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2、农历五月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也称端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3、缅历九月也被叫作“那多”(Natdaw),作家节是缅历九月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为了对作家、诗人进行褒奖与赞扬,缅甸于1306年开始举办了作家节,时间是从一位名为“瑟雷吴布聂”(Saleiwubunya)的生日纪念会中开始的。此后,便规定了缅历九月中的某一天为举办作家节的日子。
4、北方地区习俗------引龙、除虫、薰虫、剃龙头(理发剃头)、食俗、嫁女住春、禁忌(忌动针线、忌担水、忌洗衣、忌磨面)
5、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也称灯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6、中国农历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的时间,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7、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王公以下拜扫”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
8、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9、在节日文化体验活动中,家长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家长资源的挖掘以及家园联动,能够提升文化体验活动的质量。
10、“岁”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
11、缅历二月,也叫作“格绒”(Kason),浴佛节是缅历二月最重要的节日,是属于缅甸人民自己的节日,是缅甸人民依据缅甸的文化、缅甸的传统、习俗,以缅甸人特定的方式来举办的。由于二月酷热,从锡兰等地移植过来的榕树(菩提树)会因为缺水而难以存活,因此便开始有了浴榕的习俗,而这个浴榕习俗始自蒲甘朝。十四世纪初,浴榕节开始成为了缅甸一个正式的节日。人们浴榕的目的在于使树长青以及求雨祈祷丰年。每年缅历二月十五日,人们都要去寺庙拜佛,给菩提树浇水、浴佛。(中国十二个传统节日)。
12、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13、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14、 上巳节俗称三月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15、 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月十二或二月二月二十五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
16、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17、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阳历12月21——23日)、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除夕(年尾最后一天)等。
18、十二个传统节日时间及习俗一览表十二个传统节日表格2中国传统节日表格
19、农历每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因常在夏历腊月廿九或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最后一天的晚上叫“除夕”。除夕这天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20、这套《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课程》在内容上,五大领域相互融合,六大板块清晰呈现,能够贯穿园所全年的教育计划,非常适合用于园本课程的优化与丰富,逐渐打造园所传统文化特色。
21、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22、瑶族的“达努节”。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达努”节。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23、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4、“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元日有新年伊始的寓意。
25、旧时农历正月初即汉族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一天汉族民间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包括贴春联和门神。开门爆竹是指吉日,出自《汉书·王莽传》中:“冠以戊子为元日,昏(婚)以戊寅之旬为忌日,百姓多不从者。”
26、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27、 元宵节: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日。习俗有吃元宵、花灯会、祭神、舞龙舞狮、踩高跷等。
28、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蕴味无穷。
29、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30、中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正月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31、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32、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33、元宵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34、正月初就是元日。元日,还有元旦、岁日、岁旦、朔旦、正旦、正日、新年等多种称呼。
35、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端午节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36、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