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文)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2、译文: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而支做出格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才叫做大丈夫!(道德经经典名句及翻译)。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4、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5、(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7、(翻译讲解):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
8、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不带任何功利,纯洁而不含杂质,容易让人心地亲近;小人之间的交往虽然甜蜜得酒一样,但是容易(因为利益)断交。
9、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感悟)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1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2、(翻译)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13、选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译文)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中又藏有祸端。
14、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15、第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篇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16、(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17、(翻译讲解):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18、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9、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译文)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20、(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2、选自《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译文)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立功勋,自高自大的人不能进步。
23、(感悟)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4、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才能够不因一点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
25、(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
26、也就是说,能了解别人,懂得怎样去应对他,这只是小聪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在这个概念中,“明”显然是高于“智”的。“明智”一词也由此而诞生。
27、老子认为,一个人若是太过在乎某一事物而紧紧抓住不放,那么就必定会受到损害。
2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老子》"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大道至简——老子《道德经》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老子《道德经》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经》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德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道德经》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道德经》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道德经》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道德经》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道德经》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无为无不为《道德经》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老子》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老子《道德经》
29、回复数字 118 观赏《太极武当》记录片1-7集
3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31、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道德经》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32、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33、夫惟不居,是以不去,夫指某人也,惟,惟一守不居不死,去过去,不去不死去。不固定在过去的時间点上就不会死去,比如死过的人某年某月某日祭周年同理也。
34、(感悟)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35、(译文)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那样,不要经常翻弄。
36、第48章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7、老子的《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8、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经·第六十章》
39、人们习惯于事事抢先,老子却指出,不要在事物未成熟前抢先去做。似乎也是说反了。如果我们承认,要顺着事物的自然发展去做,而不是去拉着事物,强迫它做不自然发展,那么,老子的话是对的,前者是无为的做法,后者则是有为的做法。
40、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八章上善若水。
41、第57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42、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轻率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会丧失主动权。
43、回复数字 120 聆听《道德经》部分章节的唱诵
4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46、他说:那你说宇宙真理级别嘛?那就是宇宙是有限度嘛。
47、译文:得民心的人多人帮助,不得民心的人自然没有人支持他。就连亲戚也会疏远自己。支持你的人多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48、(翻译)上天是不分亲疏的,但总是伴随着有德的善良之人。
4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50、(翻译)能了解别人的人只能叫做聪明,能认识自己的人才能叫做高明。
51、译文: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52、(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53、要在事情尚未发生之时就预防处理,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早做准备,防微杜渐。
54、老子是要告诉人们,凡事要把握一个度,只有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的状态,才能够保证事物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55、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委曲就会能够保全自己,弯曲就能够伸直,低洼的地方就会变得充满,破旧的东西反而会生出新的东西,少反而会变得多,多反而会生出迷惑。
56、《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57、(译文)治理天下就要立制度而定名分,名分既已有了,就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危
58、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59、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60、(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61、《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看别人总是很容易,但是认清自己却是很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一辈子都在做自己不适合做的事情,到头来碌碌无为。认清自己,坚守自己的本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与本分的事情。道德经经典名句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62、(感悟)老子此语,道出洁身自好,抑欲生安的道理。
63、凡过去的有或知都属阴一去不反了。定格在过去长死之化道也。
6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65、(感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66、——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67、这句话告诉我们,你做出的成果不要具有己有,你取得了成就不要恃功而傲。很多东西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追求也没有用,所以人生要懂得淡然知足。
68、回复数字 105 阅读《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69、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70、(译文)因此,圣人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什么并不居功自矜,他不愿意使自己显得过分突出。
7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72、(翻译)我有三件宝贝,持有它们并珍藏着它们:一是仁慈,二是俭朴,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心怀仁慈,所以能勇于献身;奉行俭约,所以能够周济民众;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的首领。
7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74、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7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歉,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才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6、(译文)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77、(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78、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答;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中的名句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79、我说:你这属于强词夺理,你就解释什么是上善若水不就行了吗?
80、大意:让我们合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也是生长于细小的萌芽。而九层的高台,也是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也是从我们脚下的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所以,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好高骛远。
81、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82、我说:你这个道观之所以没有生意,就是因为有你这样的道士在。你都不会说在这里乱说,上善若水是这样的意思吗?上善若水是说最高的道就跟水一样是有利于万物滋润万物奉献自己,也不争名争利,不居功。
8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84、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说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动的“回归自然”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追求“小国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对“道”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85、我被他一问,霎时之间说不出话来,是啊,水自己都不知道是好是坏,我是怎么知道的?
86、(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87、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88、(感悟)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最高评价。
89、老子在这里是想要告诉人们,“善”是符合大“道”的,善良的人因为其自身的思想和言行均是符合“道”的,并且能够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那么自然就会被大道所青睐。所以,做人做事应顺应天道,多行善事,多结善缘,做个善良的人。
90、(翻译讲解):柔弱胜刚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91、我走进那个道观走到里面没什么人,静悄悄的,香火不旺啊。然后走着走着走到一个太岁殿里面有个老道士正在睡觉。
92、——第五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9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94、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
95、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
96、点评:天道是公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虽然时间跨度很长、空间跨度很广,但从来不会漏掉一个好人,也不会漏掉一个坏人。
97、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经典名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98、(翻译)遵循于自古以来就有的大道,来驾驭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实际。
99、老子的这句话在这里可以从两面来解读:一是一个人轻易承诺,那么也许他是一种缺少诚心的承诺,这种承诺的本身也就是缺少信用的。二是一个人轻易承诺,别人看到他不能实现承诺,那么也会对他失去信任了。
10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01、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