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十一岁时杨时投于程颢的弟弟程颐门下,到洛阳伊川书院学习。他对理学已有相当造诣;但是,他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勤奋好学。他与游酢“程门立雪”的故事成为尊师重道的佳话。程颐很为他们诚心求学的精神所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授。
2、 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觉。 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老师睡醒后,看见了外面的两个雪人——杨时和游酢,对此,程老先生感动不已。
3、到达洛阳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拜望老子。见到老子后,孔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自谦道:“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4、可是好景不长,程颢老师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两位学生悲痛万分,他们永远的失去了一位好老师。
5、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6、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7、陈颢、程颐兄弟1072年都在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讲学,嵩阳书院被称为“两程夫子置散投闲与群弟子讲学之地”,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天理”即来自于“二程”。(程门立雪的主要内容)。
8、本想做一期温情的父亲节特辑,可又被孩她爸蠢哭了
9、而当时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刺骨的北风无情的刮在兄弟二人的脸上。两人没站多久身上已经有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兄弟二人被冻得难以忍受。但他们不愿吵醒老师,就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任凭风吹雪打。
10、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11、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杨时一生精研理学,特别是他“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建有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
12、将乐杨时墓前的亭子上写着“倡道东南”因杨时把二程的学说传到南方
13、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们进屋。
14、在将乐一中,杨时文化氛围十分浓郁,校园中随处能见其文化元素。校训取自杨时治学精神“信至笃,学至诚,业至精”。据介绍,新校训弘扬杨时勇于钻研和坚定信念的精神,激励学子学习杨时的笃信,在学业上至诚、至精。校歌也十分有“杨时”特色,以“龟山故里古镛州,海滨邹里理学源流”彰显将乐厚重文化底蕴,以“愿吾辈,己饥己溺,先忧后乐,展鸿猷”来体现一中师生挥汗织锦绣,铸就明日辉煌的孺子风范。
15、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16、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17、“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愿言媚学子,共惜此日光……”这首勉学诗,时常能听到从将乐一中的学子们口中吟出。
18、深夜推送,只想和大家聊聊,保护孩子我们该做什么……
19、错过全世界,还好遇见你——主播妈妈2016的灵魂拷问
20、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21、900多年来,杨时的后裔瓜绵椒衍,播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是出了杨成武(福建长汀人,杨时第二十七世孙)、杨锡光(福建将乐人,杨时第二十三世孙)、杨英昌(将乐人,杨时第二十四世孙)等赫赫有名的一代骁将。
22、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23、师生相处很是快乐。到他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时说:“我的道学思想现在向南传播了。”四年以后程颢去世,杨时知道这件事后,就在寝门设灵位哭祭,并又用书信转告他的同学们。
24、另一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25、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扩展资料程门立雪中的人物介绍——杨时
26、 北宋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字叫做杨时。杨时是一个很有礼貌、很谦虚、很好学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想办法把想要获得的知识弄懂。无论是付出多大的代价,为了学习他都愿意。在杨时四十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他的好朋友游酢相约一起去向当时很有名的大学问家程颐求教。两个人走到程颐家的时候,恰巧程颐在家里面睡觉。很懂礼貌的杨时就建议不要惊醒老师的睡觉,于是两个人就静静地站在门口,等待老师醒来。一会儿,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天气变得很冷。雪越下越大,天越来越冷,但是老师还在睡觉。他们还在大雪中等待。这时候,游酢冷得受不住了。他几次想要把程老师叫醒,但是杨时阻拦了他。他们两个人在大雪中坚持着,等待老师醒过来给他们讲解问题。当程颐老师睡醒的时候,发现门外站着两个“雪人”。
27、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朔风凛凛,瑞雪霏霏,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