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2、(期期艾艾)形容口吃。.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3、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4、造句: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5、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6、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7、释义: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8、解释: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出处:《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9、造句:爸爸每天起早摊黑,仰事俯畜,非常辛苦。
10、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论语·学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关于学习的成语50个)。
11、一鼓作气(曹刿 guì)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12、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
13、敏而好学——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论语·公冶长》(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4、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15、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论语·学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6、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7、造句:这几天工作太多了,他都已经衣不曳地了。
18、(妙笔征文)“我的暑假生活”征文活动开始啦~~把握展示机会,获得惊喜大奖~
19、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20、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21、出自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22、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23、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24、(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游戏。
25、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6、解释:孜孜,也作“孳孳”,努力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十分努力。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27、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28、解释: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29、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30、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31、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2、(博闻强识zhì)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3、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34、冷暖自知 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35、释义: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36、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37、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接竿而起(陈胜)
38、造句:不许出战,只是坚壁清野,待这干贼寇粮尽力弛,方可追他。
39、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4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41、释义: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乐不思蜀(刘禅)
42、刻苦耐劳: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43、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44、释义:曳,拖动。衣服不沾地,比喻非常忙碌。
45、★回复学习方法获取分别针对五门学科的学习指导
46、释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47、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48、★回复 真题资源 获取上海历年中考真题、一模、二模全套真题
49、出自《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50、(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写作“升堂入室”。
51、 (出自):唐·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52、释义: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53、墨守成规(墨子)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释义: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病入膏肓(蔡桓公)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安)出自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释义: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54、胡服骑射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55、释义: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56、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57、 (解释):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58、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59、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60、释义:有坚定的志向,只要努力从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6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论语·为政》(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2、切磋琢磨 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63、释义: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64、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65、日以继夜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66、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67、造句:我知道真象,但又不能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
68、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69、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70、(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71、造句: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72、造句: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73、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74、出自《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75、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76、造句:真相只有一个,不能颠倒是非,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