種種條件構成了保溫杯,這有很多條件。請問它有沒有一個體?「體」就是托子。假使有個體,這個體擺在哪裡呢?擺在緣起性空,沒有存在之前,它沒有,消滅以後,它消滅了,那這個體在哪裡?哲學上搞體、相、用,沒有這個東西,是人搞出來的語言。一切的存在沒有一個體,各位慢慢去體會囉。王陽明的無善無惡,倒是說到阿賴耶識本身無善無惡,這個對了。但他來個「心之體」,不通。所以宋明理學到他那裡,就更走樣了。

30、致良知是最终的目的,意味着心学的完成。达到“良知”的境界时,才有可能获得真知,了解事物的本源。知识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于人自身的心灵,因此要在心上用功。即提倡以人的本心对待万物,以人的善心对待万物。但这并不是说人心要陷入冥想、苦思的状态中,而是要在事上磨练。

31、在这场心理危机中,王阳明由外向内,将外在的一切,如功名、富贵、荣辱等全都抛弃,树立起“心”的大旗,内重于外的路子上。并结合自己的心路历程疏解五经,创办龙岗书院,广收门徒,开放讲学,教化乡民,实践内圣外王的儒家传统观念。老年后遭受谗言、毁谤,心理素质再次接受考验,最终毅然脱离官场,以授业为主,如同王龙溪描述的:“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事无非,开口即得本心,……,心次悠然,上下与大地同流”,“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意思是王阳明此时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明白是非,心中无是非,心灵很悠然,表达的是内在最真实的想法,用心灵关照一切,就好像太阳当空照,一切都十分清晰一样,达到了现代心理学上所讲的“自我实现”境界,实现了理想人格。

32、    一种是属于全人类的整体性格也叫种族性格

33、    我为什么引用这个呢?你们诸位问到怎么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绪、思想,尤其做老板的,动不动发脾气骂部下,动不动认为自己资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这个心理要赶快改掉,看看神秀师父这个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是智慧,此心要平静,没有杂念妄想,没有情绪。但是人的思想、情绪、感觉随时会发生,忧闷、痛苦、烦恼、自卑、傲慢各种情绪,多得不得了,所以要随时拿掉自己心里的情绪、思想、感觉,这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修养,无论做一个普通人,或者做一个领导人,都需要这个修养。

34、    这就是我说的那个过度,也就是从钱德洪到王畿的所必须经历的一个思想过程,了解了这一点,就把之前对良知的解释,以及知行合一的解释,进行了一个完整的联系。

35、《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6、    所以你不能直接就跳到那个本体上面去,因为直接跳上去,就很虚,你没有根基,一两句话说完,你没有支撑,你现在就可以读几个佛经,然后一个“无”解决问题,寻求解脱,但是很没有力量,虚无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说的,唐三藏也要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可以,不然他执着个什么呢?直接放下取经执着,解脱,反正“无”不就了事了。

37、    先解释这个,“无善无恶性之体”,譬如这一张白纸,上头没有红色,也没有黑色,本体嘛!就是这一张纸。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你王阳明讲“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说已经不对了。

38、第四句话我不批评,那是行为哲学,一切宗教,一切教育,都是为善去恶,这句话没有问题。前面三句话讲本体论都有问题,所以千万不要搞错了。他是讲做人做事,道德行为都好;严格来说在哲学上讲是错误的,因为本体认不清楚。

39、商业是关于利害的计较;修行是关于善恶的计较。

40、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心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文化,这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41、    因此你发现,学习心学,若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只是照葫芦画瓢去把王阳明所有说过的话,拿来照搬教条,一句一句参习,那么你肯定是云里雾里,完全没有一个坐标的,你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该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42、知而不行,谓之不诚。 行而不成,谓之不能。 知而行,是赤诚之心,行而能,是贯彻到底,已经很难被其他人和事影响了。 

43、    他常玩这个本事,道家、禅都玩得很好。最后忽然不玩了,他说,玩这些本事,只是自己“玩弄精神”而已。他是走禅宗明心见性的路线开始,最后他用儒家的话,讲心性之学。

44、因此我们要在做事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去恶”来磨练自己的心。渐渐去掉蒙蔽心的私欲,使心最终回归它本来面目以恢复它完整的“知善知恶”的功能。(这里对“格物”做一下解释,我们平时所知的“格物”,是朱熹的“格物”,它的含义是探究事事物物存在的理,指的是理需要外求。

45、经过这样的准备,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待阳明先生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所谓”心之体“,就是人的本质,人的良知。良知即是道、即是性,即是理。恰如阳明先生所言,良知就是未发之中。在董平教授看来,”中“,是中国文化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46、我当年公开批评他时,那是很严重很危险的,因为当时蒋介石委员长,他提倡的是王学,他是校长,我是教官,我上课公开讲王阳明不对,讲他没有彻底悟道,但我讲出了理由:

上一篇:2023潞城吧的qq恋爱说说(成功者的第一要素是胆量。)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个性说说

  • 2023东南卫视的微博心情说说(现实甩给了你一个巴掌,教会你)
  • 教师节活动主题【42句精选】
  • 教师节祝福语精选简短【83句精选】
  • 手工教师节贺卡图片【56句精选】
  • 教师节给老师的祝福语十字【101句精选】
  • 蓝教帮的微信伤感说说(给我勇气,过520,我向他表)
  • 教师节活动创意【26句精选】
  • 教师节的由来30字【72句精选】
  • 我国教师节的由来【99句精选】
  • 描写教师节的诗【24句精选】
  • 教师节贺卡怎样写【51句精选】
  • 教师节险恶用心【109句精选】
  • 教师节手抄报的内容大全【51句精选】
  • 感恩教师的名言诗句【35句精选】
  • 感恩教师节手抄报图片幼儿园【66句精选】
  • 教师节简短祝福语精选【47句精选】
  • 个性说说相关栏目

    推荐个性说说

  • 春天去烧烤的朋友圈说说【文案100句】
  • 彩票中奖的心情说说的句子【文案100句】
  • 又辛苦又没赚到钱的说说【100句文案】
  • 压马路的搞笑说说【100句文案】
  • 关于蘑菇的说说短句【100句文案】
  • 工作改行发励志朋友圈【100句文案】
  • 儿童骑自行车说说【文案100句】
  • 到家报平安的说说【100句文案】
  • 最新个性说说

  • 王阳明四句教解释【47句精选】
  • 2023潞城吧的qq恋爱说说(成功者的第一要素是胆量。)
  • 祝福老师的话语的贺卡【119句精选】
  • 开封菜的qq空间悲伤说说(浅唱,那一段不为人知的伤,没)
  • 骆驼祥子主要内容150字【44句精选】
  • 金运昌的qq空间伤感说说(想起离别,空气总会弥漫着不舍)
  • 当之无愧的意思家喻户晓的意思【42句精选】
  • 单提马的空间伤感说说(父亲手指颤抖着,双唇不停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