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次看这本小说了。第一次看得有点快,觉得小说其实不好看。第二次看得稍微慢点,还是觉得小说不好看。小说就是小说,是讲故事的,把一个故事讲得好听就是好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小说)。
2、托马斯就产生于einmalistkeinmal这句话,特蕾莎则产生于肚子咕噜咕噜叫的那一刻。
3、 后来不知出于何种偶然的因素,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借到了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有可能是后来自己对于文学理论乃至于艺术哲学都有强烈的兴趣,当然这本书让本人非常满意,内心多次窃喜,也多次打算写一篇文章重点来介绍一下这本书,但出于各种原因被搁置了,但也是因为这次对昆德拉的好感再次拉升所以就想着再去阅读一下其别的小说,于是挑了一本《生活在别处》,这本书读了20%不到,按道理是没有理由妄加评判的,但是我想把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4、昆德拉极其聪明地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5、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或许太过于沉重,我自信并没有真正完全将这本书读懂,只是通过第三方视角来窥得了作者的部分意图,但终归是别人的观点。等我变得更加成熟些后,我会将这本书再读过,真正的去了解作者内心的世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小说)。
6、生命,我多么喜欢的词语。写文章时候,我爱使用生命这个词,来显示自己在思考。生命之轻,何其忧伤的的词语。生命轻飘飘如羽毛,被空气托起来,无法控制自己的飞翔方向,难道不让人伤感吗?这让我想起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那飘飞的羽毛,是不是暗示生命之轻?生命之轻,竟然无法承受?!哲学意味多么浓啊。
7、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
8、该书的中文译本最早由韩少功、韩刚于1985年翻译,作家出版社1987年出版。200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南京大学教授许钧重译的版本,书名也变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台湾,皇冠出版社于2004年根据最新法文译本再次出版繁体中文译本,由尉迟秀翻译。
9、 记得在网上看过,美国《新闻周刊》曾把昆德拉的这部小说评价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说他把哲理小说提高到了梦幻和情感浓烈的一个新水平,昆德拉也借此坚定地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
10、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几乎对立的感情。
11、特蕾莎从童年时代起脑子里就总在琢磨这些问题。因为真正严肃的问题,是孩子能提出来的问题。只有最天真的问题才真正是严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一道令你无路可走的障碍。换言之,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着人类可能性的局限,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
12、小说依托六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历史背景,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等人物,以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
13、小说中有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数字“六”对于特丽莎的意义,旧礼帽对于萨宾娜的意义,贝多芬的音乐对于托马斯的意义,……与其说他们的“存在”影响并引导了人物,不如说他们本身是人物精神上的一个组成部分。贝多芬四重奏里的“非如此不可”的主题,正象征着生命之重,所谓的重是一种必然,人必得走完所有的路程,才能恍悟为什么“重”才是我们生命中真正合情合理的东西。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相对的是”能够承受的生命之重”。和托马斯更多地感受到“重”不同,萨宾娜的人生是轻盈的,她背叛一切“非如此不可”的事物——她的父亲、丈夫、爱情、祖国,大量降临于她的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但她却突然发现:四周空空如也。
14、现今读者读不进去,可能是缺乏耐性? 如何解决“读不下”的问题 所谓经典,都是经过历史筛选的精神遗留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15、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对其全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