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像青年莱奥帕尔迪那样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已难以想象,尤其是他父亲莫纳尔多伯爵的藏书室已经崩溃。说崩溃就是说那些古书已所剩无几,也指新书已扩散到所有现代文学和文化里去。现在可以做的,就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发明我们理想的经典藏书室;而我想说,其中一半应该包括我们读过并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另一些应该是我们打算读并假设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我们还应该把一部分空间让给意外之书和偶然发现之书。
2、另外还有,夜光下酒被喝掉,只留下红红的唇印,羽毛笔下显出隐藏的字迹。
3、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4、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
5、经典带着以往的阅读痕迹传承给我们,并且带着它们本身留给文化,或者更明白地说,语言和习俗的痕迹。
6、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7、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为什么说年轻不读卡夫卡)。
8、肋骨成了牢狱,无故泪湿枕头,再也没有比这更精确的对最初的爱恋的描述了。那种纯粹的原因不明的悲伤浸透了整个心灵和整个身体,最初遇见爱的感觉便是:震撼。然而当人意识到为什么流泪的时候那种感觉或许已经退却了,这就是记忆的悲哀。然而村上的这部小说把它明明白白地点了出来:就是爱。再说一遍:爱情。
9、十几年前,站在西北大学的讲台上,我接受了指导老师梅晓芸的本科论文答辩,当时我的毕业论文是《来自地狱的天籁之音——卡夫卡文学的象征意义及其背景》。时过境迁,卡夫卡的相关印象依然鲜活。(为什么说年轻不读卡夫卡)。
10、马尔克斯说,毛姆是他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奥威尔说,现代作家里毛姆对他影响很大。
11、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12、二是,卡夫卡是个哲学家式的作家。他的作品与传统文学的主题不同。传统文学要么歌颂、要么批判,要么追求审美,要么创造趣味,总体上就是“抑恶扬善”。但是卡夫卡的主题不是这样,他试图探究的是“本质”——世界的和人类的本质、因充满了悖论而荒诞的本质!使得他的作品有了哲学的深度,造成了我们理解的难度;
13、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雾会,却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14、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15、麻省理工大学的残雪网页是我看到研究残雪英文资料搜集最完备的地方http://web.mit.edu/ccw/can-xue/biography.shtml。
16、像卡夫卡一样,残雪也给世界文学提供了一种这样既陌生又普遍的语言。
17、漂亮的设计,放在书架上也自成风景哦 实拍图▼
18、但毛姆却免去了这种“不幸命运”。他活着时,就是全世界有名的作家,还靠写作成了富豪。
19、如果我只能选一篇残雪的作品,而且最好是让外国学生们(今天的中国人)有兴趣有耐心读完,那么我就选她的早期短篇“山上的小屋”。
20、一九八六年秋,我在北大中文系刚开始读三年级。北大首届北大艺术节轰轰烈烈登场。因为声称是民间办的,所以很受北大学生的捧场。组织者请来北岛顾城多多跟学生谈诗歌,结果诗人们差点跟带点儿挑衅的学生们打起来。记得还有几部探索创新的电影展映以及和导演演员见面之类的活动。但那次艺术节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文学杂志《中国》事件。那本杂志据说是在丁玲的关照下,由当时在作协工作的作家牛汉主持的。这两位深受文字狱之苦的前辈希望以他们已经佝偻的身躯,为文学青年们撑起让他们逃出去的铁闸门。《中国》专门刊载“探索”“实验”类的文学作品。于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在各种压力下被迫停刊。停刊就发生在艺术节期间。于是北大的文艺青年们就发起各种呐喊和声援,包括纷纷去买《中国》的各期剩余杂志。
21、幸福并不取决于财产。幸福只是定向问题。这就是说,幸福者看不见现实的黑暗边缘。
22、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月亮和六便士》
23、⊙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4、我们冠之以经典的书具有一种类似总体的形式,可与古代的法宝相提并论。根据这一界定,我们正在趋近马拉美所构想的“全书”的境界。
25、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26、这同时适用于古代和现代经典。如果我读《奥德赛》,我是在读荷马的文本,但我也不能忘记尤利西斯的历险在几个世纪以来所意味的一切事情,而我不能不怀疑这些意味究竟是隐含于原著文本中,还是后来逐渐增添、变形或扩充的。如果我读卡夫卡,我就会一边认可一边抗拒“卡夫卡式的”这个形容词的合法性,因为我们老是听见它被用于指称可以说任何事情。如果我读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恶魔》我就不能不思索这些书中的人物是如何继续一路转世投胎,一直到我们这个时代。
27、我博士论文虽然写的是八九十年代中国实验小说与自我发现的关系。但九十年代末我毕业时却眼见着商业大潮已经把刚刚再次萌芽的启蒙主义的文学文化推向边缘。不愿意再炒冷饭,我的第一本学术书并不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而是重打旗鼓另开张。我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做田野调查,亲眼见证了中国文学的商品化倾向与畅销书机制对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改造。文坛上一群欲女赤裸裸上阵,不说年轻的一代纷纷投怀送抱,有卫慧写(上海)宝贝,周洁茹写小妖(的网),棉棉写(盐酸)情人,春树写(北京)娃娃;就是年老的一辈也抵不住诱惑,纷纷写“作女”,写情爱(画廊)。写自传小说,女性欲望,本无可非议,只是她们的姿势太低了些,匍伏在大地上,而忘了上帝借给她们的翅膀。
28、年轻人读毛姆,《月亮与六便士》思考自己真正向往的人生,《人生的枷锁》清楚生活给予的幸福和枷锁,便不再畏惧,勇敢去面对生活的本质;
29、“我承认这种生活(世俗眼中的安稳)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月亮和六便士》
30、“这些年来我一直注意着,等你来问这个问题!你以为,我关心的是其他的事吗?你以为,我在看报纸吗?你瞧!”说着,他扔给格奥尔格一张报纸,这张报纸是他随便带上床的。这是一张旧报,它的名字格奥尔格是完全不知道的。
31、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32、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发现小时候读不懂的书,慢慢随着你年龄的增长,随着你阅历的丰富,也就能读的懂了,这就是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那些事情,你就无法理解。作者能够写出来的原因是因为她经历了多大的折磨啊!艺术是生活的再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时候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某一个情节会忍不住哭出泪来,那是因为作者的感受和我刚好相似,作者的笔触很细腻,写到了我的心里。他们可以算得上是灵魂的塑造师,读万卷书真的可以在让你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你的精神境界,让你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境界之中。
33、 你愈是爱护他,却愈加会伤害他的感情。更何况使他蒙受这一切痛苦烦恼,是否就一定有什么意义呢?也许,要他回国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他自己说过,他已经不了解家乡的情况。这样的话,他将不顾一切地继续留在异乡客地,而朋友们的规劝又伤了他的心,使他和朋友们更加疏远一层。
34、他就朴素地给你讲故事,你听得入神,忽然发现,里面满满都是睿智的句子。
35、说完他放下撑着天花板的手站着,两只脚还踢来踢去。他由于自己能洞察一切而面露喜色。
36、 在最美好的春季里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年轻的商人格奥尔格·本德曼正坐在二层楼自己的房间里,他的住所是沿河一长溜构造简易的低矮的房屋中的一座,这些房屋几乎只是在高度和颜色上有所区别。他刚给居住在国外的青年时代的朋友写完一封信,漫不经心地将信装进信封,然后双肘撑在书桌上,凝望窗外的小河、桥梁和对岸淡绿的小山冈。 他寻思着他的这位朋友如何由于不满自己在国内的前程,几年以前当真逃到俄国去了。现在他在彼得堡经营一家商店,开始时买卖兴旺,但长久以来生意显然清淡,他归国的次数越来越少,而每逢归国来访时总要这样抱怨一番。他就这样在国外徒劳无益地苦心经营着,外国式的络腮胡子并不能完全遮盖住他那张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很熟悉的脸庞,他的皮肤蜡黄,看来好像得了什么病,而且病情正在发展。据他自己说,他从来不和那儿的本国侨民来往,同俄国人的家庭也几乎没有什么社交联系,并且准备独身一辈子了。 对于这样一个显然误入歧途、只能替他惋惜而不能给予帮助的人,在信里该写些什么呢?或许应该劝他回国,在家乡定居,恢复同所有旧日友好的关系──这不会有什么障碍的──,此外还要信赖朋友们的帮助?但是这样做不就等于告诉他,他迄今为止的努力都已经成为泡影,他最终必须放弃这一切努力,回到祖国,让人们瞪大着眼睛瞧他这个回头的浪子;这不就等于告诉他,只有他的朋友才明白事理,而他只是个大孩子,必须听从那些留在国内并已经取得成就的朋友的话去行事。
37、“告诉我在那儿的朋友,”格奥尔格说着,用目光追寻他父亲的眼睛。──“在商行里他可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他想,“瞧现在他劈开两腿坐在这里,双臂在胸前交叉着。”
38、他的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
39、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卡夫卡: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①他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般瘦小、郁郁寡欢,事实上,他身高82米,相貌英俊;②生前,他在德语文坛几乎无人知晓,去世后才引起关注;③他曾说,“我们需要的书,应该是一把能击破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他的作品有《变形记》《城堡》……对,他是弗朗茨·卡夫卡(德文: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奥匈帝国德语小说家,犹太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40、卡夫卡迷宫般、梦幻般的写作风格,总让人疑心他的很多作品是梦醒后起身飞速记下的梦境,比如《乡村医生》《盼望成为印第安人》《招魂会议》《猎人格拉库斯》。他借此喃喃地咕哝着自己的个人生存感觉(Lebensgefühl),一种被卡在夹缝的感觉,一种两难之中找不到出路的进退维谷的生存困境,这也许是他作品中那些悖论的根本来源。乡村医生驾着尘世的车,非尘世的马,赤身裸体,遭受着这最不幸时代的冰雪肆虐,他卡在人世与非人世之间,“永远回不了家”。《猎人格拉库斯》说得更明显,卡夫卡借已经死了但还未进入冥界的猎人格拉库斯之口道出了这种困境的极致状态:“我现在在这里,除此之外我什么也不知道,除此之外我什么也不能做。我的小船没有舵,它靠从冥界最深的地方吹来的风行驶。”格拉库斯生而不得、死亦不能,什么都不能做,只能任冥界的风把自己吹往不知何处,他像《招魂会议》中的鬼魂一样卡在了生死的夹缝当中。《盼望成为印第安人》甚至放弃了情节的铺陈,直截了当地说出他渴望放弃对客观世界的依凭,在超越尘世的空间长久飞奔的模糊愿望。
41、他的作品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于一身,以丰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构造超乎想像的、富有浓厚童话意味的故事,深为当代作家推崇,给后世带来深刻久远影响。
42、他并非出身富贵。从小父母双亡、被寄养的经历使得他个性害羞孤僻,口吃的毛病更是跟随他一生。孤独的青少年时期,阅读是他的好伙伴。
43、孤独的人可以读读毛姆,这大叔太有趣,让人会有找到“组织”的感觉:
44、“你躺在床上感到舒服些了吧,”格奥尔格一边说,一边把被子盖好。
45、抛却其中一些对于反对战争、对于天皇这种飘忽迷离的隐喻之外,依然可以看到许多村上式的特色,村上春树在这本小说中依然延续了他的物语形式,从中表现出一种离奇诡谲的想象力。
46、接着,我还真的应该第三次重写这篇文章,以免人们相信之所以要读经典作品是以为它有某种用途。唯一可以列举出来讨他们欢心的理由是,读经典作品总比不读好。
47、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48、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49、他对密伦娜的爱炙热疯狂但充满了小心的隐秘,密伦娜为了隐藏和卡夫卡的恋情,收信都只能去邮局亲自取,这遥远的带着两地泥土的爱情,让卡夫卡本就脆弱的心更加厌弃自我,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的我摧毁一切,而卡夫卡丧气的说一切都可以摧毁我。他对爱情执着的期盼,但是害怕受伤,过度的认真让他三次订婚然而又终身未娶。胆怯与懦弱是原生家庭带给他最大的“礼物”,但是密伦娜如同他的女神,照亮了他阴郁的世界,让他如一只飞蛾,带着炙热的自焚之意冲向那片希望。
50、毛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拥有一双观察者的眼睛,和作家的悲悯之心。他对一切习以为常的规则,保持怀疑,却钟情于那些离开主流生活的边缘人。
51、“我每天都在家中清理抽屉。当我不清理抽屉的时候,我坐在围椅里,把双手平放在膝头上,听见呼啸声。是北风在凶猛地抽打小屋杉木皮搭成的屋顶,狼的嗥叫在山谷里回荡。
52、不管你是选择了世俗既定的人生道路,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了虽然怪异但却满足的一生,都是成功的,问题的关键是,你要心知肚明。
53、 格奥尔格手里拿着这封信在书桌前坐了很久,把脸转向窗户。有一个过路的熟人从小巷里跟他打招呼,他正想得出神而在微笑,刚好作为对人家的回礼。
54、周游列国、见多识广,他一生写了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一百多篇,还有剧本、回忆录、文艺评论等。一生活跃在文坛长达50多年,直到91岁去世。
55、毛姆的毒舌犀利,带着种罕见的幽默和深刻,每每细咂摸,都能品出别样滋味。
56、当然,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毛姆小说里,对人性、生活的深刻洞察,让人久久回味。
57、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58、卡夫卡在短篇小说《乡村医生》中将一名患者身上溃烂生蛆的伤口比做“玫瑰红色”的鲜花,这种极富象征意味的比喻,曾经让我们的一大群作家尤其是先锋作家着迷!
59、很特别的设计,有巧思也有新意,藏着生活的哲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们努力生活,终有一天枷锁打开,生活的字迹显露出来,便是人生的过程了。
60、读一部经典作品还一定会令我们感到意外,当我们拿它与我们以前所想像的它比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要一再推荐读第一手文本,尽量避免二手书目、评论和其他解释。中学和大学都应加强这样一个想法,也即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书的书,所说的都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然而他们竭尽全力要让学生相信的,事实上恰恰相反。这里存在一种流行很广的价值的逆转,即是说,导言、批评机器和书目被用得像烟幕,遮蔽了文本在没有中间人的情况下必须说和只能说的东西——而中间人总是宣称他们所知比文本自身还多。因此,我们可以总结:
61、『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62、最初我认为卡夫卡是文坛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多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觉得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的文学作品中辨出了他的声音,或者说他的习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评)
63、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64、在一个言论不自由的时代,如何自由地表达?卡夫卡的作品,也许是个不错的回答。
65、但我们看卡夫卡的小说,写的都是类型人物,他笔下的人物没有面貌,没有特征,没有性格成长史,他可以是阅读小说的每个人,照样非常有带入感。
66、许多所谓的科学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个科学的层次上,从而获得荣誉,被人看重。
67、让我较深刻的是中田去四国途中受过的恩惠以及冷漠,这是现实的,最后星野帮助到底,他讲述的自己做司机的经历,累死累活的忙碌,任人指挥,这不免让人心疼。他说自己从请假到无故旷工,肯定会被炒鱿鱼,不过又安慰老伯说,自己那么优秀,再找一份工作肯定容易。星野又是一个怎样善良的人哇。在完成所有事情后,他说中田处事的影子已经成为了他的一部分,他在做事的时候都会想如果是老伯又会怎么说呢?我想被中田影响的是他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即使不明方向仍努力寻找。在这一过程中,星野爱上了《大公三重奏》音乐,了解了贝多芬,他在最后都没有忘记带走光碟,应该音乐也会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这是给人轻松美好的,背景又是艰辛的。
68、而且他并不是那种流行小说家,毛姆作品具有极高文学价值,马尔克斯、村上春树、伍尔芙、张爱玲等等,一众作家对他推崇备至。
69、然而,卡夫卡的困境不仅在于卡在尘世与非尘世、日常生活与超越性的存在之间——这种卡住与他的写作有巨大的关联,或者说写作对于他来说就是卡住——还在于他既是女歌手约瑟芬,又是耗子民族。作为一个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作家,在卡夫卡的时代这本身便是一种卡住。作为犹太人,作为强壮专制的父亲的儿子,他是耗子民族中的一员,地洞中的偷生者,在敌意世界惶惶不可终日;作为作家,他是面对耗子民族吹口哨的女歌手约瑟芬,是榨干自己的血肉追求完美艺术的饥饿艺术家。在他的拟结集《饥饿艺术家》的几篇小说中,艺术家们苦于艺术不能脱离观众而独立存在,苦于观众不能以自己希望的方式来理解自己的艺术,苦于观众不能置身一个合适的距离来感知自己的艺术。但他们还是像苦修的教徒一般献身艺术,不惜放弃沉重肉身,不惜使自己永葆苦难,以便能求索真理,求索超越性的存在。当读到《女歌手约瑟芬与耗子民族》中“殉道者”三个字,一道强光在笔者眼前闪过,这无意中透露出的自我投射或曰自我认知,便是卡夫卡死前拿着校对好的《饥饿艺术家》而流泪的缘由吧。
70、因为实际情况是,我们年轻时所读的东西,往往价值不大,这又是因为我们没耐性、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或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经验。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也许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理由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例: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个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籽留在我们身上。我们现在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
71、卡夫卡的这种对自我命运和自我艺术使命的清醒自觉,在他1918年的一则笔记中显露无疑:“据我所知,生活要求的东西,我身上一样都没有,有的只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弱点。因为这个弱点,我大力吸取了我们这个时代消极的一面。如此看来,弱点倒是一个巨大的优点。这消极的方面与我非常接近,我没有权利与之斗争,只有从某种意义上把它体现出来。为数极少的积极方面和消极到极点、能够转化为积极的方面,我身上没有沾到一点点。基督教之手的力量越来越弱,它曾经把克尔凯郭尔引入生活,却没有把我一样也引入生活。犹太人祈祷用的披巾越飘越远,犹太复国运动者们抓住了一角,我却没有抓住。我是结局吧,或者是开端。”这段话对于理解卡夫卡至关重要,但是也相当难把握。从中当然能读出卡夫卡的清明与使命自觉,他将自己视作时代的标本,放到手术台上冷静地近乎无情地予以解剖,渴望世人从中反观自身并观察到这个不幸的时代。那么“我是结局吧,或者是开端”又该作何理解呢?是说不管是世俗生活、残留的宗教生活,还是国家民族主义,都不能给他提供渴望的救赎?还是说正是因为这一悲惨境遇,因为他自绝于这一切或是被这一切所抛弃,他才获得了真理?正如位于布拉格的卡夫卡铜像所揭示的那样,人从能使他显得显赫高大、强壮有力的世俗与宗教、文明与主义的外衣中脱壳而出,才能找到赤裸自我,获得真实的存在;这是否就是德勒兹意义上逃逸的生命线?笔者的理解当然还不够清楚,但值得指出的是,阅读卡夫卡的时候不仅要读到绝望,看到卡夫卡强烈的摆脱沉重肉身的渴望,也应看到他的生机,看到他强烈的救赎渴望。
72、经典只有与其它经典相权衡才能确定;但任何人都是先读了其它经典,然后才读它的,因而立刻就能在族谱上确认其地位。
73、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74、你还年轻。不相信明天的青年就是对自己的背叛。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物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延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
75、卡夫卡令人难以接受,但一旦理解了,就会感受到他的力量。国外有位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家,曾经长期抨击卡夫卡的作品,但到了晚年他说,他发现卡夫卡其实是一位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反映的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从而推翻了自己长期以来的评价,完全接受了卡夫卡。
76、弗兰兹·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77、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78、他一生周游列国,足迹遍布欧亚拉美的经历,让他的故事格外真实、动人。
79、你可以逃避这世上的痛苦,这是你的自由,也与你的天性相符。但或许,准确地说,你唯一能逃避的,只是这逃避本身。
80、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81、令我共振的是卡夫卡的勇敢,就像今年寒假下雪时按照原计划登山一样。
82、后来我们都懂了,当迷茫、名利、辛苦、畏惧散去,终有一天,每个人都会想起自己的梦想和初心所在。
83、“他甚至连衬衣也有口袋!”格奥尔格寻思道,并且相信,他如果把这些谈话公诸于世,就会使父亲不再受人尊敬。他也只是在一刹那间想到这些,因为他不断地又把一切都忘记了。
84、为什么特别提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在文论史上有过一次重大讨论,即究竟列夫·托尔斯泰是写实主义的最高峰,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争论结果是,绝大多数学者认同老陀,所以一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意味着写实主义亦至绝顶,难再开新境。
85、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 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86、“我主耶稣!”女佣人喊道,并用围裙遮住自己的脸,可是,格奥尔格已经走远了。他快步跃出大门,穿过马路,向河边跑去。他已经像饿极了的人抓住食物一样紧紧地抓住了桥上的栏杆。
87、每一次重读经典,就象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
88、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89、虚伪是一个人所能寻求的最困难、最刺激神经的恶习,它需要永不间断的警觉和精神的高度集中。
90、理由如下:01卡夫卡的这两部作品的阅读体验都不是很好,有人读得昏昏欲睡、有人读得头昏脑涨、有人读得异常痛苦,为了能够顺利地将全文读完,我建议选择字数少一点的。《城堡》四百多页,《审判》两百多页,只有前书的一半。
91、卡夫卡用他敏感的心灵,揣摩着那个让人恐惧的现实,而这种感受,都化为他作品中的永恒主题和象征意义。《城堡》中的城堡,看似近在眼前,却总无法到达,表现了对光明未来的渴望和无可奈何;《变形记》中的我在焦虑不安的紧张情况下变成一只大甲虫,然后被凄凉地抛弃,表现了人际关系的异化和对现实的恐惧。
92、也因此这种语言并不是人人都懂,更不会被喜欢。这是一种“突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