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且相如素贱人──吴广素爱人──素不相识、素昧平生 :向来,一向,平时。
2、然而,你还别不服,人渣也有死d,白居易就是这么一位死心塌地的奇葩。
3、果地震陇西──得陇望蜀:地名,今甘肃一带。
4、1毁其盆,悉埋于地──赵王悉召群臣议——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操悉浮以沿江——铢两悉称(相当):都。
5、兼类词,即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词性的词,必须语音相同、意义有联系。现代汉语中的兼类词主要分为三种:名词和动词的兼类,如“锁”,既可表事物“锁子”,又可表动作“锁”;名词和形容词的兼类,如“科学”,既可表名词“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又可表属性“这种观点不科学”;动词和形容词的兼类,如“热闹”,既可表场景,又可表动作。由此可知,现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兼类情况比其他词要突出,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误将名词归为动词或形容词,或误将动词归为名词或形容词等,都是词性误用的表现。因此,这一节的词性误用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6、0断烂朝报( )0厝火积薪( )
7、2闻道有先后,术业(学问技艺)有专攻(钻研、研究),如是而已——攻书莫畏艰。〇不攻自破——群起而攻之:批评指责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制作
8、(噤若寒蝉的近义词):三缄其口、张口结舌、守口如瓶;
9、汝识之乎──博闻强识:记,记住。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运斤成风:斧头。
10、将军禽操,宜在今日──擒贼擒王、擒龙缚虎:捉拿。 注意字形:五禽戏、手到擒来等
11、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12、他那狐假虎威,有恃无恐的样子,让人看了就生气!
13、刊误:第一个“的”应删去,“找出”后直接跟宾语“患病风险”。第二个“的”应改为“地”,“有针对性”作“养育”的状语。
14、杜牧后来写下这句分量极重的“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一方面是向白居易开炮,另一方面,也凭借一己之力,将张祜拉入到了唐朝的一流诗人队列。
15、黑言诳语犹言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16、名词和动词还有一个主要的区别就是名词能作宾语,动词常不能用作宾语,如“今天是星期天”,不能说“今天是玩”;表示数量时,数量词一般作名词的定语,即“数量词+名词”结构,如“一张桌子”“一次聚会”,不说“两回玩”“几次打架”,数量词一般作动词的补语,即“动词+数量词”结构,如“说了三次”“笑了几回”,不说“生物三两”“天空三天”。如果违反上述原则,就是动词误用为名词。
17、在网易工作两年后,我离职不干了,想先安心休息一段时间,至于什么理想,走一步算一步吧,不奢望。
18、刊误:“交混”有使人不愉快意。本句感情基调是欢快的,应将“交混”改为“交织”。
19、刊误:作者在写校内班级之间的篮球比赛,一个班级人数有限,欢呼声再高,也不可能达到“震耳欲聋”的地步。本句成语“震耳欲聋”滥用,夸大事实,应改为“此起彼伏”。
20、④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21、1春秋三十有(又)三──春秋鼎盛:指年龄。
22、(解析)本题属于内涵映射类,主要考查历史人物及其对应事件。选项中只有D选项是正确的对应关系。其余的,A选项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对应人物是韩信,故排除;B选项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对应人物是班超,故排除,“才高八斗”对应人物是曹植,故排除。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3、在李白眼中,杜甫大概只算得上是他的粉丝团的团长而已,杜甫受到的礼遇就是李白会额外向他这边多挥几次手,高喊“这边的朋友你们好!”,然后在私下里合张影,握握手,说一句“阿杜有你支持真好,爱你哟~”
24、輮以为轮,其曲中规──隐中胸怀——正中下怀:适合符和。四声还有射中、感受受到、中伤等义。一声有中间、内心(深中宽厚)、中等、半(中道)、不偏不倚(中立)等义
25、使用人称代词时,必须要有前词,二者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人称代词与前词的关系不正常,主要分为三点:有人称代词,无前词;一个代词多个前词;代词与前词脱节。
26、1枉本义为使曲变弯。〇枉道速祸──贪赃枉法:使歪曲。〇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委屈)车骑过之——枉顾(屈尊下顾)。〇枉(冤屈)民
27、刊误:作者在回忆小学时的一场秋雨。秋雨并非全是“冰冷”的,可能是作者那天生病的原因,所以感觉秋雨是冰冷的,二者之间是因果关系,并非转折关系,应将“但是”改为“所以”。
28、淫言狎语轻狎的言词;淫秽猥亵的言词。同“淫言媟语”。
29、东汉末年,有位名叫杜密的人,他任太守期间为官清正廉洁、铁面无私,凡是触犯法律的人,无论是否宦官子弟他都会依法惩治,绝不手软。而且,他还很爱惜人才,只要是能为国为民作项献的人,他都会设法推荐提拔。有一个叫郑玄的小官就是由他推荐到太学里深造,最后成为著名的经学家。后来,杜密因为参加打击宦官集团的斗争中,得罪了权贵,被革职罢官,回颍川老家种田去了。尽管杜密被罢了官,但是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与地方官畅谈天下大事,还会向他们推荐有贤才的人。不久,他的同乡刘胜也告老还乡,可是刘胜是个不喜欢多管闲事的人,退了职就不再过问政事,与杜密迥然相反,闭门谢客。当地的官吏为此对杜密说:“刘胜是清高之士呀,公卿屡次推举他任职,他都拒绝了。”杜密说:“刘胜这样的人应当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做官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人了。地位高,俸禄多,见到好人不举荐,见到坏人不揭露,就像秋天的蝉一样,经常闭口不言,只求明哲保身,对国家毫不尽力,这种人又有什么可称赞的呢?”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只求保全自己什么都不管的人。如果人人都像这样,社会将不能正常运转下去。
30、刊误:“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不清楚。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