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是实践。实践出真知。很多东西不动手、不参与,难解其道,难穷其理。
2、曾国藩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与“挺”字密切相关。主动、积极、谦虚,以出世之心来入世,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如此方能不受困、不为他人左右.到达气定神闲地享受人生之至高境界。
3、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三家、金代元好问一家、共选古近体诗6599首,有少量评点和校注。
4、愿我们上半生所有的遗憾,都是下半生惊喜的铺垫。聪明人一辈子三不问2“真正聪明的人,一生三不问”,究竟是哪三不问(曾国藩全书)。
5、主要讲的是通过对家庭成员的八本三致祥教育,曾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好儿女,尽管是侯门大族,100多年来未见有纨绔子弟,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教育思想的成功。(曾国藩全书)。
6、书中讲要变得聪明睿智就要做到正心、诚意、修身。我所理解的是本心要正,做事态度要端正,情绪稳定,不为物欲所蒙蔽,能诚心待人也能敬人,专注于自身修养的提升,放松身心,则人生方可无往不胜,逍遥自在。
7、新编的《曾国藩全集》正是依据大陆和台湾保存的这些资料,参照有关书籍整理而成,它的总字数约1500万字,大大超过了以前的《曾文正公全集》,是迄今为止我国出版的*的一部名人全集。
8、做事情前,总以目的为导向,这就会让自己的内心变得不再纯粹。结果是什么样,往往取决于我们在过程中的努力和付出。只要把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不会差,过程做不好,想得再好也是空想。
9、家和百福自生,孝老以欢心为本,绝非只是饮食供奉。
10、为官 (坚忍第勤廉为本、驭人之术、保全之法)
11、曾氏一家的著述繁多,目前已经出版的诸多曾国藩文集也已卷轶浩繁著称,有鉴于此,为了方便读者本书之宏旨在于:取其最重要、最具社会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成就展现给读者,故不求面面皆到,仅将曾氏一生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作一全面整合——
12、《最是人间留不住》是作家林菁的作品,本书首版发行于2016年,书籍从很全面的角度对古代将近26位女子进行剖析,很好向读者展现了优雅和美好的意义何在。
13、人生本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不要为了过往伤怀。因为我们是活在当下,应豁达处事,而不是徒增自己的烦恼。
14、据说毛泽东年轻时,曾对曾国藩倾服备至。他给黎锦熙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藩家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泽东手书的“润之珍藏”。
15、“治学”则是恒学传家、溯学为止、论学之法、韧学至佳、专学而尽;
16、 他说:“越一步一步的走向高位,困难就会迎头而来,失败的机率就越大,而与之相伴而来的惨败的结局就越多。因为“高处不胜寒啊!”
17、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18、没必要为了这些莫须有的事情伤心难过,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不要拆穿。
19、也许你现在的状态并不如意,每天都很疲惫、很迷茫,但是千万不要因此就怀疑自己,甚至自暴自弃。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了自己,那别人更没有理由看得起你。
20、其实,多一点这样的`心态,每个人都可以过得很快乐。人原本没有烦恼,只是欲望太多了,就变成了烦恼。
21、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致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
22、大家可以去看一看王阳明的作品——《知行合王阳明心学》,这本书全面记录了王阳明的学说和思想。聪明人一辈子三不问3曾国藩:真正的聪明人,一辈子“三不问”,别等50岁以后才知道
23、全书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千古第一完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语言平实易懂,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
24、第在十八家中,除杜甫外,入选的诗篇均选取其一种或数种诗体,不求众体兼备,以突出重点,标志其主要成就。
25、他的人生、智慧和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于他虽然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26、这个故事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故事,但这也反映了——曾国藩小时候并不聪明,甚至还有点笨,但是勤奋努力成为他的信条,努力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所以后天的这种努力才是他成功的原因。
27、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28、《曾文正公全集》。这一部《全集》由他的35位门人编校而成。李瀚章编撰,李鸿章校勘。其余33位参校人员有李宗羲、彭玉麟、沈葆桢、丁日昌、刘秉璋、俞樾、李元度、郭昆焘、薛福成、梅启照、吴汝纶、黎庶昌、王闿运等。这些人长期受教于曾国藩,深得曾国藩思想的精髓。所以这个版本的《曾文正公全集》被公认是最权威的版本。也是流传最广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29、治学(恒学传家、溯学为止、论学之法、韧学至佳、专学而尽)
30、《曾国藩全书》力求站在历史的角度,全方位、多视角真实地反映曾国藩的一生。全书分为“霸志箴”、“挺经箴”、“忠信箴”、“居官箴”、“兵韬箴”、“仁敬箴”、“《冰鉴》箴”、“治学箴”、“谋略箴”、“处世箴”、“修身箴”、“齐家箴”等十三编。
31、《曾国藩家书》虽然旨在教育家中子弟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学习的重要性,但却在继承传统家书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内涵、广博的知识、深邃的见地自成一家之言,形成曾国藩思想的集中体现,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32、只要你肯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晚。未来的路,永远在你自己脚下,而不在别人的眼光中。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33、即使现在过得不好,也不会自怨自艾,即使现在春风得意,也不会骄傲自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34、此书分诗体,各体中按入选诗人时代先後编次。书前无序例﹐但选录标准以及选者旨趣﹐书中体现得很明显。
35、得意时看淡,失意时看开,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你才是自己最强大的后盾!
36、这句话告诉大家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揪着不放了,总沉浸于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只会扰乱我们的心,让我们更加烦忧。
37、《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本书其实就是一本他个人对“面相学”的体会和研究报告。
38、《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为官鼎盛时期写给家里人的信的辑录,从中可看出曾国藩功高而不震主的秘密。
39、在曾国藩的指导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40、别人的心思我们很难弄懂,而且猜不透,所以当我们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不要在意。
41、《曾文正公嘉言钞》(清)曾国藩著,梁启超 辑
42、修身(积忠恕之德 养浩然之气、怡情养性 风雅自娱、饮食起居不紊 调养滋补有方)
43、征集原创稿件。以简述方式向听众介绍一本书的内容(PS: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名人著作或热门IP小说,非言情小说)
44、该来的始终会来,即便再担心也没有用,不过是杞人忧天。
45、《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介绍了曾国藩的家世、学养和人脉关系。举凡曾氏大家庭、小家庭的每位成员,与曾氏有较密切交往的亲戚朋友,《评点》中都将眉目清晰的予以介绍。
46、 42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47、做一个不忧不惑不惧的人,笑对生活。别把人生想得太难,谁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你能做的只有在现在好好奋斗,才不让未来的自己后悔。
48、他的智慧、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由于他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事业,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49、蒋介石也对曾国藩极为推崇。蒋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该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札”,“曾文正家书及书札……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埔军校,他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说:“我认为曾、左能打败洪、杨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
50、《曾国藩家书》共收录曾国藩家书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51、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私,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52、他说“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
53、很多人都喜欢替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感到忧虑,这样纯属是自寻烦恼。一切事情,都有它的答案,只是时间还没到,你才不知如何解答。
54、再神的人,留给世界的笫一段声音也是出生时的啼哭,不会是动听的歌曲。再美的玉刚采出时也是嶙峋的石头,不会是光滑的玉佩。
55、 唐浩明,1946年出生,湖南衡阳人,文学硕士。现任湖南省作协主席、岳麓书社总编辑。
56、下联:勤恳做事,该做的做,该担当的担当,不要太在乎得失与成败。
57、这本书籍是作家孙衍出版于2016年的散文集,书中用简单明了的故事描绘出了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最真切的感受,观点的共鸣感很强,不读一读可惜了。
58、 做领导的不是他处处和他人比试,而是要让他人充分发挥才能。曾国藩引用《论语》的话:“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59、盖《大学》自格致以后,前言往行,既资其扩充;日用细故,亦深其阅历。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宜去,早画然其灼见矣。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于是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趋焉而不决。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幽独之中,情伪斯出,所谓欺也。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独知之地,慎之又慎。此圣经之要领,而后贤所切究者也。
60、《曾国藩全集(套装全31册)》为上世纪80至90年代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的修订本。其中奏稿12册、批牍1册、诗文1册、读书录1册、日记4册、家书2册、书信10册,共31册。
61、意思说:仔细回想古代人在修身方面所作的努力,其中效果特别明显的情况,大概有以下四种:第谨慎独处,就会使得心胸泰然自若;第庄严恭敬,就会使人身体强壮;第追求仁义,就会使得别人心悦诚服;第思想诚实,待人真诚,就会使神灵都为之钦佩。
62、左宗棠: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63、曾国藩认为:我们身边一般不会缺人才,缺的是用人的智慧。大梁虽粗堵不了蚁穴,水牛有力看不了门户,骏马虽快捕不了老鼠。宝剑砍柴不如斧头,宝鼎耕田不如木犁。关键在因才而用,适得其所。
64、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曾文正公的文集非常之多,不适合一般人阅读,梁启超先生对他认为的精华部分做了摘录,非常方便阅读,白话文翻译也挺不错,此书适合经常翻阅。
65、佛家讲究:降龙伏虎。龙是欲火,虎是怒气。圣贤讲究:去欲戒怒。其本质一样,都是为保全身体和性命,增加胸怀和气度。好身体、大气度才能有大担当。
66、 推荐理由: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函,号涤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67、初读《曾国藩全书》时,浑浑然,满心惭愧,曾文正公的修身造诣是我辈青年人望尘莫及。我也只想用王阳明先生的一句话来形容文正公的心境了:“圣人之心如明镜,纤翳自无所容。”
68、胆大包天多缘于无知:仰当畏天命,府当畏人言。
69、人生就是一只储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打包还给你。别人拥有的,只要你愿意去付出,一样也可以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