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老子100句经典)。
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6、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100句经典)。
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0、将欲歇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译文)要想收敛,必先张开。要想削弱,必先加强。要想废弃,必先兴盛。要想夺取,必先给予。这是知细微之理而收显著之效。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3、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译文)执政者要遵循天道、顺从人伦,以常规的道理治理国家。但用兵却要用诡诈、出奇制胜。要取得天下太平,须用“无为”之法、自然之道。
14、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道德经》
15、老子名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6、老子名言: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7、“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句话的重点在“不屈"一词,一直以来“屈“都被解释为“枯竭“,但我认为最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亏“,繁写体的“虧"。亏,气不足为亏。与月亮盈亏之意同。不亏:圆满,充实。
18、(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1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1、老子名言: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2、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老子》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