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其他形式可以真正包含这样一个你永远不能离开的房间的想法:你必须与演员共享同样的物理空间。所以那种被困的感觉,那种灯光永不熄灭的感觉,那种夜晚永远不会来临的感觉,完美地融入了这部剧本身。
2、同时,萨特认为,人既然是绝对自由的,那么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人都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行动和价值承担全部的责任。人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会处于某种境况中,个人的选择必然会牵连到全人类。因而,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当对一切人负责,这就是人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也不难看出,萨特已将存在主义变成了一种人道主义。(保罗萨特名言)。
3、自爱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其他部分去观察自己,体验自己,而要把自己作为整个世界的一部分来理解。
4、艺术家是个嫌疑犯,任何人都可拷问他、逮捕他并把他拖到法官面前。他的所有言论和所有作品都可作为起诉他的证据。——萨特
5、在萨特逝世时,数以千计通过阅读他的撰著才认识他的人,在获悉他逝世的消息后不约而同地作出了悲痛和震惊的反应,在巴黎为他送葬的行列也浩浩荡荡,这种情况反映出一位思想家由于他的榜样和思想而受到人们的敬仰。
6、莫言在“三年困难时期”蹒跚;木心被打成“黑五类”数次被囚;子厚先生仕途21年,贬至荒郊14载;马尔克斯在欧洲辗转;高尔基在裁缝店当学徒;史铁生囿于轮椅,冥想于地坛……
7、谈及独立,首先想到的便是蔡元培先生教育独立中所提及的思想独立,以及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8、由于父亲早逝,萨特的童年是在外祖父母家度过的。他的外祖父是一位语言学教授,家中拥有大量藏书,使儿童时代的萨特受到了良好教育,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9、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因为他并没有创造自己,但却是自由的。因为一旦被扔进这个世界里来,他就必须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
10、二战期间,萨特入伍并被俘,战争的经历让他不再单纯关注个人,而是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1943年,他出版了自己的哲学专著《存在与虚无》,指出存在先于本质。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萨特成了共产d同路人,并与波伏娃一同访问中国。1960年,他完成了第二部重要的哲学著作《辩证理性批判》的第一部分。1964年,萨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领取,原因是他不想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
11、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1905年—1980年),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12、每学期力迈都会组织学生进行舞台戏剧表演,戏剧教育的核心是感悟生命、释放天性,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强化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表现力和自信心。
13、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14、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
15、1974年,萨特的左眼实际上已经完全失明了(他的右眼在童年时已失明),高血压折磨得他每天至多走半英里路。因为无法继续写作,萨特便说自己丧失了存在的理由。在他人生最后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得非常平静,并对自己的思想做了修正。1980年4月15日,萨特在巴黎病逝,享年75岁,五万人走上巴黎街头护送他的灵柩出殡。
16、人不外乎是他意图成为的东西。人实现自己有多少,他就有多少的存在。因此,他是他行动的总体,是他的生活。
17、人有压抑他人的天性。而且人生而自由,这种自由是选择的自由
18、彼埃尔·朱勒·雷纳或朱勒·雷纳(Pierre-JulesRenard)(1864年2月22日–1910年5月22日),是一位法国作家和龚古尔学院成员。
19、1964年,当萨特得知自己被诺贝尔奖评委会提名并有可能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时,当即致信评委会,表示将拒绝该奖项。他拒绝诺贝尔奖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他是一个独立、自由、不必依附任何人的个体,所以拒绝任何来自官方或民间组织的奖励。
20、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又让我明白这一切没什么意思。即使得到了自己的最爱,也依然会感到空虚。
21、自爱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其他部分去观察自己,体验自己,而要把自己作为整个世界的一部分来理解。
22、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23、不仅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这部剧,还要记住我们的三个学生,这是展示他们能力的一种方式,充分利用他们上戏剧课的时间,在戏剧课堂上的交流,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对情感情绪进行表达和交流,分析角色性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共情心理,更能锻炼学生自身的批判性思维;
24、批评是一门科学。批评是揭示文艺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它是建立在彻底理解艺术家或作家在其作品中所遵循的规则,深入研究典范作品和积极观察当代的突出现象的基础上的。——普希金
25、让-保罗·萨特,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26、最深层的就是“认识自己”,从认识自己开始,就是走上了“自爱的道路”
27、批评家们评论作品而不知他们被作品评论。——让·科克
28、你不得不追溯到1944年,经过二战洗礼后,西方世界精神急需拯救,存在主义还没有作为一种理念存在,萨特用一种更加通俗的方式,将一种更加实用的哲学推荐给了大众。让诸多迷茫于生活选择题中的战后一代青年,仿佛找到了人生明灯。所以像《禁闭》或者《恶心》这样的作品是专门写来吸引更多的普通观众的。
29、其实,在波伏瓦的十年日记里,也屡屡出现萨特女友的名字,西尔薇、万妲、阿莱特外,萨特多年前的希腊女友因为突然空降巴黎也出现在了波伏瓦的日记里。所有被波伏瓦写进萨特生命最后十年日记里的女性,除了在写到突然从雅典来的梅丽娜时波伏瓦的情绪有所波动外,萨特在阿莱特家过夜时身体发生异样啦、萨特与万妲在一起时突然身体失去平衡啦、萨特如何依恋西尔薇啦,波伏瓦写来都像是无动于衷。特别是西尔薇,一字一句研读在波伏瓦日记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她自己以外的这个女人西尔薇,我简直怀疑,西尔薇到底是萨特的女友,还是波伏瓦的闺蜜。按照常理,波伏瓦应该忌惮比她后来的萨特的女人才是,可是,他们三个居然如此密集地三人行,甚至,波伏瓦还单独偕同西尔薇去意大利、去西班牙……这就难怪读者会疑问:西尔薇是横插在波伏瓦与萨特感情生活中的第三者吗?波伏瓦是让-保罗·萨特的海狸吗?
30、现实的精华就是匮乏,一种普遍而永恒的欠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不够人们受用。食物不够,爱不够,正义不够,时间永远不够。
31、人不外乎是他意图成为的东西。人实现自己有多少,他就有多少的存在。因此,他是他行动的总体,是他的生活。
32、解析:先生所代表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即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重温和解读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术论著及其崇尚并践履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它对于人们冷静、客观、理性地反思一些儒学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对于践履现代科学理念,构筑创新思维模式大有裨益的。纵使历经沧桑,它们仍似一束不灭的火种,使众多在漫漫学术追求的茫茫学海中夜行的人们依稀看到它的光芒。这是学术理性之光,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之光!
33、可是房门打不开,不能拂袖而去;他们又想寻死,死掉一个就少了一重矛盾,可自己本身就是鬼魂,不能再死;鬼魂不用排泄不用送饭,于是永远不会有第四个人进入他们的生活,只有他们三个,面面相觑……于是三个灵魂恍然大悟:“他人即地狱!”这样无休止的生活是比上刀山下油锅更可怕的惩罚,是真正的地狱的生活。
34、“人就像是骰子一般,把自己投掷到人生之中去”。
35、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36、人,生没有意义,死亦没有意思,人本身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即:存在先于本质。
37、存在主义产于德国,后传到法国,在萨特这里发扬光大。正因为此,才有人对萨特做了至高的评价:“法国在萨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思想家。”作为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摒弃了宗教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无神论的存在主义。
38、这句话是萨特的行动哲学的概述。人被抛在这个荒谬的世界里,只有通过自由选择和行动才能创造自己的本质,这是这句话的内涵。
39、川普时代来临,五年前占领华尔街的人,他们现在在哪?
40、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你自己成为好朋友。
41、无需赤热的烤架,地狱就是他人。他们可以通过观念的灌输,把你烤的迷迷糊糊。
42、Wal-Martismypersonalvisionofhell.Ispendalotoftimeobservingotherpeople.
43、音乐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既是一种娱乐,又是文化修养的一个主要成分。——〔法国〕萨特:《七十岁自画像》。
44、Vivian:听起来有点复杂,学生如何理解它呢?
45、所有的人把时间花在了互相解释以及庆祝他们意见相同上。我的天,他们是有多看重”所有的人意见相同“这件事。
46、我知道再也遇不到能激起我们热情的人或事了。你知道,去爱人可不是小事,需要毅力、慷慨、不顾一切……在开始甚至还得跳过一道深渊。要是深思熟虑,我不会这么做。而现在,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再跳了。
47、思想在我头脑里流过,或快或慢地,我不使任何东西留下来,我让它们自然地逝去。很多情况下,由于缺少借以依附的词句,我的思想始终是模模糊糊的,它们汇成一些含混的但很有趣的形体,互相贪婪地吞噬着,马上我就把它们忘了。
48、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
49、最后,面对每个哲学家思想家时,看看他们的智慧,希望哲学带给您的是智慧,真正的哲学并不枯燥,您试试静心看看~
50、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又让我明白这一切没什么意思。即使得到了自己的最爱,也依然会感到空虚。
51、人有压抑他人的天性。而且人生而自由,这种自由是选择的自由
52、以一种比忧郁更诡诈得多的语言,萨特认为,这个特征,区分了人,和“一片苔藓、一坨垃圾,或一棵菜花”。关于自己之所是,苔藓能做的并不多,萨特说,而人,却必须通过行动和选择来创造自己,“人是他谋划去成为的那个东西”。这种自我决定的观念模式,听起来和萨特典型的宿命论,可一点儿也不像。
53、我活着,是因为我诞生了。我诞生,是因为我的父母孕育了我。我自己并没有要求诞生。但一旦我诞生了,活着,就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追求尽可能好的结果,并尝试着给一开始就被扭曲的自由以正确的方向——这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去做的。我说自由被扭曲了,是因为父母在孕育我们的时候,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他们设想我们将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职业等等诸如此类的希望或寄托。我们的自由被扭曲,也受教育的影响,受新闻和媒体每天提供的信息影响。
54、所有的人把时间花在了互相解释以及庆祝他们意见相同上。我的天,他们是有多看重”所有的人意见相同“这件事。
55、50多年前,萨特正式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56、Cassie:一般人认为,“人死如灯灭”,肉体最终会化为了灰烬,与自然融为一体。有些人认为人类除了看得见的躯体以外,还有看不见的意识。
57、这就是是时光,赤裸裸的时光,它慢慢来到存在中,它让你等待,可是当它来到时,你感到恶心,因为你发现它早已在那里了。 ——萨特 《恶心》
58、普渡大学哲学教授威廉·麦克布莱德也同意,萨特的作品是“励志的”,以及,法国哲学家的作品,和当代的鸡汤书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事实上我们是能够塑造自己的”,麦克布莱德说,“我猜鸡汤书说的也是这个:塑造自己。”
59、萨特是法国战后重要文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恶心》(1938)是存在主义的著名小说。这部日记体小说的主人公罗康丹所生活的是一个污秽龌龊的世界。
60、Thomas:尽管现在电影和电视占主导地位,在西方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戏剧是流行的视觉和表演娱乐形式,所以它是一种与表演艺术的历史元素相联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