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解释:圣人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有的远避,有的亲近,有的离去,有的不离去;归根究底洁身自好而已。
3、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4、限制人民不必用国家的疆界,保护国家不必靠山川的险阻,威行天下不必凭兵器的锐利。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5、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6、(赏析)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绝对见效的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8、孟子说:“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冷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比如下棋,只是一种小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1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2、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1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4、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15、解释: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
16、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17、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8、※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9、 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20、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了。”
21、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22、 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2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4、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5、解释: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最为不孝顺的。
2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7、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9、解释: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30、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2、(译文)孟子说:“老百姓生活和生产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对待啊。”
3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4、解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35、(译文)孟子说:“(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3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五种关系,是大自然的规则,不是谁发明的,是本来就存在的。你顺应规则,就一生幸福,违逆规则,就会招灾惹祸。
3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