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翻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3、(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4、(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有这话吗?” (孟子的名言警句和翻译)。
5、意思:认真的兴办学校教育,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教化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6、(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孟子的名言警句和翻译)。
7、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8、(翻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9、(翻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0、(翻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11、译文: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
12、(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13、译文:得民心的人多人帮助,不得民心的人自然没有人支持他。就连亲戚也会疏远自己。支持你的人多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14、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三道例题来检验一下对古代教育名言的掌握情况吧。
15、(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16、(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17、(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旁,也应抢着去做。)
18、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9、(翻译)听力好的人,在声音未发出之前就预感先觉;视力好的人,在事物未出现前就预见先知。
20、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21、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2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2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24、译文:五光十色,有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看不清丑恶;优美的顺音,有时会令人听不到忠言;美味佳肴十分爽口,有时会令人品尝不了疾苦;骑马游猎,有时会让人性情放纵;有时一些稀有珍贵的物品会让人图谋不轨。
25、(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26、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2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28、“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
29、(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孟子
30、(5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31、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32、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33、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尽心上)
34、(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35、(翻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36、(翻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37、 前因后果是,孔子的一个弟子在向老师讨教。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38、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39、(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40、(翻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41、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42、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43、(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44、解读:《师说》是由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所著的一篇关于教育的议论文,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肯定和颂扬了尊师重教的必要性。韩愈的这句名言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即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常常在考试中与同样体现“教学相长”思想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结合起来考察。
45、(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46、(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47、(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48、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9、(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5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51、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
5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53、(翻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5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55、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56、任务三:部编语文八上第一单元《任务三新闻写作》教学设计
5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58、部编语文八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资源合集建议收藏备用
59、(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60、(译:尽管你是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6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62、(翻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63、当今人世,通讯发达,交通便捷,天涯若比邻;不像古代社会,生离近乎死别,远游即是音信杳然。因此,父母在也不妨远游。但是,天涯游子倘能于心中时常默念孔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话,也是一种孝的表现,对远方的父母,也是一种慰藉。
64、(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6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66、(自己损害自己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事业。)
67、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68、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儿子的严加管教。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难成大气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
69、(翻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70、(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7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