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写作遵循一定的词格。如果说它的特点,就是相对于其他写作(如诗歌)来说的。总体来说,“诗庄词媚”。宋词较为婉约,但也有豪放一派,故而任何人都不能肯定说宋词写作有什么特点!
2、其实白居易所擅长的诗歌体裁很多,五言七言都能信手拈来,绝句律诗也是律工韵谐。其五言绝句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驴”、七言绝句如“半江瑟瑟半江红”、律诗如“试玉要烧七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等等都是传唱千古的名作。
3、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强调诗歌与政治与现实生活、民生疾苦的密切关系,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和“唯歌生民病”等口号;二是提出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形式应服务于内容。
4、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富有强烈现实性和的批判性。
5、白居易最擅长叙事诗,不仅仅能长篇叙事,且能以短小篇幅描绘一些生活趣事,此诗便是描绘儿童生活的叙事小诗。
6、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具有通俗化、大众化的特色,其诗通俗易懂而不失深远,自然晓畅而不失流丽,文字浅显易懂,很少用典故和奥僻词语,特别喜欢提炼民间俗语入诗。其诗采用的“七”言句式,也是来自民间歌谣。正因为白居易诗内容贴切现实、思想深远、风格平易、语言通俗,连一些不识字的老人、儿童都能听懂,白居易的诗歌才会在社会广泛传诵。(白居易的诗歌风格)。
7、到颈联却一转戏谑之态,转而感叹“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这是白居易对自己半生遭遇的牢骚之语:世间富贵应该没有我的份了,唯有身后文名聊以自慰。看似是对自己诗才的自许,却也包含着很多不平和辛酸。正如其另一首诗所说:“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8、第树立了人格典范。综观白居易一生,无论是前期作为平民知识分子的代表,所主张的“为人生”的文学观,还是后期乐天知命,对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所进行的实践和改造,都给后代知识分子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9、结尾一联再次回到调侃的语气:“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诗人故作自傲,夸耀自己编成诗集的得意心情。
10、他以人中之杰的亲切面容出现在诗坛上,成为文人、士大夫可以企及的榜样和典范。
11、为政:忠义直正,仁慈爱民,为普天下沦落之人掬一捧青衫泪;
12、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13、白居易一生写了差不多三千多首诗,数量远超同时代的诗人,可见他极为勤奋,在这三千多首诗中,有很多脍炙人口,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每个人都喜欢白居易的诗;主要还是因为他的作品好理解,通俗易懂,人们一读就可以理解其中的意思。
14、从诗题中可知白居易写这首诗的背景:诗人编辑整理了自己的诗作,编为十五卷的诗集,于是在卷末写下这首诗,并且“戏赠”元九(元稹)和李二十(李绅)。可见白居易颇有自得之意,然而读完这首诗方知这矜矜自夸中满是辛酸自嘲。
15、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因曾任太子少傅之职而被称为“白傅”,又因死后谥号“文”而被后世称为“白文公”。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6、百家讲坛主讲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受邀参加本次品鉴会,与大家分享自己对于白居易诗歌主张的理解。
17、杜甫是盛唐诗人,一生多坎坷,有忠君爱民之心,其体现即时创作中的忧国忧民思想.
18、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甚至亲自为他题诗吊唁:“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19、白诗文字浅显,很少用典故和古奥的词句,还特别喜欢提炼民间口语、俗语入诗。
20、 陶渊明——田园诗之大家。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表现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反抗精神。讴歌田园风光,把美丽朴素地田园风光与黑暗污浊地仕途生活加以鲜明地对比,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佳途地虚伪。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在《咏荆何》、《读山海经》中,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战斗精神地颂扬,反映了诗人自己反抗黑暗现实地思想,表现了他"金刚怒目式"的一面。说明他没有忘怀现实,也没有放弃他的伟大理想。
21、由于盛唐到中唐国家局势的突变,此间的诗歌发展也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
22、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后总算是通过了宣州府的乡试。
23、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24、这首《池上》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小学课本中的必背诗之想必大家都能倒背如流了。
25、唐朝是我国诗歌的繁盛时期,诗歌的风格流派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如王维 的田园诗恬静幽美,李白的诗歌奔放飘逸,杜蒲的诗沉郁顿挫,白居易的诗 通俗平易,李商隐的诗精工秀等.是诗人的性格,气质,阅历,素养等方面的 写照.
26、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因此创作诗文时经常署名“太原白居易”。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27、白居易天赋过人,六七个月大时,尚未能言,却已将乳母指着读给他听的“之”“无”二字牢记于心,此后旁人要他指认,他竟能明辨无误。
28、白居易的讽谕诗一般一诗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笔墨集中地突出一个主题。如《卖炭翁》通过卖炭老人的一件事表达“苦宫市也”这一主题。
29、⑶长于叙事状物,通过外貌和心理描写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30、 白居易——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抨击黑暗,针砭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地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地主张。诗风平白清新。
31、在很多人印象中,白居易的诗大多是乐府诗,篇幅长而多叙事,语言通俗易懂又很优美,能准确传达主题。比如我们中学曾学过的《观刈麦》、《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等等都是中长篇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