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恩戴德解释: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出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译文:让他们都感激所受的恩义,而怀有报答的意愿。
2、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多谢大娘子;小人结草衔环;此恩必当重报!”
3、 出处:出自《说苑·复恩》。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他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马肉。秦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这些人都害怕惊恐地站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不喝酒会伤害人的身体。”于是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地离开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我们到了已经可以以死来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于是就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穆公终于解决了困难,打败晋国,并抓了晋惠公回来。
4、 出处:书面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入,为教子醒世之用。
5、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6、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
7、(衔环结草)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8、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驿中居住,张氏心中感激不尽。
9、(举例造句):每言不能不叹,既情爱发中,又宜率马以骥。★三国·魏·曹操《下州郡》
10、结草衔环( jié cǎo xián huán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 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11、渔夫回答道:“你没看到我手里的船桨吗?当年我父亲就是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啊。”伍子胥想了想,便说:“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一位渔夫救了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就是他的儿子。你怎么在这里呢?”
12、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渔郎跑来跟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渔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战车?”
13、反义词:恩将仇报、无动于衷、忘恩负义、恨之入骨。
14、我wǒ们men这zhè一yì生shēng会huì遇yù到dào很hěn多duō值zhí得dé感gǎn恩ēn的de人rén和hé事shì,不bù如rú趁chèn着zhe感gǎn恩ēn节jiē给gěi他tā们men发fā一yī条tiáo消xiāo息xi或huò者zhě打dǎ一yī个gè电diàn话huà,为wéi这zhè些xiē曾céng经jīng帮bāng助zhù过guò我wǒ们men的de人rén送sòng上shàng一yī份fèn感gǎn恩ēn节jiē的de祝zhù福fú。
15、(拼音):yīrìwéishī,zhōngshēnwéifù
16、 释义: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17、释义: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18、良师益友,成语,意为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用于形容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朋友。出自《论语·述而》《论语·季氏》。
19、(举例造句):敬宗忝为人师表,而求谒中贵,他日无以见诸生。★明·焦竑《玉堂丛语·方正》
20、 感恩戴德:意思是感激别人给予的恩惠和好处出处。
21、(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驿官传扬都督之命,将十千钱赠为路费,又备下一辆车儿,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驿中居住,张氏心中感激不尽。”
22、今日一切皆是恩师所赐,弟子饮水思源,怎敢不感恩图报?做人要饮水思源,感恩图报。
23、 出处:出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第五十七卷:“(统)常劝(孙)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权纳用焉。”
24、出处:高阳《清宫外史》上册:如果能培植他出镇方面,则感恩图报,声气相应,岂不是平添了一条臂膀。
25、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驿官传扬都督之命,将十千钱赠为路费,又备下一辆车儿,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驿中居住,张氏心中感激不尽。”
26、打渔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战车,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可以叫吴国的士兵回去吴国。”
27、造句:感激先生的救命之恩,日后我一定~,以死相报。
28、“感恩图报”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感激别人施与我们的恩惠,并且要想办法报答别人。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