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毁谤同道)时时刻刻培养善根(智慧)、慈悲(福德),绝对不侵犯、毁谤他人,尤其不侵犯、毁谤同道者。
2、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3、人生,恰似一次远足,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只是你不懂自己。我们既到世上走了一道,就得珍惜生命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生要比死更难。死,只需要一时的勇气,生,却需要一辈子的胆识。
4、(财欲是祸水)世间人为了财物,造作无量罪业,所以有句话说:「财欲是祸水。」学佛应认清:世间财物只是给予人们资生而非典藏,要能提起慈悲心。
5、(动中的宁静)人要学习经得起周围人事的磨练而心不动摇,并学习在动中保持心的宁静。(佛语禅心的意思)。
6、初祖达摩说:“不谋期前,不虑其后,不念当今。”
7、当有人迷途时,我们为其指条路;当有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当有人失意时,我们送去鼓励的话。这种慈悲之举在帮助、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内心的一种慰藉,这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当我们的内心充满慈悲,在践行佛教的慈悲精神时,我们就与佛菩萨是一样的。
8、指清静寂定的心境。禅心谓禅定非思量之心,即心专注于一之状态,又指依禅定所得之本来清净心。
9、 嗓子落满了红尘,江河在琴弦上走调。《仓央嘉措诗传》
10、有些事无需计较,时间会证明一切;有些人无需去看,道不同不相为谋。世间事,世人度;人间理,人自悟。面对伤害,微微一笑是豁达;面对辱骂,不去理会是一种超凡。
11、佛陀说:“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但是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2、(菩萨行者)菩萨行者心怀慈悲,常起利益众生的念头,无论到任何地方,心都无畏惧。因此,若能做到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人怨,亦能结好缘。
13、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没法占有,只能历经。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终有一天,我们会和全部的一切永别。深知这一点的人,便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历经而已;亦无所谓得到,那只是感受罢了。
14、(扬善)能善意掩盖他人不良习气,弘扬其良好德性,且不评论他人是非,这样的人一定可爱又可敬。
1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16、当一个人碰到一个突发事件,他的思维很容易走向偏差、走极端。你们去看看夫妻吵架的时候,男女朋友争吵的时候,平时好的时候两个人好得不得了,等到吵架的时候,马上想到我恨死你了,把对方一连串不好的事情全部想起来了,这实际上就是业果的积累,让你用火柴把这个鞭炮点燃了,“噼噼啪啪”全部放起来了,师父讲得形象不形象啊?火药都是你们平时这么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等到一吵架,等火柴一点燃,不就爆炸了吗?平时要没有火药,平时不要把人家对你不好的事情记在心里,要全部忘记,脑子里存在的全部都是好的,即使火药偶然地被点燃了,马上脑子里想到的不是去恨他,想到的应该全部是对方很可爱的地方,是对方对你付出真心的事情,是她为你付出更多的时候,你脑子里全部是这种正能量的出现,你怎么会跟她离婚,怎么会恨她呢?怎么会在脑子里想离开她呢?——师父讲的是不是人间佛法?你们自己好好体会吧。师父看你们每个人都会有体会的,因为婚姻、感情、爱情是一种千变万化的,是万紫千红的东西,那是师父说得好听一点的事实,实际上人不修,任何事情发生,你们都不能处理啊。什么事情都会发生的。
17、舍弃不是失掉幸福,而是成就完美这是经过淘洗的完美。人生不能追求绝对的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经过舍弃的完美。就像背上包袱太多,我们须舍弃一些轻松上路一样。放弃自我,真我就出现了;放弃有限,就会赢得无限;放弃偏执,就可得到内心的安详。如果能够保持一颗平实不乱的真心,佛性当下就会开显。
18、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灵,是谓“福至心灵”。
19、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生活就是越过心灵的障碍,平静心性,淡泊名利。生活,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与恶。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
20、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21、(个人是社会的起源)社会形态源自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源自于个人的修养。若能先培养好个人修养,进而料理好家庭,社会秩序自然能渐上轨道。
22、(升华道德)道德的升华,关键在于「忍」。假如每个人都有一分忍辱精神,就不会凡事斤斤计较。
23、(多增一分真我)一切的修行法门,如坐禅、念佛等,都是为了收摄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24、倾听每个人的意见,但要有自己的判断。接纳每个人的批评,但要有自己的主见。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过什么,我们都不应该看轻自己,也不应该看轻别人。每个生命都具有无上的价值。
25、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26、(人痛如已痛)要突破小范围的爱,将爱心普及一切众生,视众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这才是佛教所倡导的爱。
27、一念不生,万法庄严。一念不生的时候就正,万法归无处不庄严,无处不是妙有。修行的根本就在正念,平时一定要提起正念。
28、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29、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30、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祖都要自圆其说,说色是空,那么就算他色了也是空。恋爱了,不要骂人家色,色也是一中赞美,如绝色美人,他色了,表示你有魅力。
31、(心贼害人害己)极凶大恶,莫过于自我心中的烦恼贼;它常在我们毫无防备之下,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
32、(颠倒众生)知道反省过去,才是正确的人生 若只是随着日子消逝而纸醉金迷,就叫做「颠倒众生」。
33、(时时心地现光明)心地若能时时现光明,与人坦诚相待,则不必怖畏人生道路有障碍,也无需担忧别人是否不利自己。
34、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安乐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中,了悟这一本性就会“生亦安祥,死亦安祥”了
35、(安分守己)佛陀常教导我们:要安分守己,守住清净无为的心,让心时时寂静。心静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过着和乐的日子。
36、(如何成就道业)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37、《佛经译本》上说:“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若以怨报怨、以恶待恶,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和气致祥、诚心和气比疾言厉色、怒发冲冠的效果好。若能人人诚心和气,势必乾坤朗朗、霁日光和、祥瑞普降。”
38、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投入恋爱,就象把你丢在一个360度围绕你的荆棘中,不动就碰不到刺,一动就痛彻心腓,所以说谁主动谁受伤。
39、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40、不解释的,才叫从容。不执着的,才叫看破。不完美的,才叫人生。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你在,世界就在。
41、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42、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43、要懂得相互了解,禅悟人生啊。很多人说开悟人生,为什么师父说禅悟人生啊?禅悟人生就是教你们去除妄念,因为当你坐禅的时候,你是没有妄念、没有邪念、很干净的,所以,很多人是坐禅坐得开悟的:我彻底明白了。很多法师为什么能够舍去一切,跑到山上去修行啊?因为他们自己知道:人间一切即虚妄,我开悟了,禅悟人生了。
44、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45、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规律,开心轻松,过好每一天。
46、(化瞋恨为爱)佛陀一再教诫我们:要好好调节自心,把瞋恨、怨嫌之心转化为爱心、宽心,时时刻刻宽恕别人,发挥爱念。
47、所谓云水禅心,就是在一盏清茶中,品出生者必死,聚者必散,荣者必枯的真意。须知任何悲伤都是喜悦,任何失去都是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