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完这部电影,就明白希望和信仰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2、《十二公民》中的5号曾经说过:在监狱中的日子,那是用指甲盖在墙上划着道儿数着过。而安迪却经历了20年,用一把小到可以用来做精细雕刻的鹤嘴锄挖通了监狱的墙壁,成功逃离,重获自由,实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不仅如此,他凭自己的能力完成了对典狱长的复仇,也看的大快人心
3、在看书之前,我看了作者斯蒂芬·金的简介,没想到他是一个恐怖小说作者,我就在想书中营造的氛围,应该会比电影中黑暗很多,不过和看完电影一样,我的心灵依然受到了震撼,肖申克的恐怖之处也许也只有像斯蒂芬·金这样的恐怖小说家才能表现出来,从来没有一间监狱能让我们这样害怕。作者笔下的肖申克就是一个泯灭人性的场所,监狱里的暗无天日让里边的每一个人都制度化了,不管是谁,在他刚进入肖申克的时候,都不会把自己和这座监狱扯上关系,可是,一年,两年,三年……在不知不觉中,它磨去了人的棱角,磨灭了曾经的梦想,让你从恐惧慢慢变成依赖,正如德瑞所说,“起先你也许厌恶它,后来也许会喜欢它,再后来你也许会离不开它,这就叫体制化。”听着有一种心酸,也有一种无奈。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5、《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励志型影片。我个人把它作为保留影片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深远主题。它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让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应该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从而珍惜你现在还拥有它的机会。因为我们人类始终是这样: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识到它的价值,才又拼命地去争取夺回来,然后又不去珍惜。希望、自由、友谊是我们最基本、最起码的感觉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么难道还祈求别人去珍惜和维系吗?
6、文学院原创剧本大赛
7、安迪、瑞德,汤姆、老布、同性恋的姊妹花、还有那个冷血虚伪的监狱长;磨得只剩一点的锤子,美女画报,安迪刻的石头象棋;革命性的监狱图书馆、监狱上空的歌剧、修葺房顶时,安迪为朋友们换来的啤酒……太多的画面,大气的场景,以及最后唯美的理想生活都让看了又看。
8、③安迪认为,没有人有资格囚禁另一个人的灵魂。所以,他冒着被殴打、关禁闭的“风险”,为自己和所有狱友播放歌剧。这是他对于艺术和所有美好事物追求的自由。
9、一连半个月安迪几乎没说过一句话。成了别人眼中不一样的异类。
10、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安迪受冤入狱后,为了自己心中的希望和向往的自由,靠自己过人的才识成功越狱。
11、★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6篇
12、我想我还会再看这部作品,那也许是我消沉的时候。我想我会不断地看下去,当我不再消沉,他已映在我心里。
13、汤米死去,安迪终于决定离开。一切是那么处心积虑,却又顺其自然。正如瑞德所说,有些鸟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因为他们的羽毛太光鲜。那场大雨,洗清了臭水沟里的污浊,洗去了监狱的肮胀与黑暗,也洗去了他的过去,他将去追求属于他的大海与星空。
14、很多法学学生从未掌握一种多元法律话语,结果就像卡夫卡笔下的农民一样,从未触及法律的内在圣地。在他们的法学课程中,学生很少以非技术性的话语讨论那种引领他们进入法学院的引人入胜的法律和正义类型。
15、当这些经历起作用的时候,学生们就更加容易彼此鼓励和支持、彼此欢迎和提供与众不同的观点。而且,从某种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某些更为重要的事情由此而发生。学生们能够察觉其自己的人生道德经历与我们所观看和讨论的影片所描述的道德经历之间的联系。他们将那种引领其进入法学院的道德志向与在影片中所发现的关于法律、心理和道德的描述联系了起来。于是他们就正好能够做传统法学教育阻止他们做的事——通过对话和辩论重组道德热情并维护自己的正义观。
16、 题目:①坚韧--我追求的品格②战胜脆弱
17、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18、电影评论的通常功能是帮助电影观众确定哪一部电影值得他们花费时间和金钱去观看。这种小心翼翼的不透露剧情和结局的评论,其实应该被称为预评,而我本人的解释性文章则应该被称为“后评”。通常来讲,若要评价一部电影的道德意义,讨论影片结局是至关重要的。撰写此种影评文章的经历,是我带给法学院电影研讨课唯一专用于电影的技能。
19、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20、 要求:①把不选的题目划去;也可两个都划去,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②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③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④不少于600字。
21、面对监狱残酷的现实安迪利用自己的老本行在监狱中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图书馆、考试读书让大多数人看到了希望。我记得这个影片最深的一句话“人或者忙着去活,或者忙着去死”。冤狱的错判和典狱长的不负责任使安迪的出逃变得师出有名,他欠的已经还了,剩下的就是好好活着,追求自己的自由和梦想。最终他爬过肮脏的下水道,涤尽罪恶,在彼岸重获自由。
22、影片最终告诉我们,体制无疑是可怕的,当我们依靠习惯与体制生活时,我们最终失去自我,而故事的主人公恰恰给我们上了一课,在任何挫折面前,人都不应该放弃追求自由与希望的路,它将是我们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23、我们物资学院的同学们快步地走在自己本专业的发展之路上,但也会通过文学阅读,让我们自己急匆匆的步伐停留下来,有时间倾听我们心灵内部的声音。自然的和谐,生命自身的和谐,也正是能够调试我们自己的情绪,文学阅读有可能使得我们活得更年轻,也更健康,更快乐。至少这些有选择性的阅读,能够提升我们自己的灵魂。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生命内部的机制,让其运行更加自然,也更加合理,不是那么急功近利——当然,好胜心并不是都不好,就是至少有时候可以让我们的心停留下来,然后去掂量一下,知道生命本身的价值,爱的价值。心安是归处。我的一个非常年轻的兄弟,他的人生原本很不错,不仅有车有房,也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应该很不错了,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开心的呢?其实,无论生活如何改变,他的心结一直打不开,一直停留在某个对他来说被伤害的年代,这就是萦绕他心口多年的隐形死结——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从小都是那么父母双亲齐全,陪伴着他们一起幸福健康地长大,为何他的生母早在他幼小时却突然地离开?他总是有着一个疑问,对他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对这个世界来说太微不足道了,每天发生的悲喜剧足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他过得幸福与否,很有可能除了他身边极少数几个亲朋好友以外,许多人当真是不关心的。但他无法解决自己生命来源的合法性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在他的内心里有着这样一个深深的隐形死结,不知道如何去打开。谁也不和他交流,谁也不告诉他该怎么办?他即便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但在这一点上还是一个极其可怜无助的小孩子。这个心灵的痼疾,就不是用任何物质金钱能够解决的,甚至娶妻生子也没能够解决,为什么不能解决?我以为,这就像电脑系统里的两个无法兼容的软件,不停地在电脑里打架,最终会黑屏,并会与电脑里代表正能量的操作系统同归于尽。而我的那个年轻的兄弟因为长期靠酗酒来缓解这种给他精神带来的极度压力,最终在一次醉酒中突然崩溃,生命意外地停摆,猝然在他自己刚刚新买的车里窒息而亡。为什么?我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无法承受的一种打击,仿佛伴随我童年长大的一部分生命也随他而去了。一夜无眠,我的枕巾都是泪水,一大早就车马劳顿地赶往出事的城市。我目睹他的生命意识完全消失,已是赤骨冰凉的身体,我紧紧握住他的变得比石头还要冷硬的手掌,当着殡仪馆的工人泪流不止,直到看着他进入火葬场的焚尸炉里化作一缕冉冉飘向天空的青烟,去寻找远在天堂更远处曾和我们相依为命的奶奶去了。
24、 有益的专长,能让人活得更好。有害的专长,能让人死得更快。
25、观影一半,我几欲悲愤交加。主角被冤枉的无奈和被利用的无力反抗,都让我哑然。在高墙之内锁链仅仅缠绕起来的数千份灵魂,像表面堂堂社会中行走着的行尸走肉一般,都犯下罪孽,也都在枯燥的重复之中,看起来毫无希望可言的漫漫人生之中终于放下信念。
26、这部电影的背景则是:制度制定制定方面是完善的,但在制度执行人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即公职人员徇私舞弊,造成冤假错案,这种错却毁掉了主人公的一生。这种制度性的错误,缺少对公职人员的限制,使人性恶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即利用制度的缺陷或自身公职权利的便利,践踏毁灭他人。
27、丽兹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里,从小就开始承受着家庭的千疮百孔,父母酗酒吸毒,母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贫穷的丽兹需要出去乞讨,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难似乎无穷无尽。随着慢慢成长,丽兹知道,只有读书成才方能改变自身命运,走出泥潭般的现况。她从老师那里争取到一张试卷,漂亮的完成答卷,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从现在起,丽兹在漫漫的求学路上开始了征程。她千方百计申请哈佛的全额奖学金,面试时候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然而,贫困并没有止住丽兹前进的决心,在她的人生里面,从不退缩的奋斗是永恒主题。
28、描写圆的想像物;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29、让我们回到这部电影中,电影主要讲述了我们的主人公Andy因被律师冤枉而关到监狱,但他满怀希望,不想这样在监狱待一辈子,最后在一个大雨夜逃出监狱,而重获自由。
30、另外一次,一个女权主义的女研究生,在连载的报纸上读到我的小说《抱得美人归》,气冲冲地和我就这个小说标题提出了异议。她说“抱得美人归”里“抱得”这个词用得很不好,是对女性的不尊重,甚至暗含了我潜意识里进一步“强暴”女性的不良企图。是可忍孰不可忍,她要拿起批评的武器,对我进行更进一步的口诛笔伐。我说,“抱得美人归”,古人都能用,为何我不能用?后来,我小说收入集子的时候,就改为了现在的“美人归”。还是要温和一点。
31、是希望。芝华塔尼欧的沙畔,猎耳的咸涩海风。
32、也许你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你一定听说过它的名字——《肖申克的救赎》。它不是你闲暇时一手拿杯可乐,一手捧一桶爆米花来消费的娱乐电影;而是可以在你面对失意,处于低谷时安慰心灵,抚平伤痛,给予自信,再次向前出发的励志影片,它让我的心灵在希望的引领下坚强成长。
33、肖申克是美国一家监狱的名字,《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很早就想推荐给学生看,一直舍不得那一两节课,但总觉得有些牺牲是值得的,尤其是看到日复一日,不知为何的伏背劳作的孩子们。庆幸碰到很年青也很思想的李研老师,她让出了自己的英语课。
34、《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的是银行家安迪被人诬陷,进了肖申克监狱。他在监狱待了整整十九年,十九年间,他并不是坐以待毙,而是利用这些年挖了一个通道,逃出了肖申克监狱。
35、一首歌中唱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
36、救赎主是两个字:希望。被救赎的也是两个字:自由。
37、观看这部影片,我们学习到了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希望,只有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是能成功的。
38、当我看完《肖申克的救赎》时,我体会到了这一切,监狱中生活绝对没有乐趣可言,更加染不上什么希望,在绝望中找希望更是困难。人们总说不要和命运抗争,可是当安迪战胜命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说这种胜利恰恰是命运的一部分。
39、题目要求,根据这段材料,自拟题目,完成800字的作文。
40、一位同事在本研讨课中的一次讨论中评论道,“法律是在经验中被发现的,电影也是一样”,而且人们经常在电影中“发现”颇为不同的经验。
41、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42、希望是关不住的,锁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鸟,是流动的空气,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远无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无法染指的。意识尚存,成长就犹存,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
43、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44、安迪对瑞德说:“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获得假释,一定要到某个地方替我完成一个心愿。那是我向我妻子求婚的地方,把那里一棵大橡树下的一个盒子挖出来。那里有我给你的东西。”当天夜里安迪越狱成功。 原来他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锤挖洞,然后用海报将洞口遮住。然后领走了部分监狱长存的一部分黑钱,告发了监狱长贪污受贿,监狱长在自己存小账本的保险柜里见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圣经,扉页上写着:“监狱长,您说得对,救赎就在里面。”当看到里边挖空的部分正好可以放下小石锤时。监狱长领悟到其实安迪一直都没有屈服过。而这时,警方正向监狱赶来逮捕监狱长,最后监狱长饮弹自尽。(渴望自由、洗冤的安迪如果得到监狱长的帮助,出狱后即使不帮洗钱,但绝不会告发,救赎的不是那本圣经,是人心)瑞德获释了,他在橡树下找到了一盒现金和安迪留给他的一封信,最后两个老朋友终于在墨西哥重逢了。
45、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46、末了,我想对大家说,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好东西从来不会流逝。
47、其一:安迪敢于出头利用自己所学帮狱警逃税成功,他的要求是为他的伙伴们来几瓶啤酒,喝着冰镇的啤酒享受着屋顶午后的阳光,这个画面简直美极了,让人一瞬间忘却了他们是被判终身监禁的牢犯。
48、希望是关不住的,锁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鸟,是那只幸运的乌鸦。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当我们在绝望的谷底,上帝在哪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一个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周围的环境而活还是为了自己而活。
49、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50、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51、关于开展“公共卫生检察监督理论与实践”主题学术论文评选活动暨研讨会的通知
52、在监狱里有一个安迪的学生,他知道安迪是无罪的。可是典狱长却把这个学生给杀了。典狱长还让安迪给他洗黑钱,安迪在逃跑的时候把那个本子给换了下来。警长知道后来抓典狱长,典狱长却自杀了。
53、狱友情。安迪为狱友创造各种机会,以己之力帮助了很多人,尤其帮助瑞德这个已经以监狱为家的人,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这是救赎他人。
54、在这个身体连思想都不属于自己的地方,甚至还经常遭受恶略“姐妹花”的欺凌,就在这种体制化环境中坚强的安迪不放弃每一个给自己和同伴带来些许自由的契机,通过冒着生命危险帮狱警逃税,为狱友带来几桶啤酒,享受感觉是在修葺自家屋顶的自由,就在那时“安迪的脸上有些笑容”……
55、看完后了解到肖申克是一个监狱名,故事讲的是在肖申克监狱里,几个主要人物的赎罪与解救的过程。
56、今天我主要讲讲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画面,第一个是汤米被狱警队长打死的画面,最后给出的理由是因为逃狱,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好像被什么抓住是的,明明监狱长这时候已经知道Andy是被冤枉的,但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自己绿油油的钞票,就消除一切不利的因素,或许一条人命在他看来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57、电影应该是很励志的。主人公,由于误判入狱。在监狱那样的环境里,主人公并没有放弃,并没有随波逐流,与大家一同沉沦在人性的黑暗中。他的内心中,始终存丰着一个叫做希望的东西,这个希望,随着日子的一天过去,而变得更加的明晰。希望如同一个太阳,一直闪耀在主人公的内心,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减少。这也是打动人,感动人的地方,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太容易随波逐流,灵活应变了,慢慢就迷失了自己,看了这部影片,有一种对人生的重新审视,也开始关注自己的人生意义。
58、《肖申克的救赎》,即在肖申克监狱里的救赎。这与银行家息息相关:银行家救赎了监狱内的人,努力让他们生活的更好;监狱也救赎了他,他寻到了生命的真谛,努力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59、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