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当西方在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中,惊呼必须“重新发现马克思”;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逆势上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这两大“世界历史性事件”,西方和东方都在思考:该如何看待中国共产d这个世界第一大d95年的非凡征程,该如何重新认识那些执着的共产d人,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和力量?(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
2、当中国正处于闭关锁国,清朝此时还以世界中心自居。嘉庆以及咸丰皇帝对社会进步并未作出任何贡献时,欧洲正热火朝天的开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产生的科技成果带领欧洲人民走在世界前列。在此等环境下,黑格尔的确有批判中国的权利。在当时黑格尔的眼中,即便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但这些历史仅仅是有关中央集权下的封建统治。
3、1848年,马克思与挚友恩格斯写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d宣言》,开启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纪元。(我忽然想写一篇文章,题目都想好了,就叫:论一个朋友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4、而北边乃茫茫草原,人迹罕至,与我华夏民族世代务农绝然不同,中国以农耕为主,北边草原不适宜耕种,且气侯寒冷,非中国之地,非华夏之族,所以始皇帝令蒙恬筑长城以抵守。
5、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曾说,“自古有不王道之富强,无不富强之王道”。何谓王道?就是人间正道。对于中国共产d来说,这个人间正道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真理。
6、中国有句俗语“雄心壮志容易讲,最终实现万般难”,马克思,本来可以衣食无忧地过着他的优越生活,但他为了实现他的志向,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7、《梵问经》禅宗《信心铭》有“至道无难,惟嫌拣择”。
8、但纸上得来终觉浅,黑格尔从未踏上东方这片神奇的土地,也没能亲身去了解古中国,他看到的文献都是由传教士、使者或者探险家所带回之物,有着极其浓厚的主观色彩,他看到的他懂得的都只停留在一个表层,所以在认识上存在局限性片面性。
9、张帆著,《论蒙元王朝的“家天下”政治特征》,《北大史学》,2001年第1期,第50-75页。
10、 有人说,“姓马”容易,“信马”不易,就是因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从这个角度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教条主义和僵化体制的失败;反过来看,中国共产d的成功,就在于让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中国大地生根,成为生机蓬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11、其我们的祖先发源和居住于经常有旱涝水患的黄河流域,抗灾需要他们组成较大群体,同时需要有能一言九鼎的强有力的指挥者,古书即有尧舜大禹治水的记载;
12、 英国伦敦北部的海格特墓地,埋葬着马克思、斯宾塞、法拉第、艾略特等近百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访客常年络绎不绝的马克思墓地。因为“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13、儒学的实用哲学,使世代中国人丧失了对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道德倫理体系的思辨的批判能力,他们自认为皇帝的子民,丧失了独立的人格。
14、 周伟洲著,《汉赵国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203页。
15、“一个种族就是共享单一起源、并根据自身的类聚区分于另一种民族(natio)的一群人,例如‘希腊种族’或‘小亚细亚种族’……‘种族’这个词因此源于家族的代际,也就是从‘生育’(gignendo)得名,正如‘民族’一词来源于‘出生’(nascendo)。”参见:王晴佳、李隆国:《断裂与转型:帝国之后的欧亚历史与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290页。
16、 1852年,潜心写作《资本论》的马克思,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开设专栏,其中十几篇文章论及中国。他借助黑格尔“两极相连”规律预言:如果世界历史的一极是西方,那么另一极便是中国,西方世界乃至人类世界未来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命运。
17、1818年5月5日,一个小男孩出生了。他挥舞着小手,张大嘴巴,竭尽全力地哭着,也许,他想告诉世界:我来了;也许,他想问:我从哪儿来?也许,他在困惑:我将去向何方?
18、黑格尔还把中国的宗教与专制政治联系在一起考察。他说:“在中国,个人没有独立性,所以在宗教方面,他也是依赖的的,是依赖自然界的各种对象,其中最崇高的便是物质的上天。” 黑格尔把中国宗教当作自然宗教,即崇拜自然物的宗教,“天”是物质性的。他显然接受了龙华民的解释,而不同意莱布尼兹对中国宗教的理神论解释。黑格尔把中国的自然宗教称为“国家的宗教”,并说“这就是皇帝的宗教,士大夫的宗教”,因为“皇帝居最高的地位,是自然的主宰,举凡一切与自然力量有关联的事物,都是从他出发。”孔子的道德学说“与这种自然宗教相结合”。
19、对于启蒙学者尊重的孔子及其学说,黑格尔投以鄙薄的态度。他说:“孔子的教训在莱布尼兹的时代曾轰动一时”,但实际上,在孔子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孔子所讲的只是道德常识,“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儒家经典《论语》也没有多大价值。从内容上看,孔子要求臣对君、子对父以及兄弟之间尽义务,“这种义务的实际只是形式的,不是自由的内心的情感,不是主观的自由”。从表达形式上看,《论语》充满警句箴言,反复申述,“毫无出色之点”。黑格尔甚至说:“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20、西周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盛行,尤其是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从而,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构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层层受封、等级森严的等级序列,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了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名义)的地方分治,因而以宗法分封制为核心的“家国同构”体系初步萌发和形成。秦汉时期,是我国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儒学独尊,又使“忠孝一体”为核心的“家国同构”体系成熟定型,正式形成。
21、“中国”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起着反衬西方文明的作用,没有中国的落后,也就显现不出黑格尔所处的西方文明的先进;反过来说,没有黑格尔所代表的西方文明的立场和观点,中国也不至于那样落后不堪。黑格尔按照他的评判模式,在他所了解的关于中国的材料中,解读出他所要看到的、一切低级、落后和愚昧的东西。如此解读是系统的,全方位的,举凡哲学、思维方式、语言、道德、政治、宗教等等方面,凡是他认为人类精神有进步的领域,都有“中国”阴影的反衬。
22、芬纳著,马百亮、王震译,《统治史(卷一):古代的王权和帝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1—72页,第332页,第348页,第350页。
23、如今,我国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运动员所获得的金牌数量让世界瞩目;我国的航天技术也在得到不断的发展,我国的航天员不断的探索着世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国的5G技术世界领先,增加了人民的福祉,便利了人民的生活。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黑格尔以及其他的西方学者所提出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他们否定了我国历史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
24、 许多年来,一个问题让很多人疑惑:二十世纪的中国,所有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都被拿来试验过,几乎没有一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为什么唯有中国共产d取得了成功?
25、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修订本),三联书店2011年。
26、 95年前,在旧时代余晖中,中国共产d先驱李大钊说,“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27、 上世纪末,因解构主义而享有盛名的法国哲学家德里达,郑重推出了《马克思的幽灵》一书。在这部轰动西方世界的著作中,德里达疾呼:“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人们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遗产”。
28、Reimitz,History,FrankishIdentity,pp.199—2
29、黑格尔十分热爱祖国,在他的认知中,每个人都会对国家的兴衰产生影响。黑格尔所处的年代,正好是清朝的统治时期。黑格尔认为中国历史的本质就是没有历史的言论出自于他出版于1821年的著作《法哲学原理》一书。而1821年也正是清朝嘉庆、道光、咸丰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30、黑格尔作为一个颇负盛名的哲学家,在发表这个言论前肯定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因此罗素那番言论不过是对黑格尔的讽刺罢了。
31、崇尚绝对精神,阐述绝对精神、长篇大论的人,可能会显得过度自信,即使是废话连篇也可以成为展示思辨能力的资本。一个把自己当做神的人物,对待其它思想应该会采取藐视的态度吧。毕竟没有懂中国哲学又懂西方哲学的大师与他辩论,在他的时代,没有人驳斥他。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若有哲学家拿中国的哲学与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做一些对比,结果应该能够增进对于中国哲学的认识并促使他的思想观点发生转变。
32、虽然中国曾多次发生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的战争,但中国根深蒂固的落后思想并未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在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摒除了落后的封建制度,寻求新制度,新突破,新思想,这场工业革命正式拉开了欧洲现代化的新篇章。自那以后,欧洲人民便从曾经事倍功半的低效劳动中解脱出来,从而拥有更多追求精神享受的时间及资源。
33、马注,《清真指南·自序》,《清真大典》(第16卷),第510页。
34、在漫长几千年历史中,读书人几乎从未怀疑过封建王朝制度的合理性。从未寻求过另外能使自己享受更多权利和自由的先进制度;他们总是把生存的希望和改善寄托在一个“好皇帝”的统治上,即使当受尽压迫剥夺实在活不下去起来打倒当政皇帝时,他们也要给自己找一个新皇帝,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几千年多次的农民起义,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和太平天国都是如此。
35、 马克思为人类社会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但并未终结真理本身。
36、村元佑著,《中国经济史研究》,东洋史研究会,1968年版,第96-99页。
3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8页。
38、6月8日,“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展在上海奉贤博物馆开展。图为市民进入展馆内参观。 殷立勤摄
39、 如果说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走出了百年屈辱的命运,显示了真理的伟大力量;那么世界“重新发现马克思”,则表明中国共产d人所追寻的主义,“依然是当今世界的真理”。
40、 从提出d应该“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到写入“毛泽东思想”这一指导思想;从清除“左”的错误走向改革开放,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的根本大法”d章,曾16次修订。95年历经风雨,我们d始终敢于面对挫折、直面错误、总结教训,也从不畏惧自我否定、自我更新、自我超越。
41、但是这一切在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眼中却只是朝代的更迭,只是君王覆灭的一再重复,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产生任何的进步,他甚至还断言中国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是他孤陋寡闻,恶意曲解,还是一针见血,直剖中国历史?
42、黑格尔为什认为孔子及儒家思想,只有道德常识,没有“思辨哲学”
43、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央到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行政任免),形成中央对地方垂直、直接的有效管理,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化家为国”……血缘宗法仍起作用……)
44、同时,作为封建王朝各个朝代社会变革的先锋和中枢的知识阶层,虽然不乏有能为国为民充满献身精神的杰岀之士,但他们都以儒家思想为入世立业的根本。他们的最高原则是“忠君”,所谓“致君尧舜上”是他们安邦治国的理想。正如黑格尔指出的,他们和一般国人一样缺乏一种独立精神,即对现实的制度和社会的怀疑和批判能力。人们在为他们很多忠君报国杀身成仁的壮举感动的时候,不能希望他们能引导中国走出封建帝制。
45、 中国共产d的探索,相对于西方民主的异化和弊端,提供了一种兼具公平与效率的治理模式。这个6月,全世界都在关注英国公投“脱欧”。然而“脱欧派”胜出之后,剧情却出现反转,超过300万英国人表示“后悔”。这就是西方民主的尴尬。2014年,英国《经济学人》一篇文章,追问“西方民主出了什么问题”,分析“伴随着民主制度也常常出现政府负债严重、内政处理效率低下、过度干涉他国内政等问题。”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原理构架的政治制度,以其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担当,以其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让世界感受“中国温度”、产生“中国震撼”。
46、罗玮:《明代的蒙元服饰遗存初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47、“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参见:《魏书·崔浩传》。
48、中国的帝制自秦朝开始循环,一直到1912年才结束。从那时候起,中国便进入了封建君主统治时期。经济上,统治者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政治上,皇上任命大臣管理各地方。当一个朝代开始出现朝政腐败,百姓生存艰难时,底层人民就开始起兵,推翻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建立新的王朝。黑格尔认为中国的历史不断重复这些步骤,王权是发生了更迭,但社会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只是换了一个统治者而已,不满足人类活动进程从低级到高级的特征,因此中国的这种循环不能称之为历史。
49、黑格尔在后世争议很大,一派认为黑格尔的思想为自由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而另一派认为黑格尔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为法西斯主义提供思想基础。
50、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提供有关当代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即便预示了全球化图景,马克思也不会想到,一架飞机的生产可以由几十个国家协作完成;即便揭示了社会运动规律,他也不会想到,如此多的人会被虚拟的网络连在一起;即便关注着现代科技进展,他也不会想到,人类的征程已经迈出了太阳系。
51、顾颉刚著,《顾颉刚全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02页。
52、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共产d人会对自己所怀抱的真理如此自信。无论是“走近马克思”,还是“回到马克思”,今天的人们正可以从资本主义借重的“马克思的头脑”,从中国共产d践行的“马克思的脚步”,来判断为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来思考为什么“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总趋势”。
53、在黑格尔看来,历史是能解释人类活动进程的一门学科,不单单是时间上的延续,而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他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写道:“从本质上来讲,中国是没有历史的。它不断重复着王朝的覆灭更迭,其过程中整个国家没有任何进步。”他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更像是一个赌场,恶棍轮流坐庄,统治赌场;地痞换班执政;普通老百姓是炮灰,总被恶棍、地痞们拿来当祭品。
54、因此,秦汉时期,是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的成熟定型期,以血缘为基本依托,以忠孝一体为核心的“家国同构”体系正式形成。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说的“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一语道破了,中国古代政治伦理化的特质是以血缘为基本依托,以忠孝一体为核心的“家国一体”“家国同构”。
55、有人说东西方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但有趣的是,19世纪西方的中学教育也有一个类似的命题作文:长大你想做什么?
56、(美)史景迁 著,宋庆葆 等译:《太平天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57、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1页,第243页,第252页,第331页。
58、佩里·安德森著,郭方、刘健译,《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1页。
59、这个历史岔口,再次体现了中国和西方从族群观念到政治制度的不同道路。其中的文明逻辑最为关键。
60、此外,在汉代以前,没有听说过那个时期产生过盛世,但汉代以后就不同了。虽然有许多历史学家对于盛世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认为有些号称盛世的时期,普通民众的生活并没有得到保障,比如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对乾隆朝的状况就有“饥饿的盛世”的论断,也不无道理。无论如何,我认为之所以出现盛世的提法还是能说明此时的社会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有肯定的一面。
61、西哥特人占领法国南部和西班牙(419年),东哥特人(493年)占据了意大利。
62、 事实是,对金融危机林林总总的解释,都没有超出《资本论》所阐发的基本原理。无论资本主义学者祭起多少“全球化”“信息化”或者“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之类的新鲜词汇,《资本论》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演化和冲突的必然结果都不会消失。《外交政策》杂志一篇带有马克思画像的封面文章写道:“他在一百多年前准确预言了当今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出现及其后果——这次金融海啸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他还为此预留了解救的‘药方’。”这篇文章,标题就是《完全摩登的马克思》。
63、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窦宪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
64、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在此相聚,庆祝海信成立50周年,并为本次当选的功勋人物和卓越贡献奖获得者颁奖。50年,对于立下“建百年海信”愿景的全体海信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不过,在今天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我们不做具体的叙事、不唱赞歌。今天,就是海信每隔五年必须要有的家人的团聚,亲人的相许。感谢在座的员工以及员工家属们,感谢全球通过直播平台收看晚会的同事们,感谢参会的老领导、老前辈、老员工们。今天历届功勋人物也专程赶到现场,大家济济一堂,谈笑风生,无拘无束,意气风发,恣意高歌!这,正是我们心目中家人相聚最美好的样子!恰如我们今天的主题:仍少年。希望大家永葆青春、永远年轻!海信亦然!
65、站在50周年的新起点上,周厚健宣布全面升级海信的企业愿景以及核心价值观。他说:我们将以“建百年海信,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品牌”为企业愿景,以“诚实正直、务实创新、用户至上、永续经营”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去拥抱世界,感恩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