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语堂大师就说过“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无论承认与否,信仰都如影随形,如果说生命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所有物,那么为了心中坚持的信仰,有些人甘愿付出生命。1898年,百日维新的失败直接导致“戊戌六君子”的死亡,就在即将行刑的时候,一名义士的妻子高声哭喊,而他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出君子回答,这个义士就是谭嗣同。
2、这里我们要单独提一下毓贤,因为用洋人的话讲:“其他人可以活命,但是山西巡抚毓贤必须死!”
3、第三个小问题,那就是被杀的这些人中,究竟谁才是让八国联军最恨的,最终结局如何?
4、第一句的意思是,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
5、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
6、这样首鼠两端,阴阳脸的行为,想必光绪也是厌恶的。翁同龢之四宗罪,飞扬跋扈。翁同龢自恃两代帝师,毫无人臣之礼。《荷香馆琐言》中记载,光绪曾向军机大臣廖寿恒说,翁同龢和自己在一起时,自己哼唱歌曲,完全忽视了光绪的存在。当着恭亲王奕䜣的面,也常笑话满族大臣学识浅薄,常常念错汉字。
7、谭嗣同就是这样一个身上同时具备文人和侠客气质的人,面对所有的失败,他绝不会选择逃亡。(谭嗣同死前说的一段话)。
8、所以,本着“懿亲不加刑”的原则载漪,也逃过了一死,改为了流放,但在朝中的权势肯定没了。
9、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开始跟联军代表们谈判。
10、后面一句明显与前一句是矛盾的。上来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摆明了“我要死给你看”。然后又说“去留肝胆两昆仑”,说逃亡与不逃亡都很伟大。前面一句刚说了“思张俭”,逃亡会造成亲友遭受迫害,转脸就说逃亡很伟大。这不是矛盾吗?
11、前面一句表达了谭嗣同赴死的决心的原因。思张俭,是因为张俭在逃亡过程中投靠了不少亲友,结果这些亲友都因为收留张俭而被朝廷迫害。待杜根,是因为自己留下来或许有机会保存性命。(请自行搜索这两位名人的事迹。)所以,谭嗣同不逃跑,是因为不想连累别人,也心存侥幸能够得以幸免。这首诗写在狱中的墙壁上,就是写给狱卒看的,希望狱卒能像对待杜根一样对待自己。在内心深处,谭嗣同是不想死的,但是也不想逃亡,以免波及自己的亲友。所以,后一句诗应该是颂扬狱卒申明大义,保全忠良。(有拍马屁的嫌疑)
12、他的心在哪里呢?阅遍谭氏全集的我此时也并不知道。禅学、诗学、武学、政治之外,我还看着他兴致勃勃地推演过几何学,证悟过哲学,研究过经济学,探索过天文宇宙,勘寻过地理山川……终其一生,他在领略中抗辩,在享有时勘破,倔强地感受,再爽宕地用舍。
13、所以,对于这条建议,联军是不同意的,随后他们又要求清廷追加两个人,一个是董福祥,一个是毓贤。(谭嗣同死前说的一段话)。
14、‘周养浩奉命去贵阳骗杨虎城来重庆...周离开重庆后,毛人凤和徐远举召集六个刽子手开了一个极秘密的会议,在会议上,刽子手集体宣誓,表示坚决完成这次任务,绝对保守秘密,为蒋总裁效忠。毛人凤还在会上宣布,事情完毕后,蒋总裁将会论功行赏。’
15、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6、中国文人固有种自设藩篱以拈花独笑的自恋癖好,得益于这个团体往往掌握极强的话语权,他们最惯于故弄玄虚地用自己擅长的三观来折辱这个小世界之外的真正技术流。
17、寥寥数笔间,一个刻板严格的妇人形象跃然纸上——或许是由于徐氏在谭继洵处得到的敬畏多于爱重,令她持家之时更难以对人放下姿态走下神龛。这样的母亲,定不能容他像宝玉一样时常滚倒在怀里撒娇撒痴,反而倒有些类似白飞飞之于阿飞,梅芳姑之于石破天,邀月之于花无缺,是母身父相的。在孩子应该被给予呵爱的时候,母亲的身份常年缺位,这往往会使子女感恩铭惠,却无所适从。
18、这样的死法,杨虎城将军可谓深受其惨苦,他不仅尸骨惨遭践蔺,声名也在他效忠的那个政权那里永远被除却了。他明明是对国家、对革命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却死未得其所,亦家破人亡,孰能云快?
19、从谭嗣同性格来看,我以为他的绝命词该是被更改过——这使素来认为应该冲决君权之网罗,救光绪只是为公心而死义的谭嗣同不得不戴着一张保皇派的脸谱立于后世,不得不说是很可惜。
20、这和“中国”这称呼得来出处很相近,中国强盛的时候,丝绸瓷器远销欧洲,来自其他国家的商人都被中国制作精美的产品所吸引,唐朝时日本也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技术,“中心之国”这个称呼虽是自称,但也有国家强盛的基础作保障。由次在清朝时期也有“中国”之称。
21、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在狱中,意态从容,镇定自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2、翁同龢一箭双雕之计,如果北洋打赢了,他是主战派。如果北洋海军打败了,正好可以整治李鸿章,为兄报仇。翁同龢得逞了,光绪也失去了对他的信任。翁同龢之二宗罪,割让胶澳。1897年,甲午一战已经过去三年,可是其影响还在继续发酵。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领青岛,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高潮。
23、这个在史书上称“百日维新”,变法的失败大大的打击到了当时的谭嗣同,可能是他想到过变法的失败,但没有想到过会失败的这么彻底。
24、20世纪80年代,知名历史学家汤志钧在访问日本时,偶然于日本的档案馆中发现了一份关于中国维新运动的史料:《诡谋直纪》。这本书是由维新运动参与者之一毕永年所写,他亲眼目睹了整个维新运动的历程。在参与维新运动期间,他积极地宣传活动,也参与了很多次领导层的决策,颇有发言权。
25、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26、这对于翁同书来说是一句极为致命的话,即便翁家 "两朝宰相,再世帝师,三子公卿,四世翰院",在朝中有着深厚的人脉,事情也没有转机。翁同书被发配边疆,其父翁心存不久抑郁而终。翁家和李鸿章结下了梁子。
27、我最喜欢的,还是我在本文开头提到过的那一组七律《似曾诗》,梁启超说看到这组诗便常想起元遗山“独恨无人作郑笺”的句子,往往怆然涕下,可见其难以索解。
28、我只感慨于一个他自述的小片段:童年时,他坐在荒冢毗邻,纸灰寥落的书院里读到“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曾突然哽咽不能成语——老师问他缘由,他却也不能自知。
29、慈禧16岁时入宫,26岁成为太后,在宫中生活了大约60年,统治中国长达16半个世纪,74岁去世。很多人都很好奇,在一个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女人为何能掌控大清王朝近半个世纪?她真的像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昏庸无能、残忍狡诈、不通人性和荒淫无度吗?
30、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是主动求死的节奏。而当时,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同仁和友人都苦劝谭嗣同逃走,被他拒绝了。于是,他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了这首诗。
31、谭嗣同这首绝命诗一度还受到过外界的猜疑,认为并非是其原作,但这件事已经有定论,它就是谭嗣同视为国家一死而发出的最后之声。而诗中“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句中的“两昆仑”从来没有真正定义哪两个人,因为相关的说法太多了。
32、有如此愿以身殉法的豪情,也难怪乎他会在狱中墙壁上题诗一首《狱中题璧》:
33、之后,谭嗣同还在欧阳中鹄那里学到了算术,二十多岁时也参加过几次科举,但不幸都名落孙山。
34、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平静,但平静的湖面下波谲云诡,事情的发展也正如史料记载,在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干预下,这场变法仅仅持续100多天就戛然而止了,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了,这些“幕后推手”遭到疯狂围捕,光绪帝被囚禁,康有为等人逃亡海外,谭嗣同却坚持在前线奋斗,最后被捕,当时有很多人设法营救他,但是谭嗣同拒绝了,他不愿意逃狱,他对妻子说“自古变法就没有不流血牺牲的,有的话,从我谭嗣同开始”。
35、“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两昆仑”是康有为与大刀王五吗?
36、相对于古文字、古诗词等能流传至今,也多半是经后人整理而集结而成的。在其过程中,修改个别字或语句很正常。
37、诗中虽然提到康有为和梁启超,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首诗其实是写给大刀王五的。
38、在如今,“不孝有无后为大”的思想观念还在影响着我们,更不用说那个时候。
39、谭嗣同出生的时代并不好。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掌握着天下大权,将手中巨大的财富尽情挥霍,百姓的苦难她看不见,国力的衰弱她也看不见,国外列强的虎视眈眈她还是看不见。
40、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虽然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是虚假的,但是他用博爱、平等、自由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常,在旧中国那个史况下,在激烈的反封建专制主义这点上,有它突出的进步性。
41、戊戌变法,又被称为“百日维新”,从1898年的6月开始实施,到1898年的9月宣告失败,只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这次变法虽然持续时间短,但是意义重大。它不仅推动了清政府加快改革的步伐,也激化了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唤醒了更多的知识分子,进一步传播了民主思想,加速了封建统治的终结。
42、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苦练,李连英终于熟练地掌握了大约30种新发式的梳理方法。
43、而这个胡七又是江湖哪位好汉?自然还要去看他的为人以及与谭嗣同的关系。谭嗣同因为为人豪爽,喜交天下侠士,所以当时人缘非常不错。他不但认识了王还认识了当时江湖知名的胡七。
44、过分解读一下,风雷激荡之夜正如战乱频仍之晚清,而曳缆逆风而行的小儿,正如主变法之少年。小儿自知力弱而终不释手,屡仆屡曳,最终肉披见骨,为的是江心无白骨,而绝非是怕摔倒姿态不美。肉附缆去,这也预示着谭最终舍身的选择——光绪在他眼中不过惶惶船中人而已,是自己如松手,江心便要新增的白骨,又何有君君臣臣之念?而所谓“不有死者无以答圣主”这种说法也就更站不住了。他在《鹦鹉洲吊祢正平》中有句:“与其死于蜮,孰若死于虎。鱼腹孤臣泪秋雨,娥眉谣诼不如汝。谣诼深时骨已销,欲果鱼腹畏鱼吐。”实则也是早已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
45、诗要写成什么样算好是很难量化的:各个时代对其的评判,都取决于被斯时眼界拘禁着的野心。每一次新的诗王朝的出现都源于人们对诗的更强不可替代性的追求——换句话说,诗可以在可学的体系内日益繁荣,却只能以不可学的方式走到下一个周期。当今的诗人面对的终极敌人可能是算法越来越精妙的阿法狗,而在谭嗣同时期,为诗者的敌人可能就是同光体。
46、这段文本里的谭嗣同只八九岁年纪,正在南下洼读书。
47、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落败,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此消息一出,全民激愤,尤其是当时一些有识之士,他们愤慨于清政府的懦弱、腐败,这一年,远在湖南老家的谭嗣同更是忧愤不已,他在家乡组织算学社、又在南台书院设立新式课程,他提倡新学,为变法奔走呼号。
48、那时虽然还年幼,可经历过一次生死的他,不自觉的便已经对人生的种种有了些许看淡。或许,这也为他以后面对死亡时的淡然埋下了种子。
49、谭嗣同少年时和母亲的相处总可见相互角力的态度,如父子相处间常见的“弑父娶母”心理的畸形投射——他在《先妣徐夫人逸事状》中记录过这样一件事,说他七岁时,母亲为他大哥许婚须返乡一年,将他单独留在北京。临走时对他“戒令毋思念”。谭嗣同答应了母亲,“拜送车前,目泪盈眶,强抑不令出”,谁问都不说话。那时的他毕竟还只是个七岁的小男孩,母亲离开后的一年中,他思亲难抑,生了几场大病,形容消瘦——但及至第二年母亲回京,看到他羸瘠问是否想念自己所致时,他却想到当初的承诺而“坚不自承”。素来严肃的徐五缘在儿子这段回忆中难得地微笑了,对左右道:“此子倔强能自立,吾死无虑矣!”
50、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很快就打破了他们的美好设想,光绪帝被囚禁,康有为等人也逃往国外。
51、这段画面的荡气回肠丝毫不亚于戊戌政变中的任何一场动变,他使得谭复生的光辉形象更加立体,更加完全。相比狱中题诗所传达出的炽热肝胆,他的被行刑则将他的炽热肝胆推向了普照大地的境界。
52、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措手不及,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谭嗣同把自己的书信、文稿交给梁启超,要他东渡日本避难,并慷慨地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53、变法动了守旧派、顽固派的奶酪,李莲英、爱新觉罗.奕劻等人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慈溪天后决定废黜光绪皇帝,扑灭所谓的新政。而谭嗣同则秘密和袁世凯见面,请袁带兵入京、除掉顽固派,然而袁世凯却告了密。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扑灭了百日维新之火,并且下令全力捉拿维新派人士。
54、其次,王五虽为江湖中人,但极讲纲常伦理,也对国家之事非常关注。所以,当光绪被囚禁的时候,谭嗣同便找了他去营救光绪。当然,王五同意了,只不过没有营救成功,但这做法足以让谭嗣同认可。
55、在东直门内附近,清廷修建了一个单独的亭子,是为各国外交官、尊贵的商业权贵,以及报界记者们所搭建的,为的是可以让他们很方便地观看到。自1898年到北京,一个叫埃蒙德·巴恪思的英国爵士长期生活在中国,他曾是京师大学堂的教授,英国驻华外交官,1944年死在中国,身后留下一本惊世骇俗的英文回忆录手稿,在尘封68年后,中译本首度在香港出版。巴恪思在书前誓言记录的绝对是事实。他自述与慈禧太后自1902年开始交往,直到1908年慈禧驾崩前夕他们还有接触。
61